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介绍了事业单位的分类情况,主要是公益一类(全额财政)、公益二类(差额财政)、自收自支及参公事业单位。事业单位因为占据着体制内最大的职数,很多小伙伴或者是身边的亲朋好友,都是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或者是想要考事业单位追求一个安稳编制的青年朋友。在此针对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分享一些更细致的案例或者介绍。
大家可能很熟悉,中国的国家体制是从中央到地方,分别是国家、省、市、县、乡镇五级,因此对应的事业单位就相应的分为中央事业单位,包括中央直属、国务院系统以及各大部委的直属事业单位,甚至是一些中央企业下属的事业单位,是的,企业也有下属事业单位,并且有很多,以后可以慢慢将我接触到的都分享给大家,敬请关注。
比如,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就是中央直属事业单位,中央电视台(机构改革后升级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为方便叙述,还是称为中央电视台)是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是的,央视是事业单位,不是企业,央视每年的广告费是巨额的,简单来说就是央视不差钱,是个有钱的事业单位,以后有机会可以再把一些事业单位的财政预算情况拿来给大家做个分享。
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图片来源于中央编办官网)
中央事业单位单位其实也是千差万别,更别说除了中央单位之外,从省里到县里甚至是乡镇,事业单位的差异会有多大。本次只简单来分享一些笔者了解到的中央事业单位的情况。
党中央直属事业单位,除了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之外,还有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人民日报社、求是杂志社、光明日报社、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中央延安干部学院、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等9家。党的中央事业单位相对较少,主要是党校、报社等思想、宣传、培训的工作职责。
党中央直属事业单位(图片来源于中央编办官网)
因为是党中央直属事业单位,层级很高,视野开阔,非常有利于个人的发展,并且从这些事业单位走出去了很多的大领导,比如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李书磊,就是从中央党校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因为平台很好,接触面很广,看问题的视角也比较宏观,能够接触到第一手的材料,能够得到很好的实践和锻炼,并且党中央事业单位主要是偏向于研究性质,理论功底都是非常扎实的,这对于未来走上领导岗位会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
凡事有多好的优点,就可能带来相应的缺点,党中央直属事业单位高高在上,在我看来,其实也是有一定的不占优势的层面。总的来说,除了个别在外地的培训学院,主要还是分布在北京,“长安米贵,居大不易”,这是自古以来的规律,并且首都资源集中,各大权力部门云集长安街两侧,党中央事业单位并不算是多么出众的平台,放眼全国这些当然是顶级单位,但与其他中央单位比较,可能并不是那么具有竞争力,至少从职业发展来说,更别说央企总部密集,收入上更是与企业相去甚远。
同时,由于层级高,偏向于研究性质,离实践就远,这也决定了只有少部分极为优秀的人员才能脱颖而出,走向“一方诸侯”,主政一方。特别是对于一般工作人员来说,其实并不具备特别明显的仕途优势。简单说一下,党中央事业单位,有些也是需要通过国考才能进的,比如中央党校,有些是通过自己单位的考试,比如人民日报。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关注,如果有什么问题,也可以留言探讨。
但总体来说,党中央事业单位因为高居庙堂,还是非常难得的平台和机遇,如果有小伙伴能够去到这些单位工作,一定要把握机会,深练内功,有朝一日,或许能够实现一些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