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美铝合金门窗厂家电话

频道:信用卡知识 日期: 浏览:0

文章目录:

1、买车想改装LED车灯?双色温LED大灯先看散热结构2、卡住美西方脖子的“镓”,全球年产仅有300多吨,到底有多重要?3、湖南湘潭十大富豪揭晓,湘乡独占4席,周群飞身价暴涨190亿

买车想改装LED车灯?双色温LED大灯先看散热结构

与众不同的LED

如若你在淘宝搜索一下关键字“LED大灯”,一定会被琳琅满目的各式产品看花了眼,这也说明了LED大灯在现阶段汽车改装后市场是多么火爆。

而很多人在这之中选购心水产品时,往往第一关注的就是多少“K”,甚至认为这个数据越大就越亮!

视频加载中...

其实多年来我们都在传播选择LED灯的正确诀窍,车灯的K值不等于亮度,而是色温,数值越大代表灯光照出来的颜色越偏白、偏蓝;反之则偏黄、偏红,这点从光谱红、橙、黄、绿、蓝、靛、紫的排序便很好说明,颜色越红光波长越长、能量越大,颜色偏紫则反之,这点从多数汽车防爆膜能阻隔太阳紫外线达99%以上,却无法完全阻隔红外线是一样道理。

但是,很多人就是喜欢白色灯光,不喜欢所谓卤素灯泡那种昏黄的“蜡烛光”,于是选购了所谓5000K、6000K高色温值的LED灯产品,在夜晚照亮车前确实很爽,但一到雨雾天气……有经验的驾驶人就会惊觉白色灯光简直是恶梦,还没有原本的卤素灯泡泛黄色光照射力强。

理由……雨雾天空气中都是水珠,很容易让能量低的白光折射、散射而消弭,反而色温值低的黄光、红光有更强穿透水珠的能量!

难道自己买的灯,含着泪也得用下去?不!能够提供两种色温照明的LED大灯产品来了,而且厉害的是它还能自动根据环境变化切换色温。

先来谈谈本领

这款产品名为“卡米连智能双色温LED大灯”,就外观来看,它的灯体IC板上相比一般LED多了一对LED发光体,因此能够提供2500K(暖黄色)和6000K(白色)两种色温灯光。

而正因为多了这般的设计,大灯运作时容易发热,所以厂商特别为灯体强化散热设计,包括主动散热与被动散热两大散热方式——航空铝材散热结构确保高热传导效率,再辅以双滚珠轴承11000rpm风扇的主动散热专利技术,不仅达到良好散热效果,更确保长达30000小时的使用寿命。

更重要的是,这款产品具备红外线感应控制器以及无线对码技术,前者是用来让用户对接在灯光控制器上,然后黏在前挡风玻璃一角,用来侦测环境中如果水气、雾气超过一定值影响到环境光接收,感应器就会控制灯光切换黄光、白光。

至于后者则是方便安装的好东西,它让安装红外线感应器的那只大灯在切换灯色时,可以同步传送讯号至另一只大灯进行切换灯色,而无须额外安装电路或感应器。

双色温的保驾护航

将卡米连智能双色温LED大灯安装在测试车上,笔者第一件事是对其光形进行测量,毕竟经常受到“远光狗”攻击的次数不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嘛!

通过测量,在未加装任何设备的情况下,原厂卤素车灯与改装LED车灯光形大致相同。改装后的灯光不会影响对向来车的正常行驶,但严格来说这款产品的光形只能算是中上水准,在照射区边缘会有一点散,光形轮廓的明确度还有少许提升空间。

在色温6000K的白光模式下,卡美连智能双色温LED大灯几乎与很多车辆的原装LED大灯一样,有着不错的照明效果,不仅亮度高,而且色温正合适,但我更关注的是产品标榜的双色温切换……

说句心里话,在实际测试前,我对双色温的切换并不怀疑,但心里对通过扫描周围环境自动切换的工作原理心里是画个问号的,雨水天还好,但在雾天里真的能迅速感应作出反应?

