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分江湖大起底

频道:理财规划 日期: 浏览:0

信用分江湖大起底

上周末迎来了芝麻信用分每月重新评估的时候,不同于以往的是,此次信用分迎来了大升级,上线了芝麻分PK功能。更为重磅的是,内测接近两年时间的微信支付分终于对所有用户都开放了,这两大巨头再次撞到了一起。除此之外,还有另一个电商――京东打造的小白信用分,这些评分究竟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和价值呢,信用免押、免预付费、先用后付基本上都是以上几款评分所能涵盖的能力范围。但信用评分价值远不如此。

在消费者不为熟知的B端服务市场上,向金融机构和其它机构提供信用评分的机构已经不下几百家,而各种类型的评分更是有上千种之多,这些评分基本上能覆盖国内80%以上的人口,在我们每次与金融机构发生某种交易时,我们已经不知被所谓的“信用分”评价了多少次。许多人想不到的是,在我们所接到的哪些营销电话背后,仍然是有各种类型的评分支撑,以此来确定我们值不值得营销,相比这样的信用评分是大多数人所不知道的。

信用分是如何评价一个人的

芝麻信用分在C端市场上,是起步最早,也是发展最为成熟的。但至今为止,芝麻信用分依然只是在几个较为模糊的维度在向用户解释自己应该在哪一方面提高自己的信用指数。而至于用户每次完成以此守约,每完成一次信息的补充,自己评分能上升多少,却无从所知。较低的解释性是信用评分的底层逻辑导致。

框定一个评分所需要数据的几大维度,然后采用当下流行的机器学习或者逻辑的回归的大数据算法,然后得出所有人的一个评分分布,这种逻辑之下并不是说评分低的人就一定不好,而是在这些分数中大部分都信誉不好,或者数据较少,为了追求对用户的评分的排序,不可避免的对小部分用户有了误伤,这就是当下市场上所有的信用评分逻辑。

巨头厮杀的信用分到底有何潜力

马云曾经对阿里最高的定位是一家数据公司,今天如此竞争激烈的信用分江湖,其背后的实力正是数据竞争的实力。微信支付分到今天才姗姗来迟,正是核心数据维度缺失所致,信用评分数据维度的选取一定是选择与信用最强相关的金融交易类数据,但腾讯拥有的最多的数据是社交所产生的数据,交易数据相比阿里少出了许多。为了尽可能真实的反映用户,只能跑在了赛道的后面。

我们知道一切的交易都是有一定成本的,谁能在未来逐渐降低交易成本,则就能获得用户的支持,电商能快速的革命实体商场,就是大大降低了普通消费者的交易成本,实体商场的购物交易中,用户需要在商场花费很大的体力和相比于电商更多的时间才能达成交易条件,因为电商大大降低了这种交易成本,才能快速的推广。

具体到一个实际的案例上,共享充电宝能快速的推广,核心难道不是免押金的模式吗?如果说没有基于信用分的免押金,又有多少用户愿意为充一次电而选择支付几十元甚至上百元的押金呢,而当信用分应运到越来越多的领域时,用户的交易成本不断的被减弱,而这就是一个良性的循环,用户使用后产生的新数据又会重新来支撑信用分的评估。

因此当年马云为阿里定调为数据公司时,其实已经想到只有深入到社会交易的最底层才是最有可能垄断市场,虽然没有直接经营表层的各个行业,但各个行业的数据却沉淀在自己的平台中,腾讯虽在信用分上走的比较谨慎,但笔者相信不可避免的又会与阿里是一场厮杀,时代已经从占产业为王到占数据为王的时代了。

ogp非接触式光学影像测量仪

小型影像测量仪

影像测量仪仪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