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市公司近期接连入局储能。
10月10日,打造了许多人童年回忆的“南方黑芝麻糊”背后的食品龙头黑芝麻宣布对天臣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臣新能源”)增资5亿元。该公司已在江苏南京投资建设锂电池生产基地,此次增资建设并达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约136亿元。
本次增资5亿后,黑芝麻对天臣新能源的持股比例将升至59.09%,天臣新能源将纳入黑芝麻的合并报表范围。
(相关资料图)
今年以来,南孚科技、美的集团、明阳智能、ST开元等多公司均跨界储能。
“储能是新能源发展的关键,不论是应对短期挑战,还是面向中长期的战略考量,都离不开储能产业的大发展。”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杨海平向贝壳财经记者指出,新能源、储能也是未来一个阶段国际竞争的关键卡位战,由此,也成为各国政策鼓励的方向。普遍的预期是,未来一段时期,储能行业有望实现较高的复合增长率,这也是众多企业加入储能赛道的原因。
但是,深交所近期要求黑芝麻回应跨界储能是否是为了“蹭热点”,也让投资者对其跨界行为有所担忧。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盘和林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黑芝麻并购的天臣新能源在锂电池方面市场份额较小,技术积累尚需时间,当前杀入新能源储能领域企业较多,可能面临比较严峻的市场竞争态势。
先减资再增资,黑芝麻对天臣新能源的态度为何反转?
近期,黑芝麻近期发布了一则关于对天臣新能源有限公司增资暨关联交易的公告。
公告显示,黑芝麻拟对天臣新能源增资5亿元,后者正在布局时下火热的锂电池生意。据悉,天臣新能源目前正在进行南京生产基地的生产厂房及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该基地一期工程项目预计在2023年6月建成投产;其规划的南昌生产基地一期工程项目预计在2023年8月建成投产,天臣新能源目前尚未有锂电池产品销售,其在本期及下一年度尚无法给公司贡献业绩。
贝壳财经记者梳理资料发现,这并非一次简单的增资,背后还有更多“故事”。
天臣新能源是由黑芝麻、深圳天臣和大连智云于2017年共同出资设立的企业,设立时注册资本为10亿元,黑芝麻出资3亿元,持股比例为30%。
2022年3月,天臣新能源减资,注册资本由10亿元减为3亿元,相应地,黑芝麻的出资金额降为9000万元;2022年8月,天臣新能源增资,注册资本由3亿元增加至5亿元,于是,黑芝麻的出资金额变为1.5亿元,持股比例始终为30%。
本次增资5亿后,黑芝麻对天臣新能源的持股比例将升至59.09%,天臣新能源将纳入黑芝麻的合并报表范围。
黑芝麻对天臣新能源减资后一年内又两次增资的行为,很快引起了监管层的关注,10月10日,深交所对黑芝麻下发关注函,要求其详细说明2021年减资、此后两次增资的具体原因及合理性,相关公告是否存在披露内容相互矛盾的情形等。
目前,黑芝麻尚未回复关注函。根据此前公告可知,黑芝麻对天臣新能源增资5亿,目的是“抓住新能源的发展机会,加快天臣新能源相关业务的发展”。
黑芝麻还提到,天臣新能源拟同步在江苏南京市、江西南昌市建设磷酸铁锂电池生产基地,生产方型磷酸铁锂电池等系列产品,适应市场对储能锂电池的需求。按规划,两个生产基地共布建6条生产线,全部建成后将形成年产18GWh方形磷酸铁锂电池的生产规模,全部达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约136亿元。
这意味着,黑芝麻增资成功成为天臣新能源的最大股东后,若天臣新能源相关项目建成达产,将对黑芝麻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带来较大的有利影响。
黑芝麻频跨界,被要求说明是否在“蹭热点”
近年来,除新能源行业外,黑芝麻还入局了物流、电商、大健康等行业。而黑芝麻频频跨界背后,或与其近年业绩表现不佳有关。