可惜珠三角地区有雾天气不多,我用那种拍摄电影时搞情境的烟饼放烟来作模拟测试,将安装好卡米连智能双色温LED大灯的测试车以40km/h时速开过烟饼烟雾区,没想到车才刚进雾区一下,大灯灯光立刻由白色切换为黄色,光芒几乎瞬间便将烟雾穿透。

仍未打消疑虑的我以烟雾太浓为由要求等烟雾稍微散去些许后再做测试,结果这款产品依旧以接近完美的切换动作给出解答。

烟雾测试成绩出色的它,在接下来撒水仿雨天测试中也给出了极佳的反应效果,看来市面上LED大灯同类产品很多是没错,但只要能透过巧思与技术开发出与众不同的产品,还是能够吸引消费者关注的,这款卡米连智能双色温LED大灯就是很好例子!

卡住美西方脖子的“镓”,全球年产仅有300多吨,到底有多重要?

引言:

最近,国家安全机关公布了一个重大发现,称境外机构以商贸活动之名,行矿产盗窃之实,为达目的无所不尽其极。

以巨额订单为诱饵,窃取相关领域的重要情报,对我国的资源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虽然说,这则消息没有直接点名涉事企业和涉案人员,但从境外组织的做法可以看出,中国对关键矿产资源的管控已经生效,令反华势力倍感压力。

特别是在去年八月份,中国海关联合商务部所出台的稀有金属物料出口管制令中,对于镓元素的管制,取得了卡美西方脖子的效果。

甚至是在近期,中国宣布对航空航天设备实施出口管制的时候。

还有一些媒体将镓管制令翻出来与其相提并论,将两者并称为中国反击美国科技贸易战的两记重拳。

然而,资料却显示,镓的年消费量和年产量都不多,只有300到500吨左右,和有色金属动辄每年数千万吨的需求量比起来,实在太少。

那么,镓真的很重要吗?一年卖几百吨的镓元素,是如何让美西方被中国反卡脖子的呢?

一、什么是镓,它有什么用途?

管制令刚出台的时候,一些人或许会把镓跟稀土划上等号,认为镓是稀土的一种。

但实际上,镓不是稀土,而是一种化学性质活泼的金属,可其重要性却不下于稀土。

这里,我们只需要稍微了解一下镓的重要性,就会知道,美西方为什么会忌惮于中国的镓锗管制令了。

镓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半导体和能源领域的广泛应用上。

镓具备优良的半导体特性,因此常常被用为制造高性能半导体器件的关键原材料。

研究表明,镓的添加,会提高半导体的上限,填补单晶硅材料的短板,特别是在电子计算机和移动通信设备的半导体元件中。

镓化合物几乎无处不在,比如第二代半导体材料砷化镓和第四代半导体材料氧化镓。

除了半导体之外,镓在能源领域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例如,氮化镓因为其热导率高,电气性能强的特点,所以常常被用于制造充电器。

像手机快充插头,使用氮化镓材料之后,功率将提升至200瓦,而普通材料的充电器只能在5瓦到10瓦之间徘徊。

再如核电领域,镓的同位素镓75具有较高的中子吸收截面,因此可用作核反应堆的冷却剂,保障反应堆的安全运行。

此外,镓还被用于制备催化剂和放氢储能,为新能源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除了半导体和能源领域外,镓还在其他众多领域发挥着重要用途。

例如,在光学和电子器件领域中,镓常用于制造光电器件和半导体器件,如光电二极管、LED等。

在磁性材料领域,镓可以增加合金的磁性,常用于制造磁头和磁记录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镓可以与其他金属形成合金,所以被用于制造特殊合金材料。

在医药领域,镓锁骨核素被用于治疗甲状腺癌等重大疾病。此外,镓化合物还经常被用在化妆品、药物、水处理以及红外反射涂料中。

甚至在一些领域,镓几乎没有替代品。并且,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镓的应用领域还将不断扩大。

由此可见,镓很重要,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最让西方高新技术企业感到头疼的是,这么重要的金属元素,他们居然难以自给自足。

而镓一旦断供,纵使西方国家科技优势再强大,也很难发挥出来。

更重要的是,在国际镓供应中,美西方的竞争对手中国,几乎占据着主宰地位。那么,中国的镓,是如何做到主宰全球的呢?

