【推荐】27日机构强推买入6股极度低估东方精工发行价多少

频道:股票理财 日期: 浏览:0

泸州老窖

紧抓行业机遇,高中档全面发力

事项:公司2019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14.8亿元,同比增长23.9%,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38.0亿元,同比增长38.0%,其中Q3实现营收34.6亿元,同比增长21.9%;归母净利10.5亿元同比增长35.5%。符合预期

投资观点:

抓住高端机遇,国窖跻身百亿大单品。19年国窖紧跟竞品提价步伐,批发从年初700元左右提升至目前780元左右,经销商打款积极性高,9月底提前实现销售口径破百亿目标,锁定全年业绩。展望2020年,价格方面,通过控费、提高结算价等多重措施保证价格提升,体现品牌价值,销量方面,华东、华南等新拓市场潜力巨大,根据酒业家报道,公司2020年计划实现销售口径目标130亿,同比增长30%,延续高增态势。

腰部产品表现亮眼,泸州老窖加速复兴。前三季度,特曲通过多次提价,理顺价格体系,通过加大品牌宣传、消费者品鉴等投入,保持了较快增长,窖龄酒今年更多处于理顺阶段,明有望提速。

三季度预收表现良好,现金流量表靓丽。三季度末,预收款环比增加2亿元,主要原因是提价预期强烈,经销商打款积极。Q3回款34.6亿元,同比增长21.8%,与收入增速相当,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6.4亿元,表现靓丽。

期间费用率基本稳定,毛利率提升叠加营业税金比率下降推动净利率提升。Q3毛利率为84.2%,较去年同期提升2.8pct,国窖、特曲等结算价不断提升以及中低档酒品牌聚焦下的结构提升是主要原因。Q3销售费率30.8%,同比下降0.6pct,与国窖费用结构优化有关。Q3管理费用率(含研发费用)6.2%,较去年下降0.2pct,基本保持稳定,营业税金及附加比率9.9%,同比下降2pct,净利率同比大幅提升2pct至29.9%,导致业绩增速超过收入增速。

投资建议:2019年公司紧抓高端机遇,高中档全面发力,取得了良好成绩,全年收入增速预计贴近目标上限。展望2020年,公司将继续以重回行业前三、实现国窖、泸州老窖双品牌复兴努力。预计19-21年公司收入增长24%/19%/17%;净利润增长38%/25%/21%;对应PE为26/21/17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波动超预期、食品安全问题

伊利股份

中国乳业龙头,份额提升+结构升级驱动可持续增长

投资建议

我们继续看好伊利股份,尽管乳制品行业整体增长有所趋缓,但低线城市及村镇仍有待渗透空间,且产品结构升级将继续驱动龙头盈利能力持续改善。伊利具有产品矩阵完善、大单品营销及渠道推广能力突出,线下渠道控制力强等优势。我们预计2019-2020年公司营收近901/1008亿,归母净利润达71.5/76.75亿。

理由

乳制品行业整体增长趋缓,子行业增速有所分化,集中度有望继续向龙头倾斜。据Euromonitor数据,乳制品行业整体增速将维持在6-7%,常温乳制品处于成熟期,巴氏奶和酸奶仍处于成长期,我们看好低线城市及村镇市场渗透率的提升及消费升级空间。Nielsen数据显示当前液态奶top2企业份额之和为57%,我们认为未来行业集中度仍有提升空间。

伊利产品、渠道、管理优势领先。伊利具有多元化的产品矩阵,且大单品的营销及渠道推广能力、品牌塑造与产品升级能力突出。线下渠道优势突出,具有渗透广度大(全国线下液态奶渗透率已达83.9%)、终端控制力强(深度分销模式)、低线城市及村镇市场渗透率高(三四线城市液态奶渗透率已超86%)三大特点。管理上,管理层团队经验丰富,团队稳定,保障了经营政策及战略具备可持续性。

内生增长与外延拓展并举,毛利率保持稳定。内生增长上,我们预计公司液态奶中高端产品占比将持续提高,多元化产品线遍地开花,拉动营收及利润增长。外延上,公司实施全球织网战略,积极拓展优质资源及新品市场。毛利率在原奶上涨时仍可通过产品结构升级保持稳定。

