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签了!中国又一大石油巨头企业与卡塔尔签订了订单,而且还是长达27年的能源供给大订单。提到卡塔尔,相信大家都已经不陌生了,尤其是喜欢看足球的朋友们,上一届世界杯就是在卡塔尔举行的,各种昂贵的建设,让我们看到了卡塔尔的“壕气”,而卡塔尔之所以这么有钱,其实与沙特一样,都属于矿产资源出口大国。不过就在大力购买卡塔尔天然气的同时,与俄罗斯之间的石油合作却减少了一些,这引起了广大网友们的普遍关注,那么就让我们看看,最近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何合作的好好的,我国会突然减少俄罗斯石油的进口呢?
众所周知,俄罗斯是中国的邻国,这么长时间以来,虽然中俄的贸易关系并不是十分亲密,但是在国际中却一直是站在同一立场上的。正是这一原因,让俄罗斯在受到西方广大制裁的一瞬间,就想到了中国。为了能够吸引中国的目光,俄罗斯基本上将所有矿产资源都打折出售给中国,尤其是石油,在遭到西方的限价令之后,更是以全球最低的价格出售到了中国。这让我国十分不好意思,但也只能红着脸占俄罗斯的便宜。
然而就在前几个月,俄罗斯石油向我国的出售数量开始暴跌,数额每天只能维持到21万桶,对比上个月的数据,直接削减了50%的输送量,那么称其为“暴跌”自然是不为过。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中俄石油运输量暴跌呢?难道是因为与卡塔尔的新合作?中国买家有了新欢就忘了旧爱吗?其实并非如此。主要原因在于,中国民营能源企业在近段时间对石油的需求量变低了。要知道,进口俄罗斯石油的买家都集中于中国民营能源企业中,不少国有企业,像“三桶油”,他们是专门与沙特、卡塔尔等国家签订长期协议的。对于俄罗斯的打折能源,并不感兴趣。
所以这就导致,一旦中国民营能源企业对石油的需求量变低,俄罗斯的石油输送量就会变少。最主要的就是,俄罗斯前段时间的打折石油力度实在是太强了,在国际油价这么高的大背景下,能够获得如此低价的优质能源,对于中国民营能源企业而言,是一次减少花销的重要机会,所以很多企业甚至一次性囤了半年或者一年的用量,这就导致这两个月以来,俄罗斯石油输送至中国的运输量越来越低。那么当然,也有一些企业是因为要花费一两个月时间来炼制原油,所以目前所能够储存的石油数量并不多,于是减少了石油进口。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紧张的心情就松弛下来了吧?我国与俄罗斯之间并不存在任何不愉快的合作,相反,两国之间在其他领域也有了新的合作进展。中俄之间的信任程度已经得到了升华,以前的互相猜忌、互相忌惮将不复存在。现如今,中俄是全方位战略合作伙伴,无论是矿产资源产业、经济贸易产业、军事产业、航空航天产业还是俄罗斯最不拿手的芯片半导体产业,中俄都要一同实现进步,互相弥补短板产业,实现强强联手,与美国的霸权主义体系进行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