二、为什么中国的镓,能够卡美西方的脖子

首先,数量方面,全球已探明的镓储量很少,仅有27万吨。

镓的稀有性,使其被多个国家列入关键矿产目录,而在这27万吨中,中国就占了19万吨,占比多达70%。

所以说,中国拥有主导镓供应的天然优势。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在产量上,中国彻底碾压其他竞争对手,占据全球镓产量的90%。

而中国之所以会有这种优势,是因为镓作为一种存在于铝土矿和锌矿石中的伴生金属以及电解铝的副产品,几乎没有任何单独的冶炼产线。

这就意味着,镓只能从其他金属的冶炼过程中获得,要想获得镓,前提是得拥有一套完整的铝生产线。

作为全球最大的铝生产国,2022年,中国的铝产量已经达到了惊人的4000万吨,占据全球铝产量的一半以上。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在铝产量上超越中国,这也代表着没有一个国家能在镓供应上取代中国。

这一点是中国的强项,刚好也是西方的弱项。

毕竟,对于铝无法自给自足的西方国家来说,为了获得镓而另辟铝生产线,实在是得不偿失。

因为一条上下游产业链的形成,是长年累月不断布局的结果,而且时间和金钱成本不计其数地投资下去,还不一定能收获回报,分分钟都有血本无归的可能。

因为在国际市场上,铝的价格早就被中国打了下来。现如今,全球铝产能过剩,一公斤铝只能卖到两美元。

而铝厂需要电解几十吨廉价的铝,才能得到一吨珍贵的镓,期间产生的铝,售价都快赶上运费了。让西方来做,大概率会赔钱滞销。

相比之下,中国的铝和镓,从开采到加工,构建了一条全流程的完整产业链,并在国际市场上占据着绝对的优势,拥有规模效益,所以不用担心回报率低的问题。

但其他国家想要入局铝业,可就得做好长期亏损的准备了。

所以,在西方国家,炼铝是赔本买卖,几乎没有企业愿意做,并且,就算他们真的这么做了,电力供应和环保问题又会变成新的困扰。

因为电解一吨铝需要耗费13500度电,可无论是烧煤发电产生的废气,还是炼铝产生的废水,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从而产生高昂的治理费用。

因此,中国在全球铝业的优势地位,决定着我国在全球镓供应中的主宰地位不可撼动。美西方想要不靠中国的镓供应链几乎不可能。

然而,美西方不仅没有讨好中国,还反过来得罪中国。

近年来,美西方不断挑衅中国,遭来中国反制,导致镓一时间供不应求,价格猛涨27%。

而关键原材料的价格上涨,又意味着依赖中国镓供应的国际厂商成本上涨。不过这些,都是美西方咎由自取的结果。

中国为什么要管制镓,官方已经说得很清楚了:“维护国家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美西方制裁华为,对华发动芯片战,限制高端芯片和光刻机对华出口的时候,也是以维护安全为名号的。

不同的地方在于,中国进口高端芯片,是为了发展科技,提升实力,绝无非分之想。

可美国从中国进口镓元素,已经切切实实地用在了军事对抗上,给中国造成了安全威胁。

众所周知,镓化合物是一种军民两用的物料。例如砷化镓,既可以拿来制作快充头,也可以用在相控阵雷达当中。

镓是美国军火商的新宠,使用砷化镓技术的雷达,可将探测距离延长到180公里。

更为关键的是,含镓的雷达、反舰导弹等,早已被部署到中国周边,例如冲绳、关岛、菲律宾的军事基地上。

既然如此,我们又有什么理由置自身安危于不顾,继续为这些别有用心之徒递刀子呢?

不过,中国也没有做得很绝,采取的做法是管制出口,而非完全禁止出口。

即对国际市场上镓的买家身份,以及具体用途进行严格的追根溯源,只要用途合理合法,不会危害到我国安全,基本都能得到出口审批。

可以看出,中国加强战略资源管制的做法和目的都行之有理。美西方越是反对,就越能说明他们的企图不可告人。

美西方为了绕过正当途径得到镓,这些年可谓是无所不尽其极。除了派遣谍报人员千方百计进行策反、窃取之外。

美西方还有意结成利益共同体,构建共享关键原材料供需数据的“预警机制”,寻找新的镓供应渠道,目的是与中国脱钩断链。

但可惜的是,在亲美的众多国家中,有能力大规模生产镓的国家少之又少。

镓产量唯一还算可观的乌克兰,其镓资源又主要分布在俄控的乌东地区,因此,现阶段美西方想在镓供应上绕开中国,几乎是不可能的。

结语

简而言之,镓虽然产量稀少,但其用途却极为广泛,性能也极为强悍。

小小的“镓”背后,代表着一整套完整的发电和冶炼工业体系,以及中国对全产业链的掌握。

这正是产业衰退的美西方国家所无法逾越的高墙。

湖南湘潭十大富豪揭晓,湘乡独占4席,周群飞身价暴涨190亿

湘潭市位于湖南省中东部,坐落于湘江下游,是一座历史悠久且人文底蕴深厚的城市。湘潭作为湖湘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自古人才辈出,有着“湘中灵秀千秋永,天下英雄一郡多”的美誉,从这里走出的各界名人不计其数。其中在商界,湘潭人的表现同样出彩,他们凭借着精明的头脑和敢闯敢拼的性格,书写出了诸多励志的创业故事。