盈利预测与估值

我们维持公司2019-2020年EPS预测分别为1.17元/1.26元,当前股价对应19/20年近25/23倍P/E。伊利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乳制品龙头,在中高端产品结构升级、多元品类市占率提升、利润率维稳方面确定性较强,参考乳制品行业平均估值水平及公司龙头地位所带来的估值溢价,按照2019/2020年30/28倍目标P/E,维持未来12个月目标价人民币35.7元,股价上涨空间超22.5%,维持跑赢行业评级。

风险

行业需求增长不及预期,低线城市及村镇市场渗透低于预期;新品拓展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原奶价格大幅上涨;食品安全。

华鲁恒升

依托煤气化内核优势,提升产业链附加值

华鲁恒升是国内煤化工的领军企业。公司前身为德州化肥厂,2000年改制为股份制企业,经过20年的发展,已经发展为拥有340万吨氨醇平台产能以及尿素、DMF、醋酸、己二酸、多元醇等多条产业链的综合性煤化工企业。过去二十年华鲁恒升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增长趋势,依托低成本煤气化平台,公司积极扩产、延伸产业链,并不断改进工艺、降低成本,强化核心竞争力,因此业绩表现出很强的抗周期性。

公司拥有技术、产业链、管理和区位四大优势:技术上,华鲁恒升充分掌握国产四喷嘴水煤浆气化炉,并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独有的技术诀窍和节能措施,打造了原材料综合利用、三废利用和热能利用网络,提高效率、节能降耗;在产业链上,打造“一头多线,柔性联产”的多元化产业链,在前端340万吨氨醇平台的支撑下,各产品间灵活调节、相互补充,提高综合效益;在管理上,公司保持着低杠杆率和低费用支出,同时也在薪酬、创新奖励方面给员工以充分激励、激发创新动力,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赢;区位上,铁路专线通入园区降低运费,从铁路到原料产地和下游市场都很便利,毗邻的华能德州电厂为公司供蒸汽,可促进公司煤气化能力的充分发挥,对于长远发展也有重要意义。

主要产品处于低景气分位,在当前油价中枢下,整体向下风险不大。公司产品景气度和油价有较高关联度,我们认为受到全球边际成本上升的支撑,尿素有望维持高位震荡的趋势;醋酸未来新增产能放缓,在已有装置停车频发的情况下,供需实际上呈紧平衡状态;乙二醇今年价格已触底,公司在煤头产能中成本最低,在实现进口替代的过程中率先受益。长期来看,各产品下跌风险已经不大,而且公司各产品基本处于成本曲线最左侧,可凭借成本优势实现超额盈利。

新材料项目支撑未来三年成长,外购蒸汽有望为公司再释放百万吨氨醇能力。公司今年启动新一轮资本开支计划,计划投资66亿元建设16万吨精制己二酸项目、30万吨己内酰胺和20万吨尼龙6及配套项目,预计在2020年底到2021年年中陆续投产。公司成功突破的环己烯工艺结合自身的合成气优势,使公司在己二酸和己内酰胺分别享有1000元和1500元的成本优势,周期底部盈利预计可达6亿元。同时,公司通过深化与华能电厂的合作,逐步增加蒸汽外采量,预计可每年节约燃料煤130万吨,在当前控制煤炭消费总量的大环境下,公司可将其转化为原料煤,从而打开氨醇平台不能扩张的瓶颈。

我们认为当前产品景气分位较低,公司凭借成本优势实现的底部盈利,未来随着新项目的投产或是供需格局改变带来的行业景气度回升,公司利润有很大上行空间。我们维持公司2019-2021年盈利预测,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5.53/28.69/32.73亿元,对应11月22日收盘价PE为11/10/8倍,评级由“增持”上调至“买入”。

