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升级农业现代化
“十二五”升级农业现代化 更新时间:2010-10-12 6:49:52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农业建设的深入推进期,面临国内外形势对我国农业发展造成的客观影响,应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生产的重要地位一直无可动摇。
目前,我国自然环境承载力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耕地、草地等主要农业资源不断减少,严重制约了农业综合生产力的提高。此外,农业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产业发展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依旧存在。
面对此种形势,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期,应毫不动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产业体系改造提升传统农业,逐步由数量增长型农业向总量平衡、结构优化和质量安全并重转变,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十二五”制约农业发展因素
近年来,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果。一方面,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实现了连续增产。2009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53080万吨,比2005年增产9.7%;油料、糖料、肉类产量均大幅增加。
另一方面,农业结构得到一定优化。畜牧业产值比重由2005年的34%上升为2009年的36%;优质专用小麦、优质水稻和双低油菜种植面积不断增加。
此外,我国的农业技术装备水平、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也都得到了增强和提高。2009年全国农机总动力达到8.75亿千瓦,比2005年增加1.91亿千瓦,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9%。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进一步健全,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提高到51%。
然而,国内外形势对我国农业发展形成的制约与影响客观存在。包括极端恶劣气候、动植物病虫害、土壤肥力下降、农药化肥用量增加等国内因素以及经济贸易全球化对农业和粮食发展带来的冲击等外部因素,都使得农业生产环境日趋复杂。
由此反映出的问题也显而易见。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规模化、产业化水平偏低,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仍未获得根本改变,农业产品在国际贸易竞争中处于弱势等问题,为“十二五”期间的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中咨报告认为,“十二五”期间,农业生产的主要目标应以稳定粮食生产为主,不急于追求增产,给土壤等农业资源以休养生息的机会。农业投入仍然不能放松,重点以强化水利、良种、动植物病害防疫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夯实基础,为将来增产储备能力。
与之相适应的是,要将农业生产重心由“增产”逐渐转移到“增产”和“质量”两个重心上来。“十二五”期间,应该更加关注农产品质量,切实加强各类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品种、使用方法和用量;建立农产品溯源体系和检查制度,并建立优质优价,劣质重罚的奖惩体系。
此外,“十二五”期间,我国应更加关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可利用循环经济的运作规律来防治农业点源和面源污染;另一方面要引导传统农业向工业型大农业发展,引导资源耗费型农业向资源循环利用型农业转化。
为实现这些目标,必须确实转变我国的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农业转向
重质、多元、可持续发展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产业与企业经济研究室主任吴敬学向本刊记者解释道: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广义上是指农业由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向现代的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发展方式向科技密集型发展方式转变。具体而言,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由单纯追求数量转变为保证数量、注重质量的发展方式,第二,由单一农业功能转变为多元化的农业功能,第三,由牺牲环境、不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为“绿色”节约型、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方式。
中咨报告对此提出了明确建议。一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推进粮食核心产区和后备产区建设,形成供给稳定、储备充足、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其次,以提高我国农产品国内外竞争力为目标,建设若干兼具优势与特色的农产品产业带,引导资金、加工、流通、储运等资源向优势产业区聚集。同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再次,加快构建便捷高效的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打造各种形式、覆盖全程的农业专业化合作组织,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
最后,加快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建设。以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艺措施和自然休耕相结合,加强土壤等农业资源的休养生息和生态保护;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强化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建设以沼气、太阳能、农业生物质能源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能源产业;大力发展以沼气和食用菌等为代表的循环农业,推进农业副产品和废弃物能源化、再生化和资源化利用。
此外,中咨报告还提出建设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示范区建设工程。在全国粮食主产区选择有代表性的农业大省,在对其增加投入的同时,从强农、惠农、护农等方面制定综合配套的政策法规和改革措施,努力探索经济高效、产品安全、功能多样、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技术密集的现代新型农业,力求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取得新突破。
探寻现代农业发展路径
根据张晓山《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书中的定义: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就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的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的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的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的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的农业、依靠新型农民发展的农业。
吴敬学表示,现代农业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概念,其内涵和评价标准随着经济环境、制度体系、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变化而改变。国际上一般采用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率、农业土地和劳动生产率、农业资源利用率、农产品商品率、农业集约化程度等指标体系,综合衡量一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从我国整体来看,纵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吴敬学按照中国的不同地域分析称:“我国西部地区农业生产还未完全摆脱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生态环境恶化,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为低下;中部地区相对水平较高,大宗农产品的生产主要集中于此;而农业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地区是东部,应该起到模范带动作用,在发展本地区农业的同时,带动中西部的发展”。
那么,中国的现代农业应该采取怎样的发展路径?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农业室主任蓝海涛向本刊记者表示:“现代农业是一个很大的概念,中国到底怎样实现这一路径,目前尚未达成一致。我个人认为,因为中国地域辽阔,区域差异较大,如果全以一种模式来概括是有困难的,需要走综合型技术发展的路线”。
蓝海涛进一步解释说,从国家整体来看,现代农业的核心问题,一是技术,二在管理。两者均要实现现代化,彼此促进融合。技术方面包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和精准化以及良种技术等。管理层面则集中在农村经营组织形式再造,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甚至是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等。
聚焦农业机械化
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主要特征之一,同时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农业机械化在“十二五”期间的发展受到了多方关注。
民盟中央常务副主席、原农业部副部长张宝文曾表示,调整农业机械化结构,特别是区域农机化结构,将成为“十二五”期间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我国粮食主产区和平原地区,土地流转速度将会加快,大马力的先进适用农业机械装备将会广泛使用。
多数专家认同,伴随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务工,农机需求增加。农村“空心化”同时也使全国各地的土地流转率在逐年提高,为实现土地合作化经营提供了条件,同时也促进了农机合作化经营的组织形式得到进一步完善。
此外,国家对于农机发展的补贴力度逐年加大,畜牧、养殖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也极大促进了农机产业的壮大。
目前,我国部分农机研发还处于较低水平,在区域上出现了平原快丘陵山区慢、东北快西南慢、旱地快水地慢的不平衡发展格局。而伴随着国家对于农机产品提出了节能环保的更高要求,农机发展面临新挑战。
蓝海涛认为,目前我国适用于山区丘陵地区的中小型农机,尚有较大研发及市场空间。“‘十二五’期间,平原地区的农业机械将朝着扩大规模、加深研发程度的方向发展。而山区丘陵地区的农业机械则是新领域,有可能会在‘十二五’后期形成一定规模”,他这样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