小编本次要为大家介绍的,就是来自湘潭的商界名人。在最新发布的《2024年胡润百富榜》中,我们就发现了5位湘潭籍上榜者的身影,此外,我们还根据A股市场中的相关资料,挖掘出了多名虽未上榜但同样身价不菲的湘潭籍富商,我们挑选了其中排名靠前的十人,共同组成了本次的“湘潭市十大富豪”。据统计,这十人当前的财富拥有量总和已经达到了1127亿元,那么接下来,小编就带领大家一起认识一下这些来自湘潭的创业明星。

第十名:李建湘

李建湘

李建湘,广东和胜股份董事长,1963年生于湘潭。80年代末,从中南大学毕业后的李建湘放弃了拿到“铁饭碗”的宝贵机会,转头南下广东,进入珠海的一家小型铝材厂做起了车间主任,两年后,他跳槽到中山的一家台资铝材厂当厂长,月工资达到了1万多,在那个年代,妥妥的算得上是高薪了。这两段打工的经历,为李建湘积累了丰富的业内经验和人脉资源,同时也为之后的创业打下了坚实的根基。

1996年,已经摸索到行业规则的李建湘从台资厂离职,自立门户创办中山金胜铝业,这便是和胜股份最初的雏形。2002年,李建湘带领和胜股份成功量产高纯高精高表面感光鼓用铝合金管,打破了该项产品长期被外企垄断的局面。随后他又趁热打铁,相继突破了多项外企在铝材领域的技术封锁。2017年,李建湘紧跟时代步伐,带领公司转型升级,进军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结构件制造领域,同样大获成功。发展至今,和胜股份已经成长为一家国内领先的高端工业铝合金新材料和新能源集成部件提供商。李建湘目前的身价约为20亿元。

第九名:周少华

周少华

周少华,湖南崇德科技董事长,1962年生于湘潭。他是本次排名前十的湘潭籍富豪中唯一一位长期扎根于湘潭本土的企业家,20岁那年,周少华进入湘电电气二分厂当技工,两年后被调至湘潭电机厂进出口公司,后因表现优异被派往香港担任办事处经理。从业过程中,周少华发现公司很多重要的高端轴承产品都是从国外进口的,不仅售价高昂,而且交付周期很长,既然如此,为何不自主研发这类产品实现国产替代化。

带着这个想法,1999年,周少华与自己的老东家湘电集团以及另外几位合伙人一起创立崇德科技的前身——湖南崇德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开始了对高端轴承产品的研发之路。经过多年的行业深耕和创新发展,如今崇德科技已经成为国内领先的工业传动产品制造商。周少华目前的身价约为22亿元。

第八名:成湘均

成湘均

成湘均,北京掌阅科技董事长,1978年生于湘潭湘乡。由于父母工作变动的缘故,成湘均从小就跟着双亲辗转于郴州、韶关等地生活,这也是为什么在网络上有部分人认为他是韶关人的原因。从中国矿业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后,成湘均应聘到海沃德科技做起了码农,随后又分别跳槽到驰讯通、卡美星达数码科技等企业内供职。

2008年,成湘均与他人合伙创办掌阅科技,起初的几年公司一直不温不火,而且他当时在卡美星达数码科技当总经理,收入不菲,因此他的股份交给了一位朋友代持,看上去只是把掌阅当做了自己的一份兼职创业项目。直到2011年,掌阅的发展逐渐步入正轨之际,成湘均才离开卡美星达,正式以老板的身份亮相。在他的带领下,掌阅科技也是一路披荆斩棘,迅速壮大为一家国际一流的数字阅读平台。成湘均目前的身价约为26亿元。

第七名:覃九三

覃九三

覃九三,深圳新宙邦科技董事长,1967年生于湘潭。23岁之前,覃九三一直都待在湘潭,1990年从湘潭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株洲化工研究所当起了研究员。几年后覃九三被调往省石化贸易公司,并被派到深圳担任分公司的部门经理,负责进出口业务。1996年,覃九三跳出舒适圈,在深圳宝安区创办新宙邦科技。