风险提示:原油价格大幅下行的风险;因宏观经济下滑导致需求大幅下行的风险;公司在建项目不及预期或在产装置意外停车的风险。

杰瑞股份

海外市场再突破:获非洲尼日利亚1.4亿天然气设备合同

事件:

据公司官方微信公众号信息,11月22日,杰瑞签署尼日利亚某新开发区块天然气处理厂设备供应合同,杰瑞将为该区块油气开发提供7套天然气压缩机组、4套注水泵以及若干天然气处理设备单元,合同金额达1.4亿元人民币。该项目是杰瑞继今年10月签订突尼斯气处理项目之后,在非洲市场的又一突破,对于杰瑞开拓尼日利亚及非洲市场、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能源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背景及意义:

1)尼日利亚油气资源丰富:尼日利亚是非洲第一大石油生产和出口国。截至2018年底,尼日利亚的探明天然气总储量为202万亿立方英尺(TCF),占非洲总储量的37%,居非洲首位,世界排名第9。

2)尼日利亚对技术、设备需求强烈:由于技术和设备的缺乏,长久以来尼日利亚对天然气的开发利用率很低。尼日利亚政府在2018年发起NGFCP项目,求各油公司采取切实措施减少放空气,力求在2020年将放空气用量降低到天然气产量的2%。

3)公司设备功能强大、完全契合实际需求:本次签订项目中的杰瑞压缩机组采用橇块化设计,利于当地较差道路条件下的便捷运输。项目配套的注气压缩机组和燃驱CNG压缩机组均采用发动机驱动空冷器设计,与常规电机驱动空冷器相比,无需电力使用,将当地电力紧缺、因时常断电影响项目作业进度的问题迎刃而解。

业绩情况:

公司2019年前三季度营收42.41亿元,同比增长46%;净利润9.05亿元,同比增长149%。上半年公司新增订单34.73亿元,同比增长31%,其中高毛利率钻完井设备新增订单增幅超100%。

投资建议及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2019-2021年净利润达12.6、17.8、23.3亿元,同比增长106%、41%、31%;EPS为1.32、1.86、2.43元;对应PE为24、17、13倍。给予公司2020年20倍估值,6-12月目标价37.6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页岩气开发低于预期、补贴下调风险;油价大跌风险;海外业务风险。

隆基股份

持续扩产巩固单晶龙头优势地位

事件

公司公告于11月23日与保山市人民政府、腾冲市人民政府签订投资协议,拟在腾冲投资约25亿元建设年产10GW单晶硅棒项目。项目计划在2020年底前开始逐步投产。

此次扩产将持续巩固公司单晶硅片龙头地位。

简评

单晶硅片格局好、盈利能力强

单晶硅片行业集中度高、新增产能相对有限,因而从18年8月份以来在产业链其他环节相继降价的情况下,单晶硅片价格基本稳定。

同时随着非硅成本的持续降低,龙头企业毛利率逐步获得修复。公司硅片业务2018年毛利率为16.27%,2019H1毛利率已恢复至32.02%,拥有较好的盈利能力。

持续扩产巩固龙头地位

公司是光伏单晶硅片的绝对龙头,持续引领单晶技术变革,并通过预判和把握扩产节奏来保证公司处于优势地位。此前公司规划到2021年底实现硅片产能65GW,在2019中报时调整为预计此产能目标在2020年底实现。目前公司在建硅棒产能为云南保山6GW、云南丽江6GW以及宁夏银川15GW,配套硅片产能为云南楚雄10GW和宁夏银川15GW,以上在建项目均将于2020年内完成,从而实现2020年底65GW的产能目标,保证公司市占率在40-50%之间。此次腾冲10GW硅棒项目是上述计划之外的新增量,预计将在2021年贡献产量。同时预计后续将继续在云南地区配套建设相近规模的切片产能,保证2021年公司硅片产能持续领先。

