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大客机C919已经在东航服役,即将在今年春季投入运营,按照各航空公司调整航班执飞机型的规律,现在应该已经加入冬春新航季的计划了。而C919的成功超过了很多人的认知,比如小编以前说它的年产量将达到150架,很多人根本不相信,现在,根据澎湃新闻等媒体的报道,白纸黑字写了“C919 规划未来五年,年产能计划到达 150 架”。
澎湃新闻的报道
北京日报的报道
大家之所以不敢相信C919的年产量能达到150架,主要还是因为长期以来我国航空工业的薄弱,特别是民用大客机几乎为零,对现代民用航空工业的产能没有概念。再加上支线客机ARJ21从2016年6月28日投入运营,到2020年10月份的总产量,也不过才刚刚超过50架,如今时间已超过6年半,才刚刚迈过100架的门槛,面对“年产150架”这个数字,有点“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感觉。
但实际上,即使是年产150架,也不过只是接近波音737年产能的1/3,要知道,2023 年上半年,波音737MAX 产量最新设定为每月37 架,一年也就是444架。这还只是737系列的其中一个型号,整个波音737系列,总共有十四个型号,目前已经生产了约11000架。
波音737MAX生产线
波音737MAX“烤肠”产线
除此之外,它还有865架波音707、154架波音720、156架波音717、1832架波音727、1574架波音747、1050架波音757、1176架波音767、1594架波音777和近千架波音787,甚至还包括KC-46A等军用加油机。而我们吃瓜群众对客机产能的观念,可能还停留在波音707、717的年代,大概是60年前吧。
波音各机型
当然,说C919年产150架,并非现在,而是未来五年内,毕竟一款刚刚研制成功的大客机,还有一个成熟和产能爬坡的过程,五年内也就是国产发动机长江1000A刚好成熟大批量换装的时候,到时候制约C919产能的主要瓶颈也就没有了。
实际上,早在2020年9月11日,C919首批150架量产机的机身后段复合物料零件,就已经开始生产了。而在2020年12月28日,首批150架量产机的机头雷达罩部件甚至已经下线了。当然,这个首批150架应该不是一年的产量,估计是四年,通过四年的爬坡,最终在第五年达到年产150架的“小目标”。
C919生产线
而目前除了上海浦东的总装基地之外,还有不少城市正在争夺C919第二生产基地,比如江西南昌的航空工业城、山东济南和东营等,有第二生产基地,说明未来C919的生产规模肯定小不了,将来说不定还有第三生产基地。而沈飞、陕飞、成飞、哈飞、贵飞、洪都、景德镇昌飞等企业,也都是C919的配套供应商。
C919生产线
可能有人问了,年产150架,C919有那么多的订单吗?还真有,此前C919的32个国内和国际客户,共贡献了961架订单。而去年珠海航展的时候,又增加了300架左右的订单,即便某些客户有变动,但现在的总订单数量仍有1200多架,即使按照年产150架的规模来全速生产,也需要8年时间,实际上是10年以上的产量。
C919这个级别的客机,正是未来国内外市场上需求量最大的机型,波音737MAX截止2018年10月31日的订单数量,就有4783架,空客A320NEO同期的订单数据也有3801架,加上A319NEO、A321NEO,订单量更是高达8115架。而我国国内的民航市场,未来10年内将需要增加约5000架客机,其中大部分都是C919这个级别的,目前1200多架的订单,真只是一个“小目标”,即使与波音737MAX、A320NEO三分市场,也足够了。总而言之,看C919的格局要大。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C919顺利投入运营、发动机不被卡脖子、长江1000A研制成功。目前C919顺利交付只是一个开始,后面需要我们继续努力,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