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粮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粮油食品企业,属于国有独资企业。大家耳熟能详的品牌,福临门食用油、长城葡萄酒、金帝巧克力、香雪面粉、蒙牛乳制品、大悦城Shopping Mall、亚龙湾度假区等都归属于中粮旗下。可是,
明明2017年营收4825亿元的国企巨头,实际上却背负高达3861.01亿元的巨额债务。此外,许多国企,例如中石油、中石化都面临债台高筑的问题,看似盈利状况不错的企业为何背负巨债呢?
中粮3861.01亿元巨额债务,仍将继续增长?
截至2017年底,中粮集团负债合计3861.01亿元,同比增长8.02%,中粮集团短期借款同比增30.07%。
联合资信在2018年6月的最新评级报告中指出,近年来,中粮有息债务规模小幅增长,短期债务占比偏高,整体债务负担较重。
中粮表示,不断推高的巨额债务,主要是由于2017年金融监管趋严,债券流动性收紧,利率水平大幅上升,公司通过银行贷款替换已到期债券所致。其实,到2017年底,中粮集团已经做出了极大改变,精简内部职能部门。
中粮总部职能部门人员由610人压缩为216人,减幅65%,专业化公司总部人员由1988人压缩至1171人,减幅41%。
实际上,不断推高的债务也与中粮集团两年多以来的混改有关。
中粮旗下共有6家专业化公司通过混改、员工持股、上市和设立基金等股权运作方式引资270亿元,14家专业化公司完成混改或实现股权多元化,饲料、酒业、粮谷和纺织将在2018年底完成混改。
众所周知,大型国企的混改也需要耗费大量资金,当然这有利于国企接下来轻装上阵,精简业务。
债台高筑的国企,真的不盈利吗?
其实国有企业背负巨额债务十分常见,相比中粮集团,其实能源、基建企业的负债率更高。
截至2017年年底,在3511家上市公司中,剔除掉银行保险等金融类公司,负债总额最高的是中国建筑和中国石油,总金额超万亿元。
其实,这跟国企的性质有关,国企除了具有企业盈利性质,还背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因此需要无偿或者低价出售部分产品,这对于民众来说,无疑是受益的,值得称赞。
此外,国企预算约束较宽松,相对而言更容易造成债务累积。国企改革已历经多年,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但整体而言,国企的市场化程度要低于民营企业。
最后,大家也能看出来,从产业链来看,上游、中游行业的资金需求整体要高于下游行业,这些重资本行业里国企占比高,也导致了国企的高债务。
比如钢铁、水泥、煤炭、化工这些行业的龙头多为国企,这些国企前期投资大,生产经营过程中也需要大量的现金备付,导致这些行业有较高的债务。如此一来,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中粮集团体量如此大,拥有一系列十分"吸金"的子品牌,仍旧会背负巨额债务。
关注【金十数据】头条号,第一时间了解国内外财经大事件、掌握最流行的赚钱秘籍!
严正声明:本文为金十数据独家编撰,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