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QFII最快年底成行大成南方或入围试点单位

频道:信用卡知识 日期: 浏览:0

小QFII最快年底成行大成南方或入围试点单位

小QFII最快年底成行大成南方或入围试点单位 更新时间:2010-7-2 0:01:30   有市场消息指出,首批获得发行人民币基金投资A股的试点中资机构可能有5-6家,获批规模约100亿元人民币左右,然后再逐步放开。   近日市场盛传关于人民币“小QFII”的各种可能性,有望成为境外人民币投资渠道的新出路。香港一位中资银行的消息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估计“小QFII”最快在今年底或明年初就可以成行。

所谓“小QFII”,是指境外人民币通过在香港的中资证券与基金公司回流内地投资A股市场的机制。而且“小QFII” 将拥有单独额度,不会分流现有的大QFII额度。

此前有消息指,如果小QFII获批,在香港的数家试点中资券商和基金公司,将通过香港银行渠道发行人民币基金,只卖给香港散户。不过香港一家大型中资券商的高层6月30日对本报记者表示,实际上具体的销售对象和方式尚未最后确定。“其实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道性质,即通过渠道去投资A股;另外一种是集合理财性质。只是卖给散户的话,总量不见得会小,但是就失去了QFII原来的以海外机构投资者而不是零售投资者为主的特点。”上述中资券商高层表示。

“小QFII”进行时

有市场消息指出,首批获得发行人民币基金投资A股的试点中资机构可能有5-6家,获批规模约100亿元人民币左右,然后再逐步放开。目前国泰君安国际、中信证券和海通香港等中资券商,以及大成和南方等中资基金公司入围首批试点的可能性比较大。

上述中资券商高层表示,在香港的相关中资机构都希望“小QFII”的额度可以多一点,但是估计试点机构在刚开始时获批的规模不会很大,因为QFII实行至今,累计额度也不算很大。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中国累计向88家QFII发放了共计170.7亿美元的QFII投资额度。

6月30日,招商证券投资银行业务董事总经理温天纳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人民币汇率改革和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小QFII的可行性比较高。

虽然目前香港地区也有投资于内地的QFII产品,不过温天纳认为,中资证券及基金公司如获批发行人民币基金,所投资的实际资产就是人民币A股股票,而不是现在香港市场上衍生的A股指数基金,比如A50中国基金、标智沪深300指数基金、标智上证50指数等。

香港金管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底,香港共有人民币存款808.9亿元,与3月底水平相比增长14.3%,其中定期存款为306.6亿元,活期存款为502.4亿元。而5月份,通过香港进行的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金额达72亿元。汇丰银行行政总裁王冬胜预计,香港的人民币存款到今年底有望增长到1500-2000亿元,经香港进行的累计贸易结算金额可增至近1000亿元,未来5年的规模可能增至数万亿。

境外人民币投资渠道猜想

尽管香港人民币存款余额增长带来惊喜,不过中信银行国际高级副总裁兼中国业务首席经济及策略师廖群对本报记者表示,809亿元的存款总额小于市场的普遍预期,仅为香港各种货币总存款余额的1.2%。主要原因是香港绝大部分商业银行给予人民币存款的利率太低。比如6个月定期存款的利率为0.4%-0.865%,大大低于内地银行给予存款者活期至6个月定期存款的0.36%至1.98%利率。此外,人民币投资渠道的缺乏也是存款积极性不高的重要原因。

廖群指出,目前香港银行拥有的人民币产品包括存款、债券发行、跨境贸易结算以及相关融资,以及支付性汇款、兑换、银行卡和支票服务等。但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关键的资产性和收费性产品,比如贷款、财资、投资及财富管理等业务欠缺。

因此,香港商业银行持有的人民币目前缺乏投资渠道,大部分人民币资金只有拿到香港人民币业务清算银行中银去清算,而清算银行支付的清算利率固定在0.876%的低水平,所以商业银行不能给出更高的人民币存款利率。人民币存款基数过小反过来又限制了业务规模的进一步发展。

6月18日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德霖表示,争取在7月份完成《清算决议》修订,取消香港个人及企业人民币账户资金跨银行转帐的限制。这将从清算/结算的角度为在香港全面发展人民币业务,特别是人民币投资产品和理财业务扫清障碍。

中信银行国际最新报告指出,随着人民币体制改革加快,人民币资本账户对香港市场的开放可望逐步展开。其中,包括允许内地企业和个人以人民币在香港进行金融投资;允许香港企业以及个人在内地开设人民币账户,并以人民币进行金融和直接投资;允许香港银行贷款给香港公司的内地子公司以及内地企业和个人,等等。廖群表示,日前香港企业合和公路基建公布将在香港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公司债,将人民币债券发债实体首次从金融机构发展到企业,是一大突破。他估计,未来类似的在内地有子公司的香港公司,以及香港银行、国外的金融机构也会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

影像检测仪器

光学测量公司

三次元影像仪

3d光学影像测量仪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