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更关注流动性管理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更关注流动性管理 更新时间:2011-4-19 11:19:42 对于如此频繁地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著名经济学家左晓蕾称之为“月度行动”。上调后,大中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已达20.5%的历史高位,中小金融机构也达到了17%。尽管如此,相关管理层仍表示,存款准备金率上调没有上限要求。许多市场人士也表示,存款准备金率仍然会上调。
市场中共同认同的看法是,央行如此频繁地动用货币政策手段,其目的在于抑制通货膨胀。对此,央行高层也曾明确表明了这一看法。但对于如此频繁地使用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效果如何却有不同看法。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就表示,价格问题主要是需求问题,抑制需求应是增加投资成本。他认为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手段目前看不到很明确的效果,而利率调整增加投资者成本,因此他建议采取利率手段。但是,由于当前国际上流动性较为充裕,利率政策用得太多或者太猛带来的副作用也会较大,可能造成热钱资本流入套利。而央行所能利用的工具就是数量型和价格型两种货币工具,在加息等价格型货币政策的使用会产生较大副作用的情况下,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等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很显然将会被更多地使用。这一问题,则是商业银行必须更多关注的。
此前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曾提醒商业银行,虽然一次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似乎对银行直接影响并不大,但在存款准备金率已经在历史空前高位和全球高位的情况下,存款准备金率每上升一次所诱发的银行资产结构被动调整问题,应当引起高度关注。而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更将涉及到银行经营的方方面面。
从存款结构上,存款结构的稳定性所带来的流动性问题决定着一家商业银行经营的稳定性。但目前银行存款短期化现象明显。数据表明,截至2010年末,工行客户存款余额达11.15万亿元,较2009年末增加1.37万亿元,增长14.1%,其中,活期存款增加8275亿元,增长16.6%,占比上升1.1个百分点,其中个人活期存款增加4444.77亿元,增长24.6%,占比上升1.7个百分点,个人存款活期化趋势明显。农行到去年底活期存款占比较上年末上升2.2个百分点至57.7%;中行活期存款占比达到47.59%,比2009年末提高0.58个百分点;建行活期存款较2009年增长15.65%,高于定期存款11.31%的增幅,在客户存款总额中的占比则较上年上升1.08个百分点至56.02%。存款活期化的优势在于可以降低商业银行的利息成本,提高收益;但同时活期存款占比的上升也表明了存款不稳定因素的上升,因此也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提出了更大的挑战。目前各行活期存款大多占存款的一半以上,而银行的贷款大约70%都是中长期,这就很容易出现错配。一旦股市、房市,或是其他投资领域出现价格的上涨,则这些资金很容易转出,从而对银行的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鲁政委就曾解释,在银行的流动性备付序列中,流动性最好的资产,除了库存现金、存放同业外,接下来就是债券。而随着“债券缓冲带”被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持续上升所侵蚀和压缩,在银行负债方更趋“活化”的背景下,所剩下的则是更加“不流动”的信贷资产。实际上,在整体资产结构上,在大多数情况下,流动资产一般是作为一种流动性缓冲器以应付融资问题和储户提取存款的要求。为实现盈利最大化,银行管理必须考虑流动资产的回报和流动性不是很强的资产的更大收益。因此,在存款准备金率不断上调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一方面要考虑可用资金减少对盈利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必须考虑在流动性风险与收益水平的提高之间寻找一个最佳平衡点。
此外,存款准备金分为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超额存款准备金是金融机构自愿存放在中央银行,用于满足支付清算、头寸调拨需要或作为资产运用的备用资金,超额存款准备金占存款的比例称为超额存款准备金率。1998年以前,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有具体规定,要求保持在5~7%。1998年以后,中国人民银行不再规定超额存款准备金率,金融机构可根据支付清算、头寸调拨需要等因素自行决定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存款数量。因为注重提高资金使用收益,商业银行近年来不断降低超额存款准备金率水平。与此同时,随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不断上调,金融机构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更进一步迅速下降。在此情况下,银行的贷存比越高,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不断调高的情况下,其流动性就越紧张,流动性管理压力也就越大。数据表明,截至2010年底,银行业金融机构存贷款比例为69.4%。这一数据与75%的监管红线还有一定的距离。但从银行个体看,此前已经公布年报的13家上市银行中8家贷存比超过70%,逼近75%的监管红线。此外,为抑制银行的信贷扩张冲动,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的贷存比管理日趋严格,日均贷存比考核方法的引入让银行倍感压力。在此情况下,面对存款准备金率提高的累积效应,贷存比较高的商业银行必须通过有效的流动性管理应对风险,提高收益。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http://www.gdmzwhlytsq.com/hyxw/s382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