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权力史:盛世是怎么终结的?-盛世财富全国排名是多少

频道:理财规划 日期: 浏览:0

终结一场盛世的是什么?

有人说是战乱,有人说是灾荒,有人说是制度危机,也有人说是昏聩的皇帝。然而,很少有人注意到,所有的战争、灾荒、危机,乃至皇权问题,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引爆点——

党争

一部权力史,一部中国官僚政治史,就是一部朋党之争的历史。中国历代最强的盛世,无不亡于党争;再繁盛的帝国,都不免被一场党争打败:

1. 一场巫蛊之祸,终结了汉代的汉武盛世。

这一次党争,成为汉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这场发生在汉武帝晚年的事件,开始是因为太子被诬陷为以巫蛊诅咒皇帝。持续时间虽然不到一年,最终却是以一万多人死伤、长安血流成河、朝廷几无可用之才的结局而告终。

从文景之治开始积累的国力至此一朝尽丧。不但太子身死,皇帝失去培养多年的接班人,武帝的太子、皇后、公主、丞相以及其他诸多重臣都因牵连进了此事而被处死,四十万人受到牵连。更严重的后果,是使得皇权的继任者缺少倚靠,进而导致外戚专权,成为王朝痼疾,最终将两汉带入覆亡。

2. 一场相权之争,终结了大唐的开元盛世。

这场唐玄宗后期多位宰相之间的党争,直接引发了安史之乱,所谓“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唐代皇帝竭力分割相权,为加强对官僚机构的控制,使得相权极为分散。宰相人数少则三四人,多则十余人。但是派系斗争却更为激烈,宰相结党擅权常常成为皇帝的心腹之患。尤其是唐玄宗后期,先有李林甫为独揽相权,结党营私,履兴大狱;之后又有杨国忠与之分庭抗礼,夺取相权。

接连不断的激烈党争,由此引发的中央高层和边境将领们结党并互相倾轧的政治乱局,直接导致盛唐全面崩塌,中国历史在此分为两段。开放、多元与包容的盛唐气象在此戛然而止,内敛、封闭与保守逐渐成为文化的主流。

3. 一场新旧党争,终结了文化经济空前繁荣的北宋盛世。

从宋神宗时开启的新党旧党之争,几经反复,直至北宋灭亡而未绝。一个个能臣名相,才华横溢的天才之士,都被党争所吞噬。

新旧党争围绕王安石变法而起,本来是政治上的分歧,渐渐演变成了党同伐异,新、旧两党更迭执政,双方互相推到对方的国策,造成国力大损。党争使得朝廷耗极其严重,许多名臣被清理一空。

直至宋徽宗一朝,最终不得不起用缺乏政治才能的蔡京,北宋也自此走向了末路。直接引发了王朝史上最为耻辱的“靖康之难”,国都陷落,皇帝被俘。一个文化、艺术、经济都登峰造极的盛世,转眼跌落谷底。曾经的汴梁繁华,成为几代人不断追忆的梦境。

4. 一场东林党争,终结了明朝最繁荣鼎盛的万历时代。

明代万历时期,经济一度达到明代的高峰,“中外乂安,海内殷阜”。然而,这场持续几十年的东林党争,不但让让大好局面在短时间里就消亡殆尽,更是直接导致整个明朝在四十年间就迅速走向灭亡。

从万历中后期开始,先是东林党和齐、楚、浙三党之争,后来演变为东林党与阉党之争,一直到明朝覆亡,南明福王小朝廷的党争仍在继续,“复社”与阉党余孽马士英、阮大铖,斗得死去活来。

史载朝内士大夫“各是所是,各非所非,恩怨相寻,冰炭互角”。崇祯帝不得不长叹:“诸臣但知党同逐异,便己肥家!”为了达到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往往欲置对方于死地而无所不用其极。

盛世亡于党争。为什么再强大的盛世,都避免不了被党争吞噬的命运?

因为,党争的本质,就是利益之争与派系之争。而盛世,正是利益与派系的温床。盛世意味着财富利益的增长,文治武功的进取。利益越多,围绕利益的争夺就越激烈;建功立业的人越多,派系冲突就越复杂。

另一方面,“党争”是集权之下,人性的自然选择。只要权力的运作处于不透明的状态,为求自保,所有人就会不可避免地走上朋党的道路,哪怕是皇帝也不例外,也要结“帝党”。

上海光学影像测量机哪家好

上海光学影像测量机服务好

影像测量仪系列

光学测量仪器网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