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问过我关于如何打疫苗的问题,也几度想写一些关于疫苗的科普,但每次写不了几个字就删除,一来对疫苗的了解不多,二来不可控的因素也很多。这次各种关于疫苗的信息满天飞,还是觉得有必要写点东西,希望大家看了后能够少些恐慌,多些理智。
本文来源于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新生儿科副主任医师刘江勤。
疫苗是怎么发挥作用的?
疫苗是某种细菌或者病毒的一个具有抗原特性的成分,打进体内后会诱导机体产生抗体,
具有预防疾病的作用,但疫苗本身不引起疾病。
为什么有些疫苗要打很多针?
机体内有些疾病抗体的产生需要多次刺激才能形成。
举个例子:一般乙肝疫苗要打三针。假设打第一针产生抗体的概率为50%,打第二针的概率为70%,打第三针的概率为90%(这些数字是我杜撰的,不是来自文献)。
事实上个体差异很大,有人第一针就已经产生足够滴度的抗体,有人打三针抗体的滴度也不高。但大多数三针就能够产生足够的滴度。
评价疫苗的效果有哪些指标?
我不是太懂商品的质量评价,可能是产品中活性成分的含量,辅料等。产品的实际效果还是得从医学上评价。
主要有两个指标:
PSR(血清抗体阳性率,或者称为接种成功率);GMT(平均抗体滴度)。
如下图中的文献评估了四种乙肝疫苗的接种效果。groupI到III是国产疫苗,分别是深圳、大连和华北的,compared group是英国产疫苗。
打了网上出事的疫苗怎么办?
先冷静,搞清楚事件里的疫苗是假的,还是不合格。
不合格是含量不达标,还是辅料有害。还有些是生产流程和环节出了问题,疫苗质量并未受到影响。有些是疫苗运输问题,导致效价受到影响。
如果是假的疫苗,那是很恶劣的。有些假冒产品用生理盐水代替疫苗,接种的后果是没有获得免疫保护,需要补种。
如果是不合格产品,产品含量没达标。通常有部分人会接种不成功,像乙肝疫苗可以查抗体的滴度,判断是否接种成功。有些疫苗产生的抗体没有商业的检测方法,则无从判断。
如果是生产环节问题,属于工业质控,对疫苗本身不用太担心。
冷链!这不应该出问题,上海对冷链控制很严格,阿弥陀佛。
打国产的还是进口的?
这个问题我一向三缄其口。
我很想说,
国产跟进口没有太大区别,至少从医学上看。
如上图中的第四组为进口疫苗,前三个为国产。我在国外打过一次甲流疫苗,同事中有一个人打了苗后导致全身无力不能工作,也没有获得赔偿。但国内的疫苗状况让我看不懂,很多东西不透明,心里没底。
很虐心的是,我女儿打的都是国产疫苗,小狗打的反而都是进口的。这也得益于兽医诊所里没有国产的疫苗。人不如狗啊。
医学和食品不能商业化,不能市场化
奶粉出过的事情导致没有人相信国产奶粉,导致香港奶粉限购。要知道,很多国家制乳行业可是国家支柱产业。
前不久的药神,恐怕国内制药业的问题开始揭开面纱。疫苗呢,跟医学和食品一样,再没有人相信了。
任何事情都没有绝对,不能因为极少数而否定全部
医学里几乎没有百分百。
有报道某疫苗抽检合格率99.6%,算高吗?为什么不是100%。如果要求百分百,唯一的途径是做假。可能会说接种了那0.4%的不合格疫苗怎么办?在医学里,这称为小概率事件,只能接受和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法。疫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非常低,但难免会有恶性事件发生。
医学几乎都可以解释为降低风险。
每个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惜损害他人时,各种问题会层出不穷。
芝士妈妈是一个有爱有温度的母婴健康管理平台。
更多最新孕产育儿知识,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如果有孕产和育儿方面的问题也可以私信我帮你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