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长央行行长谈债务风险一带一路并非债务陷阱

频道:信用卡知识 日期: 浏览:0

中国财长、央行行长谈债务风险:一带一路并非债务陷阱

中国财长、央行行长谈债务风险:一带一路并非债务陷阱

摘要

4月25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资金融通分论坛在京召开。中国财政部部长、央行行长分别就“一带一路”的投融资合作以及债务风险防范发表看法,表示将“建立债务可持续性分析框架,防范化解债务风险”。4月25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资金融通分论坛在京召开。中国财政部部长、央行行长分别就“一带一路”的投融资合作以及债务风险防范发表看法,表示将“建立债务可持续性分析框架,防范化解债务风险”。

中国财政部部长刘昆表示,中方在充分借鉴IMF和世界银行对低收入国家债务可持续性分析的基础上,今天发布“一带一路”债务可持续性分析框架,倡导共建“一带一路”的国家和国际机构提高投融资决策科学性和债务管理水平,实现可持续、包容性增长。据了解,中国财政部将与各国财政部门、多边开发银行、各类金融机构加强合作,共同建设高质量、高标准的可持续融资体系。

刘昆介绍说,要落实好28个国家的财政部门共同核准的“一带一路”融资指导原则,中国财政部与世界银行共同研究“一带一路”的环境和社会标准,发挥好中方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8家多边开发机构共同设立的多边开发融资合作中心作用,支持高质量项目的建设,鼓励各方遵循国际通行规则、适应发展中国家需要、遵循市场规律,让高质量、高标准、可负担、可持续贯彻到“一带一路”的融资实践中。

央行行长易纲在分论坛致辞时表示,过去两年金融支持“一带一路”建设取得进展。第一,资金支持体系不断健全,融资支持日益市场化、多元化。据统计,中国金融机构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资金超过4400亿美元。其中,金融机构自主开展的人民币海外基金业务,规模超过3200亿元人民币。中国资本市场为相关企业提供股权融资超过5000亿元,沿线国家和企业在中国境内发行熊猫债超过650亿元人民币。

第二,金融服务不断完善。截至2018年底,11家中资银行在28个沿线国家建立了76家一级机构,来自22个沿线国家的近50家银行在华展业。金融产品不断丰富,金融服务涵盖信贷、担保、债券承销、并购重组、风险管理、支付清算等领域。

第三,国际合作全面深化。中国人民银行与21个沿线国家央行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与国际金融公司、欧洲复兴开发银行、泛美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等多边开发机构开展的第三方合作不断深化。亚洲金融合作协会加强金融机构交流和金融资源整合。“一带一路”银行常态化合作交流机制持续推动金融业合作发展。上合银联体、中国-中东欧银联体等合作机制不断发展。

第四,绿色发展理念先行。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与英国伦敦金融城牵头发起《“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推动“一带一路”绿色化发展,来自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家金融机构签署了该原则。

第五,基金组织―中国能力建设中心已于去年启动,一年来为近40个沿线国家的近400名学员开展培训,内容涵盖宏观经济、货币和财政政策、金融监管、包容性增长等宏观经济金融治理的重要领域。

易纲表示,下一步将顺应“一带一路”建设市场化运作的需求,资金支持主要以商业性资金为主,尽量减少提供减让式资金,政府性资金主要起撬动私人部门资金的作用。私人部门投资是主力,政府投资主要发挥杠杆作用,撬动并引导私人部门投资。

据了解,“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六年来曾遭遇一些机构质疑:“一带一路”是中国在制造“债务陷阱”,是中国版“马歇尔计划”。“一带一路”建设导致一些沿线国家债务水平过高,无法偿还,不得不以其他方式抵偿债务。然而,沿线国家的债务问题成因复杂,归咎于“一带一路”也让一些国际机构和研究学者认为如此分析过于简单。

易纲提出,应客观认识发展中国家债务问题,如果债务增加伴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民生的改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贫困率降低等有利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指标的改进,是有利于长期债务可持续的。投融资决策既要充分考虑市场主体的资本金约束,合理设计融资结构,有效管控风险;也要充分考虑一国总体的债务承受能力,加强投融资的统筹协调,确保债务可持续。

金融财经

教程大全

发现百科

币圈资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