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过的都是慢日子。
见面谈话彬彬有礼,书信往来礼貌得体,就连嫁妆清单,也写的那么文艺,又充满了想象力。
■过去结婚时,记录嫁妆的礼薄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每当结婚迎娶之时,娘家会准备一车满当的嫁妆,写好一份工工整整的礼簿,随新娘一同跨入另一个家门,带着祝福走进下一段人生。
在刘玉兰的收藏里,周到君就看到了一份1947年的嫁妆礼薄。
这是她的小姐妹,王小姐的婆婆——一个大家闺秀的陪嫁清单。
鲜艳的红纸上,写着娟秀的小豪楷体。
开篇是“百年和合,五世其昌”,
收尾是“荆布家风”,
中间便是一列列嫁妆种类,其中红木满堂,蜜月游箱、龙凤戏水……琳琅满目,一看就是出自胸有笔墨的文人之手。
比如这一页:
彩花痰盂成雙
五福腳盆四喜
世澤子孫成雙
密月旅箱成對
可以看到,在这份礼薄上,大到旅箱,小到痰盂,这些再日常不过的生活用品,都冠以“四喜、成双”,装饰的喜庆而隆重。
麻姑整容全套
萬安時計全座
燦爛光輝成對
鸞鳳和鳴全座
这一页的嫁妆究竟是什么,现在的人猜起来怕是有点难度。
刘玉兰跟周到君介绍,“麻姑整容全套”即为化妆品,“万安时针全座”则是座钟;
下一个就厉害了,“灿烂光辉成对”……谁能猜到?这竟然指的是一对台灯!
不过这“鸾凤和鸣全座”是什么?到现在还十分有争议,有人说是钟,还有人说是烛台……不如就留给大家一起来猜猜。
刘玉兰跟周到君说:“这些表述既吉利贴切,又不失文人雅趣,很有仪式感。”
如意飯鍋陸順
萬年水壺全件
鸞鳳被爐成雙
福壽暖爐雙喜
■这个就是嫁妆清单上的“福寿暖炉”
这份清单里,暖炉被冠以“福寿”,一个普通的饭锅,都以“如意”形容。搁到现在说来听,不免有些“做作”。
但这也可以理解为,与过去的人相比,现代人的语言交流和表达习惯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
从用笔写到用手敲,从斟酌的形容词到草率的表情包,年轻人奉行的表达方式简单而粗暴,当然,直白呢也没什么不好,但总觉得人与人之间轻而易举的交谈,似乎少了那份谨慎与用心,见字之人大概也没什么机会,去细细琢磨字句间隐约的言外之意。
现在买东西用钱,用支付宝…但在过去想买东西,那得用票。
■购粮证,是中国五十年代初期由国家粮食部门发放给非农户口人员,用来购买粮食等物品的一种凭证。中间一般夹着一迭粮票、油票、布票、肉票、豆腐票、煤球票,以及零时配给的煤油票等,一户一份。
在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建立初期,由于农业基础比较落后,粮食增产幅度远远赶不上需求增长速度,所以粮食等关系民生的日用品供需矛盾突出。
于是,国家对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实行了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人们要凭票证来限量购买粮食、油、布、煤、肥皂等生活必需品,其中粮票为供给制下的主要票证之一。
■1965年和196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发行的全国通用叁市斤粮票。其中,1965年发行的粮票,也是流通时间最长的粮票,长达28年。
当时买生活必需品,是票和钱一起用的。比如早上到合作商店买根油条,就要三分钱加半两粮票,一只烧饼是四分钱加一两粮票,买一块豆腐是两分钱加一张豆腐票……
“几乎找不到不凭票就能买的东西。”在那个时候,票证是人们吃饱穿暖的一种保障。
根据上海市商业二局的一份资料统计显示:仅以1962年为例,上海凭票供应的商品从此前的8种增加到62种。包括粮票、糕点票、糖票、油票、肉票、盐票、肥皂票、火柴票等等。
■1991年的火柴票
■上海市鲜蛋购买票
■1992年上海市居民定量粮票
后来到了1978年改革开放,工业和农业迅速发展,粮食和其他日用品日益丰富,80年代初的时候,禽蛋蔬菜的价格开始逐渐放开,从1984年开始,以布票为首的各种票证逐渐离开中国的流通领域。
到1992年,随着中国最后的一种票证——粮票被取消后,票证最终结束了它长达40年之久的特殊使命。
而这些遗存的票证也就成为那个时代的见证。
看过了粮票,再来看看过去的船票。
这个小铁盒里装的,便是从1987年到1988年间,刘玉兰的一位在农场时期的朋友李建国,往返于农场与家中的车船票。
据刘玉兰介绍,这是李建国过世后,他的妻子整理遗物时才发现的。
当年,李建国70届毕业,分配到位于崇明的前进农场二连,平时工作比较勤奋,不久就担任生产连长。
据李建国的妻子回忆:“从和他相恋到结婚后的漫长岁月里,记忆中的他一心只为工作,婚后几年里包括节假日他在家真正的休息过的时间,也就几天而已。”
每次李建国都需要先坐车到码头,再乘船前往崇明。过去的船开得慢,往往要两个多小时。
从票据上可以看到,当前从堡镇到吴淞的船票票价为2.4元,其中军票和童票半价1.2元。
李建国的妻子说,那个时候因公出差来回的车船票应该是可以报销的,但他却迟迟不肯报销,直到攒了满满的一盒,去世后才被人发现。
时间过去了,人也已经离开,大概只有这叠黄黄的,旧旧的船票记录着那段摇摇晃晃的往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