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世界杯接近尾声,虽然中国队缺席世界杯,但赛场上的中国品牌广告让人印象深刻。其实,关注体育的观众会发现,在很多比赛直播中,都能见到中国品牌的身影,特别是一些体育运动品牌。安踏、特步……是不是很熟悉?这些都来自
晋江
。
晋江与体育的缘分不止于此。2017年,晋江击败多个竞争对手拿下了2020年世界中学生运动会举办权,而上一次中国举办这一赛事的城市还是上海(1998年)。
说到这里,有人心中难免产生疑惑,晋江为啥这么牛?
一座“睡不着”的城市
晋江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是
福建省经济最强的县级市
。
安踏、361°、七匹狼、柒牌、盼盼、雨中鸟、恒安、九牧王……这些中国老百姓耳熟能详的品牌都来自晋江。而打造这些品牌的都是生于斯长于斯的民营企业。
事实上,在晋江,90%的企业都是民营企业。这里的民营企业家被称为
“睡不着的晋江人”
——他们闻“机”起舞,逢时“弄潮”,永不满足,从不言败。
1978年,改革开放大潮涌动,爱拼敢赢的晋江人,商业意识被唤醒,利用“闲人、闲房、闲钱”,靠着“走遍千山万水,穿遍千家万户,说了千言万语,吃过千辛万苦”的拼劲,率先走出一条以股份合作为主要特征的乡镇企业发展之路。1984年,仅晋江的一个镇——陈埭镇的乡镇企业就多达700家,成为福建首个“亿元镇”,被外界称为“乡镇企业一枝花”。1994年,随着纺织、造纸、食品等产业迅速发展,
晋江开始领跑福建县域经济。
高速发展后曾一度遭遇瓶颈
晋江的快速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历史的时钟拨到世纪之交,随着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加剧,经过一段时间快速发展的乡镇企业开始面临瓶颈。
1996年至2002年,先后担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的
习近平七下晋江调研
。在充分肯定晋江发展的成绩和经验时,他发现晋江发展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企业虽不少,有影响力的大企业却不多;产量虽不低,产品的技术含量却不高;鞋帽服装饰品企业多,高精尖技术却稀少;工业化发展热气腾腾,城市化发展却相对滞后……
△1996年,习近平考察福建晋江陈埭镇四境村
一些本地的企业家在赚得第一桶金之后,对于未来如何继续发展壮大也很迷茫。
1998年,柒牌集团创始人洪肇设投入全部积蓄700万美元,购买了欧洲最先进的西服生产线。由于品牌在市场上没有影响力,做出的好衣服卖不出。他那段时间十分焦虑:“我每天走到车间就像喝醉了酒一样,醉得很厉害,轻轻地就快飘起来。”
习近平总结出“晋江经验”
“面对新形势、新世纪,晋江经济发展下一步该怎么办?”在1999年的一次晋江调研中,习近平提出了这个极具前瞻性的问题。
“面对全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格局,福建怎么加快发展?学习苏南模式还是学习温州模式、珠三角模式?是完全照搬其它模式还是总结自身模式?这时候理清思路非常重要。”时任福建省政府办公厅处长的李闽榕说。
经过多次调研、问计于民之后,
2002年6月,习近平从晋江发展的实践中提炼出“晋江经验”
,并于同年8月和10月,分别在《人民日报》和《福建日报》上发表文章,总结了晋江经验对福建经济发展的
六个启示
,以及要处理好的
五大关系
。
曾陪同习近平多次调研的李闽榕说:“晋江经验的形成是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没有一定的实践积累和理论研究高度,是总结不出这样的经验的。当然,晋江经验也不是对过去的简单总结,而是有
针对性和前瞻性
的。晋江经验不仅对晋江、泉州,
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
具体来说,“晋江经验”最为鲜明的特色,就是紧紧咬住实体经济发展不放松,核心动力是改革创新,核心内涵是全面发展。在与企业负责人座谈时,习近平多次提醒他们要注重发展品牌,注重创新,走自主发展之路。
“晋江经验”推动晋江实现新跨越
