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由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陵考古遗址公园组成。秦始皇陵的选址巧妙利用周围自然环境,南倚骊山、北临渭水,形成了理想的陵园位置。
这是2024年5月拍摄的秦始皇陵及周边区域的卫星影像。
这是9月3日拍摄的秦始皇陵考古遗址公园(无人机照片)。
这是9月4日拍摄的渭河西安临潼段景观(无人机照片)。
从1974年农民挖井一镢头意外发现兵马俑坑,到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再到近年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考古遗址保护展示优秀项目”,50年来,秦始皇陵遗址的研究保护与临潼的社会经济实现了协同发展。
交通路网不断完善
位于渭河南岸的秦汉大道东起秦陵西侧、西至机场高速。2021年,秦汉大道(临潼段)全线通车,完善了秦陵地区的路网体系。
这张动图对比展示的是修建前后的秦汉大道局部卫星影像(图中标黄部分为公路主体)。
这是9月4日拍摄的西安市临潼区街景,秦汉大道位于画面右侧(无人机照片)。
正在改扩建的兵马俑专用线公路起点位于连霍高速兵马俑互通立交,将与秦唐大道连通形成临潼区旅游大环线,并与兵马俑第二停车场相接,为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提供更加完善、更加舒适的交通运输条件。
这是2024年5月拍摄的兵马俑专用线公路及周边的卫星影像(图中标黄部分为公路主体)。
这是9月4日拍摄的改扩建中的兵马俑专用线公路,该条线路将于近期投入运行(无人机照片)。
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
——秦俑村
白墙灰瓦、古铜门窗,在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东侧,一排排关中民居别具特色。20余年前,为配合博物馆前期工程改造,秦俑村拔地而起。多年来,秦俑村依托区位优势,不断提升“颜值”,修炼“内功”,全村70%的村民参与到餐饮业、旅游服务业当中,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样板村。
这是2024年5月拍摄的秦俑村及周边区域的卫星影像。
这是9月4日拍摄的西安市临潼区秦俑村(无人机照片)。
9月4日,游客在西安市临潼区秦俑村欣赏兵马俑工艺品。
9月4日,在西安市临潼区秦俑村一家雕塑工艺厂,工作人员制作兵马俑工艺品。
9月4日,在西安市临潼区秦俑村,民宿老板杨晓娟打扫院落。
两件文物的专属馆
——铜车马博物馆
被誉为“青铜之冠”的铜车马,自1980年出土以来就举世瞩目,不仅再现了秦始皇銮驾的风采,而且展示了古代车马的系驾关系和古人巧夺天工的工艺技巧。2021年,铜车马入驻新修建的秦始皇帝陵铜车马博物馆。
该馆总建筑面积八千平方米,距离铜车马出土地仅200余米。新馆的建立不仅可以更好的体现铜车马的重要价值,解决原展厅不利于全面展示的问题,更能有效缓解原铜车马展厅的观众拥堵。
这张动图展示的是修建前后的铜车马博物馆及周边区域的卫星影像。
这是9月3日拍摄的秦始皇帝陵铜车马博物馆(无人机照片)。
9月3日,观众在秦始皇帝陵铜车马博物馆参观铜车马。
这是2023年8月23日拍摄的秦始皇帝陵铜车马博物馆展出的铜车马马首。
这是2023年9月3日拍摄的秦始皇帝陵铜车马博物馆展出的铜车马。
这是2023年8月23日拍摄的秦始皇帝陵铜车马博物馆展出的铜车马车轮。
滔滔渭水,幽幽骊山,栩栩如生的陶俑、气势磅礴的军阵,实证了中华文明发展的辉煌历程,也见证着兵马俑的家乡喜人的变化。
这是9月3日拍摄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无人机照片)。
记者:李一博 张博文
制作:高巍
海报设计:刘琼
遥感数据与技术支持:星图地球今日影像
新华社摄影部 陕西分社 安徽分社联合制作
鸣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