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新语前瞻更美好城市

频道:股票知识 日期: 浏览:0

世博新语:前瞻“更美好城市”

世博新语:前瞻“更美好城市” 更新时间:2010-8-22 0:11:50   世博百日刚过,交了一份什么样的中考答卷?  “我给世博会前半程打80分――比我自己想象的情况也好很多。”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葛剑雄对本报表示。“从世博会开始到现在,我去了三到四次,每次都看到变化。不过,我需要强调的是,这80分大部分是平安分。就是说从主办、组织和管理国际大型活动这个方面来看,上海确实做得不错。”  在上海杨浦区运营的713路公交车LED显示牌上,设计者如此用中英文进一步阐释:“更美的城市,更好的生活,更深的情谊,better city better life deeper friendship。”  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到“更美的城市,更好的生活”。细微的差异,王月心有戚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侧重的是城市化,在当前城市化带来的一些弊端的对比下,更美的城市,更好的生活体现的是人们对城市化本身的诉求高了,具有一定后城市化的美的追求。”王月是公交713的通勤乘客,大学教师。  而上海,也正随着世博的举办,翻开其崭新的城市化理念。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向好的城市、好的生活转变,人们生活在这样一座城市,究竟都需要些什么?世博时过百日,带来了什么样的美丽城市畅想?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牛凤瑞告诉本报,“中国的城市化和发达国家不一样,我们现在还在进程当中,就是在有的阶段,发达国家是已经完成了城市化,目前是让城市生活更美好,上海世博则站在了前沿,提前审视城市化即将带来的诸多问题,一一调解。”  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塞泰莱斯亦对本报指出,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Better City, Better Life”。为公民创造有质量的生活环境,同时减少能源依赖是未来城市最主要的目标之一。从这个方面看,上海世博会在多个方面体现了对于“更美好城市”的理念。  从口号回归人本  人们对美好城市向往背后,是对城市化种种弊端的建设性批评。  “世博原来准备的好好的,给韩寒讲了一句话,就懵了。”  “韩寒说的是,城市让生活更糟糕”,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曹景行对本报表示,2009年末,也正是世博筹备冲刺期,韩寒在嘉定区政府一场世博论坛上发表论调,从房价、交通、生活成本,对上海这座中国最大都市的生活提出了质疑。  韩寒的论调多少反映出,相当一部分生活在这座城市中人民的声音,这个群体不仅仅是80、90后。  此后韩寒博客《快来吧 快走吧》再次对媒体相关世博的采访作出了统一回应,期待这场盛宴早点过去。韩寒助理告诉本报,即便世博半程已过,韩寒本人对世博相关话题已经没有兴趣发表言论。  曹景行认为:“从现实的某种情况来说,城市的生活确实有诸多不便利的地方,势必会产生痛苦,但是以上海来看,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性正在一步一步走向现实。这个在世博园区当中尤其看得到。”  “世博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跟奥运也不一样,中国从来没开过,而别人家的经验对你而言是没什么参照的,怎么办好?世博一开始,上海就发现和想象中相差很远。”曹景行表示,但是从5月、6月、7月、8月,半程过后,世博的管理的改进速度相当惊人。  对于处理一个全球关注的,每天都有数十万观众在内的博览项目,要在184天内保证全部平安,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俞正声在世博100天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办一天世博改进一天工作,一直改进到10月31日晚上11点半。