习近平总书记当年的深邃思考、高瞻远瞩,为晋江16年来的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紧咬实体经济
16年来,晋江经济快速发展,晋江的企业家有足够多的机会进入房地产市场。九牧王就曾投资房地产,但到2004年左右,他们决定放弃。九牧王的缔造者林聪颖感言:“晋江这个城市里的各种生产要素,更适合做实体经济。一辈子能坚持把一件事情做好,我认为已经很了不起了。”
晋江的民营企业家投身实业链条各个环节,做专做精。仅晋江的体育用品企业,立足运动装备制造的同时,还涉猎足球经济、健身产业、体育媒体、运营体育赛事、电子竞技等领域。
如今的晋江,全市GDP总量中来自实体经济贡献占比达60%以上,由实体经济创造出的产值、税收和就业岗位占比都在95%以上。
——改革创新
坚守实业,坚持创新。面对新形势,晋江的传统产业不断调整和转型,创新成为巩固和发展“晋江经验”的首要方式。
晋江企业不断加大在研发上的投入,有的企业甚至将研发费用从最初占产出的不足1%提升到现在的5.7%,远超同行业的国际巨头。在这样一个县级市里,由企业自己创建的各级技术中心、智能工厂等就达138个。政府先后建成7家国字号科研机构和13家院士工作站。
在看住传统产业的同时,晋江还大力发展高新产业。目前,光伏电子产业正在推进,集成电路产业链条已初步成型,大力推动的“石墨烯+”技术应用已研发出石墨烯瓷砖、高透气防水膜、鞋底、抗菌鞋垫等系列产品,为传统制造业加上了一份“黑科技”。
——全面发展
晋江的很多企业品牌已经走出晋江,走向全国和世界,但是企业家们却依然留在晋江。不仅如此,人称“创二代”的企业家子女们,从国内外名牌高校毕业后依然选择回归晋江。全国各地的很多人也选择来晋江发展创业。
“进得来、留得住、融得入”,晋江在全国率先开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并成为试点城市。据统计,晋江每2人中,就有1个是来自外地的“新晋江人”。
丁敬堂是“新晋江人”中的普通一员。老家是湖北恩施的他,2005年开始,扎根晋江打拼。他从晋江一家雨伞制造工厂的流水工做起,13年来,光是国家发明专利,他就拿了24项。“在晋江,我非常有成就感和获得感!晋江不叫我们打工的,而是叫我们新晋江人,我就觉得晋江的发展,对于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个城市是我未来的一个依托。”
“本地人留恋,外地人向往,让晋江成为更多人可托付终身的人生选择”
,这是晋江政府勾勒出的画面。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晋江积极践行共享发展理念,每年65%以上的本级财政都用于民生建设,并在福建省实现七个“率先”:
“晋江变美了,变绿了,变得更加高大上了。”无论是居住在这座城市的人,还是多年前来过晋江的人,在感叹这座城市变化的同时,也深深被这座城市吸引。
“晋江经验”具有现实意义和全国意义
16年来,“晋江经验”为这座城市开启了一条全面发展之路,天蓝水绿、人和业兴,晋江不仅成为经济强县,也是魅力宜居之城。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打赢三大攻坚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任务繁重。面对新形势、新问题,习近平总书记16年前总结出的“晋江经验”不仅对于发展县域经济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对于今天推动我国的高质量发展也深具现实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
要做强做优实体经济
,“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他还表示,
创新是第一动力,要坚持改革不停步,推动全面发展,将发展的成果惠及人民。
今天重温“晋江经验”,不仅是要追溯历史,更是要着眼于未来。
这“六个始终坚持”和“处理好五大关系”为解决今天的问题提供了重要参考和行动指南:唯有发展壮大实体经济,唯有改革创新,中国经济才能真正行稳致远,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监制/杨继红 唐怡 主编/李浙 王兴栋
编辑/郭爽 蒋安琪
©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