起初的新宙邦,主要从事电容级乙二醇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业务,1998年,覃九三带领研发团队攻克了电容器功能电解液的技术难题,到2000年时,新宙邦已经成为国内电容器化学品领域的龙头企业。同年,新宙邦又开始进军锂电池电解液行业,成为国内最早涉猎锂电行业的企业之一。2011年,新宙邦相继拿下了与三星、松下、索尼等知名企业的合作,成功迈出国门。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新宙邦在覃九三的率领下,已经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电子化学品和功能材料供应商。覃九三和妻子邓永红目前的身价达到了48亿元。

第六名:熊晓鸽

熊晓鸽

熊晓鸽,IDG资本全球董事长,1955年出生于湘潭。他生在一个军人家庭,父亲是一位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兵,转业后进入湘潭钢铁厂工作。1974年,由于当时高考停摆,高中毕业的熊晓鸽在父亲的介绍下进入钢铁厂当起了电工。他白天干活,晚上挑灯夜读温习功课,终于等到了1977年高考恢复,熊晓鸽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湖南大学外文系。毕业后,熊晓鸽留校任教,成为了一名英语老师,后来又去当了几年记者。

1986年,受一位美国友人的开导,熊晓鸽报考了波士顿大学研究生课程,并相继拿到了硕士和博士学位。1991年,他应聘进入美国IDG集团,负责亚太地区的投资管理事宜。1993年,熊晓鸽回到祖国创办太平洋技术风险投资(中国)基金,也就是现在的IDG资本。他凭借独到的眼光,先后投资孵化或参投出了搜狐、腾讯、当当网、百度、迅雷、三只松鼠等众多知名企业,使得IDG资本迅速成长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投资管理机构之一。目前,IDG资本已经与美国IDG集团实现了分拨独立,并且完成了对IDG集团旗下所有投资业务的收购。熊晓鸽以53亿元的身价位列《2024年胡润百富榜》第991名。

第五名:谢子龙

谢子龙

谢子龙,老百姓大药房董事长,1966年生于湘潭。17岁高考落榜,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谢子龙放弃了复读的机会,早早地踏入了社会闯荡。为了生计,他在食品厂做过销售,开过出租车。1995年,在朋友的介绍下,谢子龙进到长沙的一家药品公司上班,从此与医药行业结缘。1997年,谢子龙和朋友合伙开办了一家医药批发公司,并从中赚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在谢子龙12岁那年,父亲因没钱看病买药英年早逝,这件事情成为了他多年来的心结,也是他开设平价药店的初衷所在。2001年,手里已经有了原始资本的谢子龙在省城长沙湘雅路创办老百姓大药房,以低于核定零售价45%的宗旨,开创了国内平价药店的先河。现如今,老百姓已经成为湖南本土医药流通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谢子龙并未登上本次的胡润百富榜,不过我们根据市值和持股比例以及盈利和减持等情况综合计算,其身价依旧高达66亿元。

第四名:曾继疆

曾继疆

曾继疆,株洲宏达电子创始人,1962年生于湘潭湘乡。他18岁考到株洲冶金工业学校读书,此后便一直留在株洲发展。1983年参加工作后,曾继疆在株洲市政公司做了九年技术员,1992年,他辞职下海,和妻子一起创办株洲市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宏达电子前身),发展至今,宏达电子已经成为一家业内一流的高端高可靠电子元器件及电路模块研发、生产、销售服务提供商。

目前,曾继疆已经退居幕后,将企业的管理大旗交给了妻子钟若农和女儿曾琛,自己所持有的股份也大部分都转让给了女儿,但他依旧是宏达电子背后的灵魂人物。曾继疆家族以75亿元的身价位列《2024年胡润百富榜》第704名。

第三名:冯宇霞

冯宇霞

冯宇霞,北京昭衍新药董事长、北京舒泰神生物实控人,1964年生于湘潭。她从小的梦想就是长大后当一名医生,1982年,冯宇霞考入解放军军事医学院,毕业后被分配至解放军252医院,如愿穿上了心心念念的白大褂。92年,冯宇霞因为科研能力出众,被调到军事医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从事新药的研发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多科研成果,但有一个残酷的事实摆在眼前:当时国内没有相关的新药临床评价机构,这个领域一直被国外的几家医药巨头垄断,如果拿不到对方给的评价报告,就意味着这款药无法量产上市。