技术持续进步,单位投资持续降低

纵向对比公司历次硅棒项目投资公告,可以发现单位投资额在持续降低,使得折旧降本效果明显。从公司公告投资协议的角度来看,2016年7月,公司公告丽江一期投资协议,折算单位投资总额约为8亿元/GW;2016年10月,公司公告保山一期投资协议,折算单位投资总额约为6.8亿元/GW;2018年3月与4月,公司相继公告丽江与保山二期投资协议,折算单位投资总额均为5亿元/GW;此次腾冲项目折算单位投资总额为2.5亿元/GW,仅为丽江与保山二期的一半,将大大降低拉棒环节的折旧成本。在投资建设公告阶段,经详细测算后的实际投资额一般会低于投资协议中估计的投资额,如丽江与保山一期单位总投资为4.2亿元/GW,丽江二期为3.2亿元/GW,保山二期为2.9亿元/GW,预计此次腾冲项目将低于2.5亿元/GW,使得折旧成本更低。

扩产项目众多,预计未来资本开支维持较高水平

年初至今公司已有多项扩产公告,分别为银川15GW硅棒硅片项目(45.86亿元)、银川3GW电池项目(15.5亿元)、泰州5GW组件项目(17.9亿元)、咸阳5GW组件项目(18.39亿元)、西安5GW电池项目(24.62亿元)、滁州5GW组件项目(20.21亿元)、嘉兴5GW组件项目(22亿元),以及此次腾冲10GW硅棒项目(25亿元),以上项目合计总投资额189.48亿元,预计未来资本开支仍将维持在较高水平。

经营净现金流与资产负债状况优良公司目前经营净现金流优异,前三季度分别为9.38亿元、14.88亿元、15.87亿元,同期资本开支分别为5.19亿元、2.55亿元、3.92亿元,经营净现金流已完全覆盖同期资本开支。资产负债方面,公司年初完成配股,三季度完成前次可转债赎回,资产负债情况得到大幅优化。截至三季度末,公司资产负债率51.34%,资产负债结构良好,可以较好地应对资本开支需求。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19-21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19/430/56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9.98/65.54/84.50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38/1.81/2.33元,对应PE分别为16.5/12.6/9.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光伏市场需求不达预期;

2)产品价格下跌超预期;

3)非硅成本下降速度不及预期。

宁德时代

普莱德补偿问题基本落地,长期价值清晰

公司公告:11月25日,公司与普莱德原股东、东方精工、普莱德签署协议,拟在2019年12月31日前就普莱德利润补偿事项达成并履行完成一揽子解决方案。

普莱德原股东的补偿金额有调整。今年4月公司首次公告普莱德利润补偿问题,由于普莱德在2016-2018年的合计业绩未达到业绩承诺,因此按照出售资产时与东方精工签署的利润补偿协议,截至2018年末普莱德原股东的累计应补偿金额约26.45亿元。本次经与东方精工协商后,将补偿金额调整至16.76亿元。

以持股股份对价补偿。东方精工和普莱德原股东商定以所持有的东方精工股份作为对价支付业绩补偿,东方精工以1元的总价格回购所需补偿的东方精工股份并注销。根据东方精工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时的发行价,考虑除权除息后,约5.71元/股,对应补偿股份2.94亿股。同时,双方协商后,取消了此前要求的现金补偿,以及2019年业绩承诺要求。

对宁德时代影响比较有限。目前公司持有东方精工1.14亿股,根据约定,若普莱德未达到业绩承诺,公司承担的利润补偿义务比例为23%,即0.68亿股,对应价值3.85亿元。其中公司在2018年年报中已经计提3.14亿元的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因此,公司预计2019年度非经常性损失可能增加0.71亿元。

投资建议:公司汽车产业know-how、电化学材料体系积累深刻,在国内市场具有独一无二的定价权,并成功卡位一系列国际主流客户。同时,成本控制力强,规模效应显著。明年下半年开始海外车企的高品质供给将启动新一轮增长,公司也正处于全球扩张阶段且资产负债表扎实。我们认为未来几年公司有望在规模、竞争力上加速超越韩同行。维持“强烈推荐”评级,调整目标价为100-110元。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政策低于预期;竞争加剧可能导致的价格下降。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关注同花顺财经微信公众号(ths518),获取更多财经资讯

测量仪器 上海

轴类测量机

影像测量测试仪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