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陈嘉君)记者获悉,今年以来,中新镇积极应对经济下行的压力,坚持产业转型发展和创新驱动,主动服务企业、服务经济发展,创造良好营商环境,着力推动全镇经济实现良好开局。
中新镇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中新镇将围绕建设宜居新区和生产生活服务集聚区目标,优化产业平台,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构建高端、高质、高新的现代产业体系;盘活现有土地资源,引进优质企业;搭建专业化与创新性的服务平台,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产业,打造集约式现代化农业园区,切实增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动力。
据了解,2016年,中新镇将以产业园区带动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推动先进制造业企业增质提效,为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打造坚实的平台和广阔发展空间。坚持产业园区带动战略,以“中新产业园区”为核心,以汽车摩托车零配件、高端化工、精密制造、船舶制造为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以地铁21号线中新站为核心,发展房地产、商贸购物、酒店住宿、休闲娱乐、中高档餐饮等服务业,打造宜居新区和生产生活服务集聚区;以“广州市现代农业园区”为平台,发展都市农业、观光农业、电商农业,打造现代农业基地。
位于中新镇辖内的金铝铝业是生产新型铝材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其反向挤压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今年来在区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该镇多次帮助企业解决各类问题,其上市步伐明显加快,有望今年8月在“新三板”上市,成为增城第二家上“新三板”的企业。
为进一步推动先进制造业企业增质提效,一方面,该镇将突出优势主导产业、重点项目带动和产业集群支撑,推动中新塑料、源辉化工、展业船舶、慧谷化学、川南减震、希美克等企业加快智能化改造;另一方面,加快退出落后产能,盘活现有资源,力争引进处于产业链高端、带动力强的优质龙头项目,打开行业多样、优势互补、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中新工业新局面。
为盘活土地资源,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中新镇今年将加快政府储备地块的征收、储备、出让,在增加区级财政收入的同时,通过房地产的发展改变区域环境面貌,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加快现有建设用地的整合、腾退、利用,对闲置楼宇、闲置厂房、闲置土地进行统计、盘活、优化,对全镇企业供电需求、能源需求进行全面统计,并对外发布信息,采取“社区微改造”的方式对闲置区域进行规划改造,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招商引资,提升工业用地节约、集约水平,为引进优质企业创造条件;建立与开发区、区政府相关部门对闲置土地、闲置厂房及企业流动等招商引资信息的共享平台,建全与开发区、区相关部门项目推动以及招商引资的长效机制,最大程度地调动该镇在招商引资及项目推动过程中的积极性。
此外,该镇将积极争取农业土地政策,加大对设施农业项目的支持力度,对于符合农业产业化生产设施及附属设施用地的,合理配备一定数量的设施农业用地,保障农产品加工储藏用地;加快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特色化生产,提高土地利用质量,吸引更多农业龙头企业进驻。
为提升服务企业水平,助推企业经济发展,中新镇将通过建立网格化企业服务体系,落实首问首办问责制,进一步提升政府办事效能,做到全部规上、限上企业均有专人跟踪服务,了解掌握企业最新生产经营状况,全方位、无死角为企业排忧解难;坚持送扶持政策上门,制作“省市扶持政策小册子”,第一时间向企业提供相关政策并引导企业申报,让企业清晰地掌握政策、明确方向;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建立联系企业微信群,及时转发上级政策、传达文件精神、促进工作交流,让企业在遇到困难问题时可以迅速反映情况,由“企业追着政府办事”向“政府追着企业服务”转变,实现项目落户易、见效快、扎根深的良性循环,创造良好营商环境。
同时,该镇将与商会共建共享两个平台:一是专业化服务平台,搭建人才培训、科技信息服务、产品检验检测、技术评价、质量认证等专业化公共平台,支持金铝铝业等企业上“新三板”融资。二是创新型合作平台,组织开展技术推广、研讨会、项目配对等产学研活动,促进“创新驱动”战略的落实。
近年来,中新镇积极推进发展生态旅游和现代农业,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广州一衣口田水润山度假山庄、官塘芦荟种植基地、福河农场等为代表的观光农业基地;以德味居、金河十八湾和江左农庄等农家乐为代表的生态旅游农业基地。
按照有关农业经济发展计划,今年中新镇将继续扶持五联村广州绿天然生态有限公司的马来西亚水培基地以及福安有机农场发展,同时在新围村和联安村分别建立鹰嘴桃及三华李种植基地,鼓励龙头企业加快发展步伐,带动村民增收;依托五联村已建成的4000亩(马来西亚水培蔬菜)基地、台湾花卉基地和白洞水库生态旅游区资源,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观光体验农业,打造一个产业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的现代农业园区。
该镇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将有效统筹产业规划,着力探索发展符合中新特色发展的招商机制和运作机制,促使该镇探索建立吃、住、行、游、购、娱配套服务的规模性旅游项目,打造特色品牌,带动农业增收,从而实现现代化农业与经济发展两促进、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