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结构持续优化增强经济发展动能——央行有关负责人详解上半年金融数据-8除以125%等于多少

频道:股票知识 日期: 浏览:0

今年上半年我国信贷结构持续优化,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强。信贷主要投向了哪些领域?货币政策后续有哪些发力方向?在14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详细解析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并回应热点问题。

图为7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情况,并答记者问。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稳固

“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当日在发布会上表示,从总量看,流动性合理充裕,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稳固;从结构看,信贷结构持续优化,增强经济发展动能。

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15.73万亿元,同比多增2.02万亿元。其中,新增企(事)业单位贷款12.81万亿元,占全部信贷增量的81.5%。

“新增贷款主要投向制造业、基础设施业等重点领域。”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在发布会上介绍,6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0.3%,比上年同期高10.7个百分点;基础设施行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5.8%,比上年同期高3.3个百分点。

另外,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对普惠金融、科技创新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6月末“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0.4%,比各项贷款增速高9.1个百分点;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6.1%,比各项贷款增速高14.8个百分点。

此外,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上半年,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96%,比上年同期低25个基点;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18%,比上年同期低107个基点。

应对超预期挑战仍有充足政策空间

“金融数据回升比较明显,亮点较多。”刘国强介绍,上半年金融强化对民营小微、制造业等重点领域的精准支持,稳步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居民贷款合理增长、成本稳中有降,支撑宏观经济运行回升向好。

数据显示,6月末,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资金支付使用比例超过70%;上半年新增个人经营贷款同比多增7593亿元,新增个人短期消费贷款同比多增4019亿元。

“科技创新动力不断增强,绿色转型稳步推进,消费市场逐步回暖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力量正不断积累。”在刘国强看来,我国内在发展潜力较强,市场预期总体平稳,有效应对了外部环境变化。

近几个月,我国物价出现走低的现象。刘国强认为,我国宏观经济稳步恢复、广义货币(M2)保持较快增长,我国货币条件合理适度,居民预期稳定,随着政策效果不断显现,供需缺口将进一步弥合,8月份后CPI有望开始逐步上行。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介绍,中国人民银行将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存款准备金率、中期借贷便利、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

因城施策提高房地产金融政策精准度

上半年,房地产市场呈现企稳态势,这在金融数据上也有所体现。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上半年,个人住房贷款累计发放3.5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发放超过5100亿元;开发贷款累计新增4200多亿元,同比多增约2000亿元,房地产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速连续11个月上升。

尽管个人住房贷款发放增长明显,但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同比有所下滑。邹澜说,这主要是因为理财收益率、房贷利率等价格关系发生了变化,居民使用存款或者减少其他投资提前偿还存量贷款的现象大幅增加。“我们支持和鼓励商业银行与借款人自主协商变更合同约定,或者是用新发放贷款置换原来的存量贷款。”

“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整体呈现企稳态势,但部分房企长期积累的风险仍然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逐步消化。”邹澜说,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已发生深刻变化,金融部门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加强政策研究,因城施策提高政策精准度。

近日,金融管理部门将“金融十六条”中两项有适用期限的政策统一延长至2024年12月底。邹澜介绍,此举有助于引导金融机构继续对房企存量融资展期,加大保交楼金融支持。另外,结合保交楼工作需要,2000亿元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期限也将延长至2024年5月底。

据介绍,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坚持“房住不炒”定位,配合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继续为行业风险有序出清创造有利金融环境。(记者吴雨)

隔热隔音门窗十大品牌排行

欧大师铝合金门窗厂家

隔音门窗定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