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巾品牌“集体塌房”:成分的黑箱与鲜少谈论的经期体验

频道:理财规划 日期: 浏览:0

事件起因于一位自媒体博主自购近十款不同品牌卫生巾,用尺子手动测量实物长度,却发现没有一款的实际长度与标示长度一致,且绝大多数明显短于标示长度。卫生巾品牌被指集体“偷工减料”引起网友不满。随后,针对卫生巾pH值范围等安全性质疑也陆续浮现。

此次舆论事件的另一个焦点则聚焦卫生巾品牌方的回应态度。当消费者就相关质量问题咨询国内知名卫生巾品牌ABC某洗护旗舰店客服时,最初得到的回复却是“属于正常情况”“如果接受不了可以不买”。尽管不久后该品牌负责人立即就国标负差及客服不当言论致歉,但销售方的傲慢态度仍然另不少消费者感到不适。截至目前,相关问题仍在持续调查当中;且据官方消息,卫生巾行业新国标也已经在制定中。

然而,这轮有关卫生巾的舆论事件再次折射出,女性生理用品市场长期并未得到足够重视,无论是市场监管力度还是产品安全性研究方面均相对滞后。与此同时,不少女性消费者也开始公开讲述自己忍受多年的“难言之隐”。尽管月经正在成为可以公开谈论的议题,但经期的私密体验与原因不明的生理不适仍然让不少女性羞于启齿。这背后意味着针对月经的“污名化”并未完全消散,更深层的月经禁忌仍然在上空盘旋,我们仍然无法清楚地、安心地谈论自己的身体和健康需求。

在电视剧《山花烂漫时》(2024)中,张桂梅(宋佳饰)拿出册子向学生讲解生理知识。

实际上,这当然不是女性生理用品首次引发如此大范围的关注。自卫生巾及卫生棉条等生理用品发明以来,它们的化学成分与致病风险一直在触动着女性消费者的神经。与之相对的却是少有人涉足的科学研究、各品牌的沉默与不透明以及并不明确的市场监管。往往需要经历一次又一次的联合,才能迈出保护女性健康那微小的一步。这些努力组成了一场既宁静又流血的变革,也是两性解放的源头。而今天的我们,无疑仍在这条路上接力行进着。

撰文|申璐

从生理用品广告说起:

“市场美容”与幻灭

在这轮有关卫生巾的舆论事件中,最先遭到网友质疑的是长期被忽视的长度问题。尽管多家卫生巾品牌客服曾就此回应称,只要长度偏差在标准值的±4%都属于合格,但多数受测卫生巾都存在“只短不长”的现象的确戳破了行业最后的“遮羞布”。为何卫生巾几厘米的误差却会率先引发网友如此剧烈的不满?

这与以卫生巾为代表的女性生理用品行业的高毛利有关。四年前曝出的“散装卫生巾”争议中我们曾目睹过实际困扰女性的“月经贫困”现象,那些没有外包装、价格相对低廉的单片卫生巾尽管存在卫生隐忧,仍然有着巨大的消费市场。四年后的今天,卷入“偷工减料”风波的几乎均是市面上被广泛宣传的知名卫生巾品牌。据中泰证券发布的《卫生巾行业深度报告:八百亿市场的角逐,看王者花落谁家》显示,卫生巾行业的平均毛利率可达45%。这意味着知名品牌销售的卫生巾经过中间经销商层层加价后,最终可达出厂价的3倍多,“以百亚股份为例,其出厂价为0.38元/片,初级经销价格为0.51元/片,终端平均售价约1.25元/片,为出厂价3.3倍”。在如此高毛利下仍然曝出“缺斤短两”问题后,消费者很难不怀疑链条背后是否还有更多的“降本”运作。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些年女性护理用品消费市场逐渐趋于高端化、差异化。不少品牌都陆续推出了高于普通卫生巾价格2-3倍的液体卫生巾或所谓的“低致敏”卫生巾。相关的品牌广告也在宣传语中极力突显“女性的一面”。哪怕微小的改变或调整都被冠以“创新”之名——盒子上多了一条缎带、有香味又或无香味,甚至影视剧中还存在将女性的卫生巾品牌选择与品味挂钩。然而在处理经血这个最核心的对象时,却长期用蓝色或紫色液体代替。法国女性主义者艾丽丝·迪艾波(élise Thébaut)曾在《月经不平等》一书中指出了这背后的吊诡之处:这些广告想要让女性相信,使用女性生理用品不是某种“义务”,而是一种“魅力”。

《月经不平等》法文原版书封,2017年1月、2019年3月由法国发现出版社(La Découverte)出版。另有中文繁体翻译版,刘允华译,木马文化,2022年10月。

如今女性护理用品广告业的繁荣景象让人几乎难以想象发明之初的市场沉默。在卫生棉条及卫生巾等产品被发明之前,女性如何处理经血一直处于资料记录之外。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部分女护士开始用纱布包裹棉片自制卫生巾,并用可重复使用的橡胶条防漏以及大型别针固定。直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家庭医师厄尔·克列夫兰·哈斯发明了卫生棉条的原型——Tampax。

