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并不令人感到意外。
《日本经济新闻》最近发表了一篇有关中国食品进口的文章,其中提及中国突然终止了对美国的大量食品进口订单,其中有上述言论。
据美国农业部称,中国在四月底到五月中期间,突然取消了从美国进口的110.4万吨玉米的订单,这一数量占到了美国对中国一年出口总量的7.4%。
这件事,让美国的不少农场主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中国在美国的农作物,如玉米和大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一个重要的出口市场。
据 FAO于2021年发布的资料,中国的大豆进口量约为世界的60%,而玉米进口量则约为14%。
美国的农产品对中国市场的依赖性很强,之前就有不少老美的农民因为出口受阻而倒闭的先例。
中国大量的食品进口订单也引发了人们的关注。有人相信,这将给世界食品供给带来压力,推动食品价格上升。
食品安全是我国的国家战略,对食品安全给予了高度关注。要保证食品安全,第一要保证食品供给,不能过分依赖进口。
目前,中国对主粮的需求以水稻、小麦等为主,但仍需通过进口其它粮食作物补充,其中,大豆、玉米分别占全球粮食作物的59%、14%,是中国最大的粮食作物。
2020年年初,新冠病毒在世界各地肆虐,对世界食品供应链造成严重影响。中国在粮食安全问题上,通过扩大国内粮食产量,加强与国际粮食进口的联系,扩大粮食储备,来保证国内粮食安全。
同时,中国的国内食品市场也出现了需求的下滑。随着中国人口增长速度的放慢和人均收入的增加,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也出现了一些改变,部分食品的需求量也有所下降。
在中国,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西化,对榨油用大豆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其中超过80%的大豆需要从美国和巴西进口。
由于肉食消耗的增长,用于作饲料的玉米也很难实现充分的自给。中国6-7%的玉米需求依赖于像美国这样的国家。
报告还指出,总体而言,90年代后期,中国的粮食对外依赖度只有1%,此后每年都在增长,到了2021年,已达19%,创下了历史新高。
俄媒体报道,美国对5家中国企业和4名中国人实施了“制裁”,理由是他们参与了伊朗的导弹项目,
向伊供应了重要的技术和零件。
中企业和伊朗之间的合作完全是按照国际法进行的,美国利用制裁手段来进一步压制中国。
美国不久前还派遣了一位副国务卿对中国进行访问,为布林肯即将到来的访问做好准备。按照常理来说,美国应该在这个时候给中国一个面子,让他们同意布林肯的访问,但他们却选择了新的制裁,既然如此,那就没必要客气了。
通过对美国玉米出口情况的分析,认为是由于下列因素造成的:
第一,
进口谷物的价格比国内的要高。受国际粮价持续走高、供求关系不平衡等因素影响,国际粮价持续走高,其中以玉米最为突出。
第二,
国内的玉米有较多的供给。从今年开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以保证食品安全,稳定物价。一方面,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的扶持,增加了粮食的种植面积,增加了粮食的单产;
第三,
降低了对饲料的要求。在中国,玉米以饲料为主,约占玉米总消费量的70%。而对饲料的需求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养殖的发展程度。
可见,海参崴的对外开放,不但为中国的东北地区提供了发展的机会,而且也将极大地促进中国的内生性经济增长。结果是,中国在美国的制裁面前更加自信了取消美83万吨订单,只是中国反制的第一步。
在未来,中国会逐渐减少对美贸易依赖。
这对于美国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在一个政治分裂、负债累累、体制失效、暗藏危机的美国,他们还剩多少时间?
事实上,国际贸易领域就是凭实力说话,要么有技术,要么有市场。
而现在的我国,正在走向两者兼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