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公募后浪的进阶之路.

频道:股票知识 日期: 浏览:0

一位公募“后浪”的进阶之路

“基金经理的精力有限,又容易被短期的业绩波动干扰,但当你对自己的投资体系有信念感时,就能平抑这个波动。”

在海富通基金,范庭芳是一位极具代表性的“后浪”。银河证券数据显示,截至6月17日,他担任基金经理还不到300天,管理的基金任职回报已超70%,期间业绩位列公司权益团队榜首。

非金融背景出身、初出茅庐就脱颖而出,这位“85后”基金经理有何过人之处?

靠勤奋跨越门槛

在投资这条路上,范庭芳是一个目标感和行动力极强的人。

2011年,从复旦大学通信工程本科毕业后,范庭芳通过校内保送,继续攻读本专业的研究生。彼时,他心中已经有了明确的职业目标――进入公募行业做投资。

这并不是一个心血来潮的决定。大三下学期确定保研后,范庭芳去思科实习了9个月,发现自己对工程师的工作提不起兴趣,日复一日的写代码,获取的成就感十分有限。而他理想中的工作,可以一半时间做研究,一半时间跟人打交道。

为了找到符合心意的工作,范庭芳当时找了很多人请教,机缘巧合下结识了一位二级市场的投资经理,交流之后觉得这份职业非常适合自己。

确定了目标后,摆在他面前的现实难题是,基金公司有着公认的高门槛,作为一名工科生,想要拿到offer并非易事。认识到这一点后,范庭芳在整个研究生生涯,付出了异于常人的努力。

为了给自己争取更多的实习时间,他只用了一个学期,就修完了全部的硕士课程学分。之后的两年半里,基本都在券商实习,围绕二级市场做研究、写报告。还利用研一的暑假,考了两门CPA。

凭借扎实的实习履历,范庭芳毕业后顺利进入中银基金做研究员。2015年底,他跳槽到海富通基金,在这里完成了从“明星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的蜕变。

深耕“景气”赛道

偏基本面趋势的成长投资者,是范庭芳对自己的定义。如何理解?

他是一位典型的成长型选手,但持仓并不局限于成长板块。基本不做行业轮动,也不买周期类的股票,而是遵循价值成长的选股思路。落实到投资上,就是在价值的基础上,从“消费和科技”两大赛道精选个股。

从海富通中小盘混合可以看到,他的持仓“虽然行业分散,但个股集中”。一季报披露的前十大持仓股占比在60%以上,以医药、电子、软件和食品饮料四大行业为主。

范庭芳的换手率并不算高。他表示,未来大概率还是会重点关注这四个行业,或者笼统地说,消费和成长两个板块,“除非有特别明显的迹象,让我看到某个细分行业有很重大的投资机会,否则不会做太多偏离”。

他自认不是一个对行业敏感的人,所以大部分时间精力都花在挑选个股上。为什么坚持“消费+科技”两个赛道?

“我认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这两大方向景气度比较高,从这里面去选股,可以获得更明显的超额收益。”在范庭芳的投资标准里,成长性摆在第一位。选行业,他最看重的是景气周期的长短;选个股,主要看是否具有超越行业景气发展的能力。

以双“大王”为锚

熟悉范庭芳的人评价,他是一个擅长“化繁为简”的人,总能把一只复杂的个股,用简练通俗的语言阐述清楚,让听的人快速知道这家公司到底好在哪里。

这是研究员阶段培养的能力。担任基金经理后,因为只需要对自己的产品负责,他的选股效率进一步提高,“我现在看一家公司,可能只要10-20分钟,因为我的关注点很明确。”

范庭芳认为,研究个股时,重点要尽量少。因为指标太多会影响判断,必须明确哪些是影响股价的核心,“全市场3600多家上市公司,我覆盖的也就200来家,最后深入研究的只有几十家”。

他把自己的投资方法论总结为:挑选“大王行业”中的“大王个股”。

何为“大王行业”?范庭芳主要的衡量标准是景气度。以此为基准,他将不同行业进行分类打分:景气度在3年以上的,打9-10分;景气度在1-3年的,打6-8分。日常的研究工作会集中在6分以上的行业里,5分以下的行业选择回避。

“大王个股”的筛选也是基于同样的打分标准。在范庭芳的投资框架里,一个行业里评分最高的未必是龙头公司,而是有显著超越行业的阿尔法的公司,且过去已经有业绩验证。他对“验证”非常看重,过去讲了“故事”却没有兑现的公司,不会纳入考虑。

将分值两两排列组合,排在前列的就是“大王行业”中的“大王个股”。

范庭芳对估值并不是特别看重。在他看来,低估值赚取的是市场错判的钱,“这类股票以前或许很多,但现在没有那么多了,我更想赚成长的钱。”范庭芳强调,市场风格很重要,A股现在的筹码结构就是好资产的溢价很明显。他相信未来几年,大家对好资产的青睐会一直存在。

坚守投资方法论

在投资领域,好的研究员未必是好的基金经理。因为在研究员阶段,只需要覆盖一到两个行业,而转任基金经理后,则需要凝练出自己的投资方法论。

作为一名成功转型的“后浪”,范庭芳将自己的经验归结为: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找准自己的能力圈。

“这一点很重要,必须知道自身的优势所在,才能用长处去战胜市场。”范庭芳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能力圈就是“个股能力>行业能力>宏观能力”。

修炼一套适合自己的投资方法论不易,做到长期坚守更是难上加难。“前者需要在研究员生涯中就开始形成,并不断去试错和完善;后者需要知行合一,对投资有强大的信念感。”范庭芳表示。

公募行业有着残酷的考核压力,每天都在刷新业绩排名。受净值压力拖累,很多时候基金经理只能蒙眼狂奔,却很少停下来思考。

范庭芳自称算不上一个特别“勤奋”的基金经理,并非时时刻刻在调研或写报告,而是会拿出一半时间反思:投资方法论是否需要更新?有没有做到坚守?有没有错失机会?

“基金经理的精力有限,又容易被短期的业绩波动干扰,但当你对自己的投资体系有信念感时,就能平抑这个波动。”范庭芳坦言,要做到这一点很难,自己还在调整和适应当中。

担任基金经理不到300天,就站上公司权益团队的“C位”,范庭芳无疑是优秀且幸运的,“时代赋予了机遇,过去几年的市场风格造就了我现在的业绩”。

更大的压力也随之而来,“市场的变化是未知的,如果未来风格变了,或者某些宏观因素导致现在的趋势不再,就可能需要进化我的投资方法论”。

回归当下,范庭芳只有一个朴素的愿望:短期目标是不被市场淘汰,保持住现有的业绩;中长期目标是,三年后自己的投资方法论还站得住脚,并在市场上打造出个人品牌。

如何衡量中长期目标是否达成?范庭芳笑称:“如果三年后再接受你的采访,聊起投资方法论时,我还说着同样的话,那就证明我成功了。”

集合竞价交易额使用技巧限时分享

费县免费旅游景点大全,快来了解一下吧

包心鱼丸做法大解析,详细过程分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