这让冯宇霞感到十分愤慨,凭什么我们自己搞出来的东西,行不行要由外国人说了算?1995年,不服气的冯宇霞辞去稳定工作,和丈夫周志文一起创办昭衍新药,成为国内最早专业从事新药临床前研究的企业。2002年,冯宇霞又创办舒泰神生物,实现了CRO+新药研发的完整上下游产业链。2011年和2017年,舒泰神和昭衍新药相继登陆A股,她也因此成为了国内罕有的同时掌舵两家A股上市公司的女性企业家之一。冯宇霞以77亿元的身价位列《2024年胡润百富榜》第702名。

第二名:成正辉

成正辉

成正辉,深圳惠泰医疗创始人、总经理,1964年出生于湘潭湘乡。他是华中科技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本科毕业后又进入中科院读研。完成学业后,成正辉并没有进入科研单位工作,而是去了深圳的东部开发集团,这是一家房地产公司。1999年,成正辉接触到了医疗器械行业,并认可了这一行的巨大发展前景,于是和别人合伙创办深圳先健科技,几年后,他将这家公司出售,获得了不菲的资金。

2002年,成正辉另起炉灶创办惠泰医疗,开始主攻心脏电生理和血管介入医疗器械这一细分赛道,并且很快发展成为了业内标杆。今年1月,成正辉和儿子成灵将名下持有的约21%公司股份以超过66亿元的价格打包卖给了国产医疗器械巨头迈瑞医疗,从此他便失去了企业的实控权,不过目前成正辉依旧保留着惠泰医疗18.65%的股份,系惠泰医疗第二大股东。成正辉以105亿元的身价位列《2024年胡润百富榜》第494名。

第一名:周群飞

周群飞

周群飞,蓝思科技董事长,1970年出生于湘潭湘乡。她年幼丧母,家境贫寒,初中毕业后,周群飞跟着家人一同南下深圳打工谋生,进入一家玻璃加工厂里做起了流水线工人,1993年,已经学会了玻璃丝网印刷技术的周群飞决定单飞,于是和哥哥嫂子、姐姐姐夫们在一间出租屋内开办了一家从事手表玻璃加工的家庭式小作坊,由于质量好,生意越来越红火,她的目光也开始转向市场空间更大的手机玻璃面板行业。

2006年,周群飞回到湖南,在长沙浏阳创办蓝思科技,同年,思科技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了苹果公司的指定玻璃面板供应商。正所谓背靠大树好乘凉,靠着苹果的巨大订单量,蓝思科技迅速发展壮大,最终成为全球最大的触控功能玻璃面板制造商。周群飞以635亿元的身价位列《2024年胡润百富榜》第56名。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的榜单中,周群飞的身价较去年暴涨了190亿,超越了爱尔眼科的陈邦和三一集团的梁稳根,时隔4年之后,重新坐上了“湖南首富”的宝座。

其他湘潭籍上市公司创始人/实控人一览

湘潭永达股份董事长——沈培良

苏州八方股份联合创始人——贺先兵

步步高商业连锁创始人——王填

深圳朗坤环境董事长——陈建湘

深圳振邦智能实控人——唐娟

深圳新宙邦科技联合创始人——张桂文

上海先惠技术实控人——王颖琳

北京用友网络副董事长——郭新平

成都坤恒顺维科技联合创始人——伍江念

深圳碧兴物联董事长、北京碧水源科技联合创始人——何愿平

广州赛意信息联合创始人——欧阳湘英

(排名不分先后)

除此之外,来自湘潭的商业大佬还有很多,比如桑德环境的文一波,他曾多次登上富豪榜,身价也一度超过百亿,不过近几年桑德的发展并不太顺,导致他的财富大打折扣。还有帝海集团的李小明,他也曾是各类富豪榜的常客,不过今年出人意料地落选。湘银投资集团的齐建湘也是湘潭人,他是一位典型的“隐形富豪”,虽然湘银投资集团目前旗下的资产已经超百亿,且公司由齐建湘近乎全资控股,但他却从未被披露过身价几何。此外,还有迅达科技集团的伍尚魁、长沙埃索凯科技的胡德林,都是响当当的人物,不过由于他们关联的企业均未上市,因此其具体财富难以精确计算,我们就不过多揣测了。

隔音降噪门窗品牌

断桥铝门窗

高端门窗品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