根据财报可知,今年上半年,黑芝麻的营业收入约为12.9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6775.89万元,营收净利同比双降。截至2022年6月底,黑芝麻的负债合计约为20.61亿元。
同时,近期,黑芝麻还在以“集中资源,聚焦和专注于大健康产业经营”为由,将部分资产进行处置,以回笼现金。
1997年4月,黑芝麻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是中国黑芝麻产业第一股。上市以来,黑芝麻的业绩不甚亮眼,净利润鲜少破亿,去年还亏损一亿多。
此次黑芝麻豪掷5亿跨界新能源产业的消息发出后,很快二级市场便有了反应。
10月10日和11日,黑芝麻的股价持续上涨;10月12日,黑芝麻收盘涨停,报收5.03元/股,总市值为37.42亿元。
深交所在关注函中要求黑芝麻结合锂电池组件当前的行业发展现状、市场竞争格局、行业壁垒、核心技术、公司主营业务等因素,说明公司是否存在“蹭热点”的情形。
多家行业龙头涌入储能赛道 储能已成为关键卡位赛
实际上,不仅是黑芝麻,还有包括ST开元在内的多家公司跨界涌入储能赛道。从9月的亿纬锂能、同兴环保,到8月的三一集团,5月的三峡水利。许多企业凭借自身优势,也在不断将触手伸向储能领域。
对于各行业巨头对储能业务的看好,杨海平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从当前世界能源产业的发展课题看,在短期重点是解决能源保供的问题,中长期需要解决能源体系的升级或重构的问题,即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体系。
盘和林也向记者指出,作为新能源领域的新爆点,储能的确有巨大的实力,当前我国比较普遍的是蓄水储能,而化学储能电池也在蓬勃发展当中。
储能行业站上风口,一方面是因为新能源发电的发展,比如分布式的光伏和风电需要配备储能电站,另一方面是因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新能源汽车需要锂电池。
赛道拥挤,跨界投资储能风险与机遇并存
但需要注意的是,多公司跨界投资储能,风险与机遇并存。
对于如今有不少上游锂矿企业向下游储能发展,盘和林认为,锂矿企业的优势在资源,劣势在技术,如果可以突破技术难关,那么可以顺利杀入下游。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未来前景广阔,成长空间巨大。在双碳背景下,风光发电日益增多,但是风光发电具有间歇性,电力系统需要平滑输出,储能必不可缺。现在处于产业发展初级阶段。
受政策驱动。世界各国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全球能源结构正在走向低碳化。电力部门要在本世纪中叶实现脱碳目标,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是主要办法。可再生能源离不开储能,政府出台许多储能发展规划政策。
张孝荣提醒,跨界进入储能领域的企业,在产业资源、技术、人才和市场缺少必要积累,难以实现长远发展。因此,通过资本运作方式,以战略投资或财务投资方式,参股控股一些储能专业企业,容易实现目标。
锂矿企业进入储能领域优势是锂矿原材料丰富,可以降低化学储能成本;劣势是发展容易受限,储能方法多样,锂电池储能仅仅是其中一种途径,如果公司过于依赖自身资源,则难以向其他领域扩张。
而隆众咨讯分析师罗晓莉也向记者表示,储能市场未来前景很大,目前处于初期的快速增长期,未来会有更大的商机和潜力。从上游锂矿延伸到下游,占据资源优势,产业链垂直化发展,也能更好地抵抗风险。
对如今各行各业龙头纷纷进军储能,盘和林也提醒称,黑芝麻进入储能领域会面临壁垒,一方面是技术壁垒,储能、锂电池需要一定的技术积累,另一方面是资源壁垒,当前锂电池产业受制于上游锂电池材料价格上涨影响,需要大额资金撬动。
他指出,黑芝麻旗下的天臣新能源在储能、锂电池方面市场份额较小,技术积累尚需时间,当前杀入新能源储能领域企业较多,可能面临比较严峻的市场竞争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