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房建设将会在两三年内淘汰一半房企

频道:股票知识 日期: 浏览:0

保障房建设将会在两三年内淘汰一半房企?

保障房建设将会在两三年内淘汰一半房企? 更新时间:2011-3-10 9:58:10   3月9日,住建部副部长齐骥在记者会上公开表示,2011年将开工建设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计划中,有400万套左右是各类棚户区改造。“十二五”期间,中国将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3600万套――彼时,将会有20%以上的家庭住房是通过政策保障或是政策支持来解决。

齐骥提及,1000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年度投资大概在1.3万亿-1.4万亿之间。而“今年完成1000万保障性安居工程的任务,1.4万亿的投资应该说是完全可能的。”

今年600万套属增量房

供需矛盾将得以缓解

郑先生于2009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幸运的是,来京工作不久后,单位为他解决了北京户口。随即,郑先生就着手准备各种材料,开始申请“两限房”。

所谓“两限房”,是保障性住房的一种,限套型面积、限销售价位。“我大概用了3、4个月的时间去准备材料以及审批过程,2010年6月份我在机构备了案”,郑先生告诉记者。

“本来单身人士要30岁以后才能申请两限房。但是后来政策变为独生子女可以将父母作为家庭成员,就可以不算作单身人士,可以提前申请了”。郑先生庆幸的是,后来政策反复变化,时松时紧,他正好赶上了符合申请两限房条件的“好时候”。

不过,时至今日,郑先生也仅仅处在“备案”阶段,但是他并不急。“我有一个同事,他等了三年多就等到了,两限房的房价比市价要低50%还多,他算是幸运的了”。

对于郑先生这样等待两限房的人来说,住建部副部长齐骥似乎为他们带来了好消息:今年推出的1000万套保障房任务中,有600万套属于增量部分,“建一套就多一套”。更为具体的是,齐骥指明今年有一些城市要大规模地建一些两限房,“根据各地报上来的计划,这两块加在一起,有近200万套”。

多渠道筹资建保障房

1.4万亿投资有可能完成

业内人士一直担心保障房的资金来源问题。

不过,住建部副部长齐骥在3月9日的记者会上表现的信心十足:“……今年完成1000万保障性安居工程的任务,具体说是1.4万亿的投资应该说完全可能的。而其中的8000多亿是通过社会机构的投入和保障对象以及所在企业筹集而来。而剩余的5000余亿元,将由中央以及地方政府通过各种渠道来筹集。”

具体来说,土地出让金、公积金以及地方财政预算将作为三大资金提供主体。其中,要严格执行土地出让净收益用于保障房建设的比例不低于10%的规定,资金缺口大的地方,要进一步提高比例;各地公积金增值收益扣除风险准备金等费用外,要全部用于廉租住房建设。

除去上述三大保障房资金提供主体外,齐骥还提及公积金贷款以及银行贷款支持保障房建设,以及吸引和鼓励更多的企业来参与公共租赁住房的建设和运营上来。

潘石屹:50%的房企

会在两三年内被淘汰出局

3月9日,潘石屹在微博上发表观点,“我认为至少有50%的房地产企业会在未来两三年内被淘汰出局。” 在微博中,他表示那些实力较差、产品与保障房在地段、质量和户型上没有太大差距的企业将率先被淘汰。而且,“这次调控的根本目的是调整结构”。

之前,华创证券地产分析师杨现领曾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保障房的建设从长远角度来看,是有利于给商品房市场“松绑”的。

3月8日,万科总裁郁亮在2010年业绩发布会上提及关于参与建设保障房的问题:其一,万科愿意参加保障房的建设;其二,万科还没有找到靠保障房赚钱的方法。

这或许是一个悖论,作为市场的主体,企业的动力就是追逐利润。如果建设保障房不能赚钱,为什么企业要去参与保障房的建设?万科虽然声称愿意参与保障房的建设,但是实际参与的保障房项目也只有四个,分别位于北京、上海、深圳以及南京。而且,总裁郁亮也同时表示,“要在不影响股东利益的情况之下做这件事”。

不同于标杆房企万科,很多开发商可以低调的等待着春天的到来。一位某大型房企人士在与《证券日报》记者聊天时表示,他们并没有参与到保障房建设当中去。“我们自身会定期对客户进行跟踪测试,以了解他们的需求以及忠诚度”,而据他介绍,客户的忠诚度并未下降。“很多客户都认定,自身并不具备购买保障房的条件”,因此,他们仍然关注着商品住宅。而随着房地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房企品牌日益重要――“同样一个地段,不同开发商项目的小区每平米的价格相差在千元以上”。

除去品牌带来的效应,大型房企融资和回笼资金的能力都更强。上述人士告诉记者,“现在我们拿地要比以前更容易”,在过去的时间里,“太多的人进入到这个行业来,地价被炒得太高,风险太大以致我们不敢拿地”。而现在,和地王频出的时期相比,“无疑要好过得多”。

无论如何,3600万套保障房若真能推出,“蚁族”们也就看到了希望;而对于开发商来说,政策上的松绑,无疑也是行业春天的到来。

光学非接触测量仪

OGP

自动测量仪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