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基金遇冷的积极意义

频道:股票理财 日期: 浏览:0

创新基金“遇冷”的积极意义

创新基金“遇冷”的积极意义 更新时间:2010-5-10 0:08:41 如果投资者对市场上某一类产品有了阴影,同类产品的后来者,要想在短时间内将其抹去是非常困难的。比如2010年备受市场关注的两大品种分级基金、QDII二代产品大都遭此厄运。它们的遭遇告诉我们,基金公司一时盲目冒进,很有可能会透支基金业后来者的美好发展前景。  截至2010年4月16日,自2009年10月QDII额度审批开闸以来,国家外汇管理局共审批了基金公司116亿美元的QDII投资额度。同期却只成立了2只QDII基金,分别是易方达亚洲精选、招商全球资源,共募集11.45亿元人民币,仅占获批额度的1.45%。  相比二代QDII的低调宣传,基金公司在分级基金发行中耗费巨大人力、财力,在渠道推荐、广告宣传营销上投以巨资,收效却并不明显。近期成立的国联安双禧中证100分级指数基金募集规模近10亿,兴业合润分级基金首募规模超33亿元。发行规模与其“融资型”产品等创新设计、营销投入并不匹配。  当然不排除有当前市场震荡因素的影响,但是产品业绩与当初宣传落差过大,市场口碑与空间被恶性透支,使得再收回名声变得艰难。拿QDII来说,第一批出海者如浅水鱼入汪洋大海,给投资者3毛净值时代的惨痛体验后,至今很大部分仍旧没有回归面值。海外市场的凶险,造成第一批产品的尴尬表现,也让二代,负载着跨境ETF创新使命的QDII,在发行上险阻重重。  让创新分级基金成为鸡肋的,则被认为是长盛同庆。该基金在2009年发行当天,不费吹灰之力就募集规模近150亿份,与今日创新分级基金的劳心劳力却成绩卑微相比,真是天壤之别。然而,该基金发行时打着创新分级基金的名义,高举无风险套利的大旗,却让觊觎套利的机构以失败告终,更有媒体报道称不少机构投资者因过于相信其宣传参与其中而被套。近日推出的分级基金,则面临着难以逾越的市场伤痛。  当然,仔细思考基金发行规模冷却,对市场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很多人都体会到,经历残酷市场洗礼的投资者们,在变得更加理性、成熟。现在新发基金的募集规模降低,也不完全是市场环境因素,很多投资者是在被新基金误导后,变得聪明起来了。  即使对感兴趣的新基金也敬而远之,并不急着出手,只是保持密切关注,且看其能否经得住市场考验。这不就是市场在变得成熟的最好证明吗?在成熟市场,新基金规模通常少得可怜,比如美国,共同基金已经走进大多数家庭,但是他们持有的更多是有较多业绩参照的老基金。  所以新基金募集难上规模,从市场长远发展的角度,未尝不是一件值得欢庆的事。对于基金公司来说,只要能做出持续的出色业绩,受投资者追捧申购是必然之事,何必单纯去在乎一时的规模与管理费。这反而有利于基金公司更加注重业绩影响力。  可以说,当前市场上因为业绩突出被投资者追捧的基金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基金运作者应该明白,市场竞争在加剧,理财行业在分化,投资者在变聪明,如果不拿真业绩说话,那处境就好比在砧板上跳舞。

复试没联系

中医论尿频

abs锻炼动作

河南财大mpacc复试

理收益

发动机水箱开锅怎么办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