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IMF呼吁实施更富实效的金融监管改革

频道:信用卡知识 日期: 浏览:0

IMF呼吁实施更富实效的金融监管改革

IMF呼吁实施更富实效的金融监管改革 更新时间:2010-4-15 23:45:28 当人们还在为全球性金融危机惊魂未定时,如何“痛定思痛”避免代价惨重的“浩劫”重演,早已成为全球各个角落都在关心的问题。本周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了最新一期《全球金融稳定报告》的部分章节,对有关系统性风险监管、场外衍生品交易以及对全球过于充沛的流动性问题监管的最新建议进行了评估,并呼吁全球在金融监管改革方面做出更富实效的努力。

在各国推动金融监管改革的努力下,大量针对系统性风险的监管改革的建议应运而生。IMF在报告中对这些建议作出了分析,并指出,如果世界各国银行监管机构想成功应对下一轮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话,他们就必须建立更多的制度来限制大规模金融机构的潜在风险及对全球经济构成的威胁。银行监管机构必须考虑采用“更直接的方法来解决系统性风险”,因为2008年以来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已证明,雷曼兄弟等大型金融机构引发的系统性风险是能够严重损害全球经济和金融体系的。

报告认为,在旨在授权监管机构对系统性金融风险进行监督的改革建议中,最重要的缺失项是对监管机构自身的动机加以分析。这包括“监管宽容”可能因监管职能的不同分配而大相径庭。在缺乏一整套相关政策工具的情况下,为监管组合增添一项系统性风险监测职能,不会改变监管机构的基本动机,而这正是近来暴露出的一些监管缺陷的重要内容。监管机构往往具有维持金融机构运营的动机,即使是在其资不抵债的情况下,因为监管机构极不情愿其监管下的机构被关闭,特别是在某些情况下,只要拥有足够的时间,一家机构就可能再次正常运营。因此,如果缺乏正式限制金融机构取得系统重要性的具体方法,无论监管职能如何分配,监管机构对待具有系统重要性机构的态度可能远比对其他机构更为宽容。这是因为,在监管机构看来,具有系统重要性的机构将对其他机构具有更强的破坏性影响。基于这个原因,有必要考虑采取更加直接的方法来解决系统性风险,例如设立系统性风险额外资本,根据机构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大小征收额外资本,或者甚至限制一些业务活动的规模。不过,报告称IMF不会强求国际社会一定要接受征收额外资本的方法,只是介绍了这类额外资本的计算方法。

近年来全球场外衍生品市场发展迅速。根据报告提供的数据,截至2009年6月底,全球名义场外衍生品总额超过600万亿美元。作为场外衍生品市场的一部分,信用违约掉期交易在美国国际集团陷入困境和雷曼兄弟破产问题上起到破坏性的作用。如何防范其交易过程中引发的金融危险,是各国监管机构正在考虑解决的问题。报告认为,国际社会应加强对这种金融产品的监管。针对有人提出,通过引入中央交易对手使衍生产品市场更安全、更健全、更透明,并缓解系统性风险的建议,报告认为,稳健运作和监管得当的场外衍生产品中央交易对手能减少交易商之间的对手风险,并能最大程度降低由交易对手连锁违约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不过,场外衍生产品交易商将合约转至中央交易对手的成本可能很高,因为需要追加的担保数额巨大,所以过渡应当是渐进的。同时,鉴于场外衍生产品市场的全球性质,需要对监管框架进行密切的跨境协调,阻止监管套利,减轻系统性风险和有害的跨国外溢效应。所有的场外衍生产品交易都应予以记录,并储存在受到监管的交易信息库中,应确保所有相关监管和监督机构都能获取每一交易对手的详细数据。

金融危机爆发后,加强对全球充沛流动性所引起的国际游资监管是各国达成的共识,但如何实施是非常棘手的问题。报告对由此引发的监管政策挑战提出了建议。报告指出,大量全球流动性传导至具有较高利率和较强增长的经济体,可能会带来政策挑战。尽管资本流入有多种好处,但突然的流入激增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泡沫。接收流动性的经济体可以利用若干政策对资本流入激增做出回应。这主要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适当搭配,包括在条件允许时实行更灵活的汇率以及加强审慎监管。报告称,如果这些政策措施不够,且资本流入激增可能是暂时的,那么资本管制可以对政策工具起到有效的补充作用。

不过,报告强调,即使资本管制在个别国家处理资本流入激增过程中被证明是有用的,但这种措施很可能促使其他国家实行资本管制,从而造成不利的多边影响。事实上,如果越来越多的国家采取资本管制措施,则将延迟部分国家需要进行的宏观经济调整进程,而且,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还会妨碍全球需求恢复平衡,进而不利于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增长。该组织建议各国采取其他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上涨,认为在这个问题上各国应因地制宜。

《全球金融稳定报告》是一份针对全球金融市场形势进行评估,并确定可能导致金融危机的潜在系统性缺陷,并为维护全球金融稳定提供建议的报告。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每半年发表一次,除已公布的章节外,该报告其他部分内容将在下周举行的IMF和世界银行春季会议前夕公布。

惯性动捕

有线动作捕捉技术

虚拟动作捕捉技术

动作捕捉系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