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数字经济和中特估,作为市场的两大主线,交替前行。而
近段时间,随着数字经济的没落,中特估再度崛起,扛起了大盘的脊梁。
今天就来看看,中特估板块中的两大细分热门赛道中的四家代表公司,究竟谁的成长性更好。
本文将通过公司的核心优势亮点,以及最新的财报经营关键数据,来对公司的成长性,进行综合对比分析。
中国船舶
,
优势
:公司是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产品结构最全的造船旗舰上市公司。造船总量常年位居全国第一,是国内造船行业当之无愧的领跑者,完工量、订单量行业领先。
亮点
:公司军民品舰船产品体系持续丰富,涵盖了各式军用舰船、军辅船和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大型邮轮、大型 LNG 船以及各类特种船等民船船型;
中国重工
,
优势
:公司是我国海军防务装备的主要研制和供应商。长期以来公司坚持“以军为本”的发展理念, 研制出技术性能先进的防务装备,有力支撑我国海军装备建设。
亮点
:公司是正宗的航母概念股,我国两大航母,辽宁舰和山东舰为公司子公司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承建。
中国中铁
,
优势
:建筑领头央企,公司先后参与建设的铁路占中国铁路总 里程的三分之二以上,参与建设的高速公路约占中国高速公路总里程的八分之一,建设了中国五分之三的城市轨道工程。
亮点
:作为全球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建筑产业集团,公司在高速铁路、特大桥、深水桥、长大隧道、铁路电气化、桥梁钢结构等专业领域产品持续保持国际领先。
中国交建
,
优势
:公司是世界最大的港口、公路与桥梁的设计与建设公司、世界最大的疏浚公司;中国最大的国际工程承包公司、中国最大的高速公路投资商;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工程船船队。
亮点
:公司主营业务拥有多项特级、甲级、综合甲级资质。 公司现有各类主要工程承包资质 1200 余项、工程咨询勘察设计资质近 300 项。 2022 年,公司共取得各类甲级及以上资质 21 项。
接下来,通过公司最新财报经营关键数据,来对公司的成长性,进行综合对比评估,
此处,依然采用的是从宏观到微观,层层递进的方式,对公司的成长性进行梳理,
首先,来看公司最宏观的成长性指标,
总资产增长率
,
最近五年,
总资产增长率排名第一,中国中铁,过去五年,年均成长达到了13.81%。
第二,中国交建,年均成长12.2%。
第三,中国船舶,年均成长1.2%。
第四,中国重工,年均成长-0.82%。
接下来,为了降低负债对于公司成长性的评估,来看公司的
净资产增长率
,
可以看到,相对于总资产增长率而言,净资产增长率有明显不同,
最近五年,
净资产增长率排名第一公司,中国中铁,年均成长14.12%。
第二,中国船舶,年均成长13.98%。
第三,中国交建,年均成长,9.32%。
第四,中国重工,年均成长6.22%。
虽然净资产成长第一的依然是中国中铁,但排名第二的并非是之前的中国交建,而是中国船舶。
这表明,中国交建以负债拉动成长的程度更高,而中国船舶通过资产重组,净资产增长率更高。
看完了公司宏观资产层面的成长性,接下来,来看公司微观经营层面的成长性,
首先,从公司的
营收增长率
来看,
过去五年,
营收增长率排名第一,中国中铁,年均增长10.79%。
第二,中国船舶,年均增长10.17%。
第三,中国交建,年均增长8.39%。
第四,中国重工,年均增长3.2%。
最后,来看,公司的
净利润增长率
,不管是资产也好,营收也好,如果没有利润的增长,其成长性的意义都要明显打折,
可以看到,最近五年净利润增长率
排名第一,中国中铁,年均增长14.8%,其也是唯一一家净利润连续五年增长公司。
第二,中国交建,年均增长-0.81%。
第三,中国船舶,年均增长-6.12%。
第四,中国重工,年均增长-244.39%。
综合来看,
成长性排名第一,中国中铁
,公司作为央企建筑领军,资产、营收、利润,成长性均排名第一。
第二,中国交建
,公司资产和营收增长和中国船舶差相仿佛,但净利润成长,要强于中国船舶。
第三,中国船舶
,公司虽然资产、营收成长较好,但利润受行业周期性影响,拖了后腿。
第四,中国重工
,同为船舶行业,公司的成长明显低于中国船舶。
大家更看好中特估中的哪家公司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