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2018年,改革开放四十年风雨汇集于此,中国制造企业齐回首、忆往昔;2018年,“一带一路”深耕细作,五年来国产工程机械在海外遍地开花;2018年,工程机械行业强势回暖,基建不断释放利好信号,设备需求旺盛……在这样意义非凡的一年里,国家对基建事业的管控、革新也不断升级,通过吸纳意见,出台条例的宏观调控手段,极大程度地推动了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快速发展。下面,就请跟着第一工程机械网记者一起来回顾一下,2018年,我国都发布了哪些与工程机械行业息息相关的政策?这些政策的下发又为工程机械带来了哪些积极影响?
环保需求再升级 国四实施成定局
――环保部发布《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强制实施“国三排放标准”时隔2年后,环保形势需要再升级,非道路移动机械四阶段排放标准实施紧锣密鼓的提上日程。
为防治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大气环境,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和人体健康,指导环境管理与科学治污,促进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防治技术进步,2018年8月19日,生态环境部发布《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根据该公告内容,我们可以明晰,2020年工程机械行业实施国四排放标准已成定局。
按照以往惯例,每一次新标准出台,发动机制造业必须要比主机制造商提前6个月时间做好部署;而主机制造商则要趁此时间,做好库存消化和处理工作。每一次排放标准升级对“降低碳排放的国际承诺” 、“持续环境改善”,以及“行业技术升级”的支持和推动,都十分显著。在一次次由“排放标准”组织的技术大考里,工程机械行业的产品、技术竞争力,对接全球高端市场的能力,都在不断加强。
新出台的“国四”标准正快速接近,甚至超越欧美地区排放标准,该公告表明,到2025年,我国非道路移动机械将与世界最先进排放控制水平接轨。突然的“快跑”,虽然让实际应用层面的难度系数陡增,但从技术上说,国三升级与国四升级是一脉相承的关系。迈入国三电控时代后,国四升级的技术壁垒就不再明显,只是要求更加严格。在国三时代,非道路柴油机技术迎来了大的变革,电控技术首次应用在非道路柴油机上,通过精确控制燃油喷射时间以及喷射量,达到国三排放标准。到了国四升级,由于对颗粒物的限制更高,所以在电控系统的基础上,需加装后处理系统,所以国四升级的技术方案选择更多的应该是在后处理上。
关于发布《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公告
【延伸阅读】
智能制造标准引领行业发展
――《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8年版)》
智能制造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方向,也是人工智能与垂直行业结合的重点领域。为加快推进智能制造发展,指导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组织制定了《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8年版)》,重点提出深化发展智能制造,鼓励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领域各环节的探索应用。随即,两部委又颁布了第一批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推荐目录,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智能制造的高度重视。
截至2018年,我国智能制造标准已累计制修订150项以上,基本覆盖基础共性标准和关键技术标准。到2019年,我国智能制造标准(制修订)将达300项以上,全面覆盖基础共性标准和关键技术标准,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的不断升级完善,也紧紧牵动着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方向,从“制造”向“智造”转型,大势所趋,业界企业必当顺势而为。
【延伸阅读】
实名制管理 促进建筑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2018年上半年,住建部组织起草了《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房屋建筑和城市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的建筑工人均适用本办法,从事工程机械设备的驾驶员自然也当属其中。该《征求意见稿》要求,进入施工现场从事建筑作业的建筑工人应经过基本安全培训,并在全国建筑工人管理服务信息平台上登记。
《征求意见稿》还明确,建筑工人进场施工前,应录入建筑工人实名制名册。项目用工必须核实建筑工人合法身份证明,必须签订劳动合同,并明确工资发放方式,可采用银行代发或移动支付等便捷方式支付工资。
住建部副部长易军曾在发布会上表示,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将覆盖全国8万余家建筑企业的5000多万名建筑工人。这8万余家建筑企业,其中不乏大型国企、民企,他们的正式职工,相信早就在实名制的管理之下。因此,“建筑工人实名制”,应是指对建筑行业农民工的管理,将从现在的无序管理,走向有序的实名制管理,这对于治理如今建筑行业农民工管理中存在的弊病,诸如克服对农民工的欠薪顽症,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都会产生积极的效果,对整个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建筑工人实名制登记
工程项目审批精简 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
――《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的通知》
近年来,我国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在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有效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和工作作风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要看到,当前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手续多、办事难、耗时长等问题仍比较突出。就此,2018年5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的通知》(国办发〔2018〕33号),决定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州等16个地区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通过“减、放、并、转、调”等措施,大幅精简审批事项和环节,做到能减就减、能放就放、能并就并、能转就转、能调就调。
《通知》明确了统一审批流程、精简审批环节、完善审批体系、强化监督管理等改革内容,把“放管服”改革向纵深推进。改革的主要目标是:2018年试点地区建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框架和管理系统,审批时间压减一半以上;2019年在全国范围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上半年将审批时间压减至120个工作日;2020年基本建成全国统一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和管理体系。
“十三五”交通规划 投资规模达15万亿
――《“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
国务院在2018年印发的《“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中指出:“十三五”期间,交通运输总投资规模将达15万亿人民币,其中铁路3.5万亿,公路7.8万亿,民航0.65万亿,水运0.5万亿。
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部分地区和领域率先基本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
《“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中明确,未来四年的主要工程包括:一,铁路建设。新增铁路营业里程2.9万公里,高铁增加约1.1万公里,高速铁路覆盖80%以上的(城区人口100万以上)城市。二,公路建设。公路增加约42万公里,新建、改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6000公里,基本覆盖20万以上人口城市。三,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里程比2015年增长近一倍,再增加2700公里。推进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的城市轨道交通成网。四,机场建设。新增通用机场200个,新增民用运输机场53个,基本覆盖20万以上人口城市。五,港口建设。新增沿海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超300个,内河高等级航道网基本建成。
国务院公布“十三五”交通规划 投资规模达15万亿
【延伸阅读】
综上所述,2018年以来,国家推出的与工程机械行业相关的政策主要集中在环境污染治理、推进智能制造、提高基础设施配套水平和革新管理制度等方面。行业下游方面,“一带一路”、“ppp”等国家出台的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措施和相关举措协同拉动经济发展,同时为工程机械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国家铁腕治理,行业未来可期,新的一年悄然而至,让我们共同期待更多工程机械行业的利好消息纷至沓来。
责任编辑:sh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