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抢权变“逃权”登记日主力闪撤
中石化抢权变“逃权”登记日主力闪撤 更新时间:2011-2-23 11:31:24 每经记者 张冬晴 牟璇 “参与转债优先配售对原股东而言是确定性的稳定回报机会,不应轻易错过。”当中金公司、中信证券和国元证券等多家机构纷纷发布报告肯定中国石化 可转债的投资价值,并建议投资者积极参与申购时,中国石化似乎跟市场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 昨日是此次发行可转债的股权登记日,中国石化非但没有上演机构一致预期的抢权行情,反而高开低走,大幅放量2.47亿股,收盘大跌接近6%,出现了明显的“逃权”现象!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抢权变“逃权”机构大跌眼镜 就在机构一致看好并建议投资者申购中石化可转债时,昨日中国石化的一根大阴棒砸碎了众机构的心。 昨日中国石化小幅高开,但开盘不到5分钟,股价便掉头急转一路向下,持续震荡下挫。在大单不断的抛售下,中国石化昨天跌幅达5.72%,成交量更是达到2.47亿股,创出了近三个月以来的新高。 “中国石化出现这种放量大跌的情况太不符合逻辑了,让我们感到非常奇怪。”昨日,华安证券策略分析师张兆伟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据了解,大多数公募基金都非常看好此次中国石化发行可转债,多家公募基金都表示准备申购,不知道怎么会出现这种资金严重出逃的情况。” 与此次中国石化放量杀跌相反的是,去年中旬中行可转债曾引发了一波抢权行情。中行可转债股权登记日为2010年6月1日,中行的抢权效应在5月31日便有所显现,当日股指大跌,中行却逆市上涨1.95%,是唯一上涨的银行股。 对中国石化在转债发行前夜大跌感到不解的,可能不只是张兆伟。记者发现包括中金公司、中信证券等6家券商在近几日都发布了中国石化转债的投资报告,分析师大都看好此次中国石化的可转债,并认为可转债可能催生抢权行情,但现实是本次抢权行情落空,这让机构大跌眼镜。 湘财证券认为公司此次发行可转债230亿元,除控股股东外的A股股东按照每股3.314元比例有限配售,配售比例高于工行转债,好于预期。9.73元的转股价较可转债募集发行公告日的收盘价溢价5%左右,此价格几乎是2010年下半年以来公司股价最高价,相对于2011年的估值不到11倍市盈率,估值合理。 中信证券也在报告里指出,行业盈利情况良好,公司业绩稳定增长支持股价上行,可转债将引发抢权行情。同时,中金公司、东吴证券等机构也都认为该转债对投资者吸引力较大,转债打新和炒新行情可期。 走势离奇 多重因素压制 据了解,计划于今日发行的中国石化230亿元可转债,是去年8月以来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可转债发行。此前,工商银行于去年8月底发行了250亿元A股可转债,曾经冻结资金超过5600亿元。由于此次发行的石化转债条件更为优厚,预计冻结资金规模甚至可能超过工行转债所创下的纪录。 中金公司在分析报告中指出,只要中国石化正股跌幅不超过17%,转债就不太可能跌破面值。从此前工行、中行等两只银行转债申购情况来看,保险、券商、财务公司、基金是主要参与群体。其中,中行转债由于发行时正股下跌导致申购安全边际较低,不少机构曾放弃申购。 此次石化转债与去年的工行转债具有更强的可比性,比较普遍的观点是各类投资者对稳定回报机会都会追捧。 然而,在昨日的股权登记日,中国石化却大幅下跌。对此,长江证券高级投资顾问徐传豹分析指出,由于进入加息周期,可转债的票面利率吸引力下降;同时,中石化的转股价高于现价,其股价溢价也较低,所以,周二中石化出现“逃权”。 市场数据A股持仓账户上周骤减19万每经记者 李智 昨日,中登公司公布了上一周的A股股票账户情况。在股指企稳反弹的这一周,期末持仓A股账户数却出现了大幅的下滑。而这一数据可能暗示着部分散户选择了出逃,而以机构为代表的主力资金则在乘机吸纳。 中登公司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14日至2月18日期间,新增A股开户数为33.31万户,期末持仓A股账户数为5600.60万户,参与交易的A股账户数为1735.41万户。与上周二公布的2月9日至11日数据相比,新增开户数和参与交易账户数都有明显的提升,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此前披露的2月9日至11日数据仅有三个交易日,所以新增开户数和参与交易账户的参考意义并不大。而最值得关注的,则是期末持仓A股账户数的变化,由此前的5619.63万户下降至上周的5600.60万户,减少约19万户。 市场人士指出,持仓账户数骤减伴随着指数的上涨,可能说明散户选择了出逃,而以机构为代表的主力资金则在乘机吸纳。 从过去的数据看,散户往往成为市场的反向指标。而目前持仓账户下降,表明股市后期仍有走强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