这就是反映一种精神,不断改进工作。  曹景行认为:“上海应该把这种管理精神向外输出,相比世博园里头的高效运转,例如上海外滩就没有感受到如此的优质服务,外滩每天游客同样拥挤不堪,但是在卫生、服务、指引等各个方面的管理,相比世博园有差距,外滩同样是上海最重要的窗口。世博的高效管理遗产应当向外输出,从而保障这座城市未来的美好。”  “事实上在世博的后半段,上海对世博原先口号的认知已经超出了原先的概念,最后的落脚点都应当是人,人是世博的主角,是城市生活的主角,世博对人的关爱是应当推广的,例如排队问题的改进,上海应当好好搞一个排队行为学,这对于这个城市的文明是有推进作用的。”曹景行认为。  曹同时表示,对于世博会,志愿者这个概念,一开始没有放到很重要的地位,目前世博进程中,志愿者已经成为世博园不可绕过去的一环。“总而统之,我们对公民社会的理解是肤浅的,这需要世博之后好好组织研究。”  城市化进程中还需要什么? 1990年代之前,上海是浦西单边发展。上海流行一句话,浦东一间房,不如浦西一张床。  1990年代上海开放浦东,历经二十年发展,黄浦江两岸的高楼群正成为全球最耀眼的CBD景观之一。其也是上海大都市城市化进程的一扇最重要窗口。而此时举行的世博,正是缝合浦东浦西。  上海世博事务协调局前副局长,现顾问黄耀诚告诉本报,世博会的举办,对于上海最直观的推动是,轨道交通的运营往前推进了20年,到2010年的4月,世博据搬迁,上海世博会轨道交通网将建成11条线路,总长度420公里。  由此一张庞大复杂高效的地铁网络,上海的交通拥堵情形大大缓解。  “上海世博会对于城市的现代服务业,将是一个极大的提升,间接直接超过了50个行业。”黄表示,而对于整个城市的历史意义:“1970年大阪世博会,让日本持续10年的繁荣,持续跨越式发展和爆发式的增长。”  著名的中国学家,法国里昂第二大学历史系教授安克强,从上世纪80长期开始研究上海,近30年,其几乎每年来一次上海,亲眼见证到上海城市发展的诸多变化。  “19世纪上半叶上海有20万-30万人口,已经是一个标准的城市了。如今看待上海的城市化过程,也有很多上世纪上半叶的影子。而上海的城市化进程中,除了大量的建筑高楼是共同点外,上海的特点也有其港口航运发展很好,城市化速度非常快。”  安克强认为,上海要让这个城市的生活更加美好,首当其冲就是这个城市人口的住宅问题,从1950到1980年代,上海没有解决好住宅的问题,这当然有历史的因素在其中。一个2000万人口的大城市,目前最重要就是在郊区及周边的居住区配备齐全的配套设施,提供必须的各种资源,这个是控制人口过多集中城市中心的疏导方式。  “其次是公共绿地,衡量这一指标,必须考虑到居住在其中的居民,他们必须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能够接触到公共绿地。第三就是交通,上海目前做的相对不错。”  城市化是个双刃剑:“一方面,这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另一方面,在城市化的进程中问题多多。”“城市不一定让生活更美好,城市化让生活变糟糕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对我们国家来说,负面影响有两种。”葛剑雄认为,第一种是每个国家都会遇到的:城市化带来的环境污染、贫民窟、社会犯罪率居高不下等。这些问题对全世界来说都是棘手的,中国也不可幸免。第二种是中国特有的问题,就是城市化进程中以行政手段控制的户籍制度和流动人口问题。在中国的大部分大型城市中,外来就业的大学生和外来务工人员人群逐渐形成了消极的二元结构:人在城市中,却非城中人。这个庞大的流动人口群体,无法正常地享受城市提供的公共福利,在就业上遭到不公平的待遇,下一代的生活更是无法保障,从而加剧了城市的贫富差距,使得城市犯罪率上升。  所以,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城市可能是天堂,也可能是梦魇。我们讨论城市化的问题时,必须考虑,城市究竟让“谁”的生活更美好?而遗憾的是,世博会在这个问题上并没有特别的关注和展示。  “就关于居住而言,上海已经开始通过世博会进行了如下的反思,西班牙城市案例馆的廉租房方案,是否可以被我们借鉴?挪威馆利用中国的竹子做地板的原材料,我们为什么没有用?低碳到底是什么?等等。”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光学测量仪器网站

三维测量

认可光学影像测量仪

影像仪测量仪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