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受困一参一控

频道:NFT 日期: 浏览:0

中信证券受困“一参一控”

中信证券受困“一参一控” 更新时间:2010-1-26 15:15:28   ■本报记者 陈艳红

作为全国最大的券商,坐拥最大基金管理公司的中信证券最近“有点烦”。因为超额持有华夏基金股权,中信证券近日收到了证监会下发的“最后通牒”:4月1日前,若中信证券不能解决超比例持有华夏基金股权问题,证监会将视情况采取进一步监管措施。

这也意味着,中信证券处理中信建投股权也迫在眉睫。因为随着融资融券业务的推进,能否达到“一参一控”的监管要求,已成为分享“蛋糕”的关键。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对于不符合“一参一控”标准的券商,其申请融资融券业务不会受到影响,但在最终做出批准时应符合“一参一控”的标准。

作为旗下的两大重要盈利来源,中信证券将如何割舍?其市场地位又将因此受到怎样的影响?

割爱华夏基金

100%持有华夏基金股权,中信证券一直面临着不符合监管要求的风险。

按照证监会《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办法》的规定,基金管理公司主要股东最高出资比例不超过全部出资的49%,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的中方股东出资比例则不受此限制。中外合资企业外资股东持股比例不得低于25%。

照此推算,中信证券可能出售的股权比例在25%至51%之间。

华夏基金是中信证券利润的重要贡献者,这也是中信证券近几年一直舍不得出让其股权的重要原因。资料显示,华夏基金作为国内最大的公募基金,管理资产的规模达2652亿元,占市场份额10%,2009年上半年华夏基金实现营业收入13.17亿元,占中信证券总营业收入的14.7%。

眼下,中信证券或许不得不忍痛割爱了。

摆在面前的选择有两个:一是华夏基金成为合资基金,需要出售的股权比例最低为25%,二是华夏基金成为内资基金,需要出售的股权比例最低为51%。

安信证券非银行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杨建海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我们认为前一种可能性偏大。如果出售比例为25%,那么中信证券通过出售华夏基金股权带来的一次性的税后投资收益则为34亿元,折合中信证券每股净利润为0.52元,相当于2010年预期每股净利润34%。”

杨建海同时表示,“虽然出售华夏基金股权对于中信证券会有一次性的投资收益,但对中信证券的市值会有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如果出售比例为25%,那么中信证券出售华夏基金股权带来的市值损失为33亿元,相当于其目前总市值的1.53%。”

东吴证券一位行业分析师也对本报记者说:“我认为无论选择何种转让方式和转让比例,出于利益考虑,公司都不会放弃对华夏基金的控制权,因此,从目前来看公司选择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转让25%股权的可能性更大。”

进退中信建投

存在类似问题的还有中信证券持有的中信建投股权,这将直接影响到中信证券最为核心的经纪业务。

目前中信证券控股中信金通、中信万通和中信建投三家证券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100%、91.40%和60%。由于中信证券对中信金通证券、中信万通证券以区域性子公司的形式整改,所以中信证券只需出售部分中信建投证券股权就能达到监管要求。

市场普遍认为,中信证券要想获得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资格,就必须尽快解决中信建投股权问题,达到“一参一控”的标准。否则,中信证券将有可能失去这两项重大创新业务。

对于中信证券将如何处置中信建投股权的问题,市场上一直流传着两个版本的方案:一种方案是中信证券分别向中金和摩根士丹利出售华夏基金25%和15%的股权,同时作为中金和中信建投股东的建银投资将手中持有的中信建投40%股权转让给中信证券。这样一来,中信证券持有中信建投100%股权,然后中信建投再合并中信金通,以达到监管要求。另一种方案是中信证券将持有的45%中信建投股权出售给北京市国有资本运营管理中心,转让价格为70亿元―80亿元。

中银国际的分析师张戬认为,对中信证券而言,第二种方案较第一种方案更加不利。市场也普遍认为第一种方案是一举两得的办法,既为华夏基金找到了境外战略投资者也使中信建投的股权出售有了着落。然而最终能否实施,市场分歧很大。

面对中信证券左右为难的局面,市场资金选择了落荒而逃。

1月18日,中信证券盘中最大跌幅超过4%,以大跌3.35%报收,位居券商板块跌幅榜首;1月20日,该股再次大跌4.61%。

市场人士指出,“在股权转让的不确定性还没有明朗之前,机构减仓是正常的,因为证监会对于中信证券的股权处置是强制性的。”

芙蓉财经

保健操

健康

交通事故赔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