是的,是一位男性。而且是一位“每日穿着洁白衬衫的优雅男士”,他曾在美国大萧条期间经营不动产,曾任防腐剂公司老板,还发明过避孕用的子宫环,专利卖出后为他带去过五万美元的收益。但即便是这样一位身处主流社会的男性,他也无法在当时的舆论环境下,尝试任何有关卫生棉条的广告宣传。因为没有广告的关系,这样的生理用品在当时完全卖不动。

时至今日,女性生理用品从样式到成分已经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在全球多地的市场渗透率也在不断提高。但即便如此,艾丽丝·迪艾波提示说,这些仍然不至于让月经成为一种“令人陶醉的私密体验”,它依然伴随着疼痛和不适,当各大品牌千方百计将资金用于让系列产品变得更“迷人”“高端”时(甚至超过美妆产品),“偷工减料”本身就成了无言的反讽,加之尚未得到正面回应的安全质量问题,这些都戳破了生理用品行业这场虚幻的“市场美容”。

电视剧《广告狂人》(Mad Men)第一季(2007)剧照。

艾丽丝·迪艾波进一步指出,整个错位背后无意间触碰的实则是一个相当敏感的话题——几乎在全球任何地方,生理用品并不需要与化妆品工业遵循相同的规则,同时也不是任何卫生管制的主要对象。但这些产品又的的确确真实接触着人体皮肤。每个女性一生中流血的日子至少有2400天,也就是说至少在57600个小时里,我们的皮肤会直接接触某些未知物质。“我们当然很喜欢那些蝶翼和缎带,但我们更想知道,自己实际上把什么东西放入了最私密的身体。”

卫生巾pH值争议:

未公开的与未经研究的

随着舆论的发酵,网友的关注点逐渐从卫生巾“长度不足”转向了对卫生巾标准的全面审视,其中的争议之一是有消费者提出国家标准中对卫生巾pH值(酸碱值)要求范围过宽。根据GB/T8939-2018《卫生巾(护垫)》国标显示,卫生巾相关产品的pH值范围限定在4.0-9.0之间。有网友对比国家相关的纺织产品规范显示,有同等pH值限定的通常是被标为C类的非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物,如窗帘和外衣等。

尽管是否能将卫生巾同窗帘等纺织物对比仍有待研究,但pH值的确在女性生理健康方面有重要影响。大消费行业分析师杨怀玉在接受《北京商报》采访时称:“考虑到女性阴道的正常pH值通常在3.8—4.5之间,较为偏酸性的环境有助于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虽然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表明pH值在4.0—9.0之间的卫生巾会对大多数女性造成严重的健康问题,但对于敏感肌肤的女性来说,使用pH值较高的卫生巾确实会引起不适,如瘙痒、红肿等现象。”

生理用品安全问题的确曾在相当长的时间困扰着女性群体。同类经期用品卫生棉条就曾在20世纪晚期与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深度捆绑。1980年,美国曾暴发过一场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的大流行,当时第一次有报道怀疑该症状与使用卫生棉条有关,具有强吸收力的棉条入体后,其中的部分纤维素可能会彻底消除阴道菌落,从而引发中毒性休克。后来,同款产品全面下架后,其他卫生棉条品牌也被要求在包装显眼处标示有中毒性休克症候群的危险,特别建议要拉长棉条使用的间隔,并避免连续使用超过八小时。然而至今为止,仍然没有相关研究破解二者之间究竟具体有怎样的联系。

将生理期各种生理痛拟人化的电影《生理酱》(生理ちゃん 2019)剧照。

相比于入体的卫生棉条,卫生巾整体而言风险相对较小。但作为长期直接接触皮肤的物品,针对卫生巾成分与女性健康的研究仍然相当有限。1980年代,美国曾掀起过一场女性联合要求更严格的生理用品管制运动,尤其是要求品牌方公开卫生巾构成原料(棉、纤维素)、添加物(香精、软化剂等)、或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内含的化学产品成分。

但这次关于“知情权”的情愿并没有达成最初的目标。直到2014年,仍有护舒宝卫生巾在接受测试时,被发现含有“大量化学物质——包括苯乙烯、氯仿和丙酮——这些物质已被确定具有致癌性或生殖发育毒性”。2016年,在法国,《六千万消费者》(60 Millions de consommateurs)杂志的实验中心公布测试,确认在十一种受测的棉条与卫生巾中,有五种具有“工业副产品与杀虫剂残留”,并怀疑有可能会对内分泌造成影响。就国内来说,时至今日,国产卫生巾品牌外包装上仍然只显示“主要原料名称”。

对此,艾丽丝·迪艾波指出,由于卫生巾等属于外用生理产品,并不需要和会直接接触并进入皮肤超过八小时的化妆品遵循同样的规范,所以没有人知道卫生巾里有什么东西。更糟糕的是,就算有谁意外发现了这些秘密,他或她也无权揭发,否则就会遭到大品牌的法律追诉。而制造商们固守的商业机密背后,始终无法通过大规模科学研究来确定相关产品是否存在致病风险。

“因为科学研究的对象,不是危险(到处都有),而是风险(在某些地方):若没有收到不断发生的‘微弱讯息’,就无法发现至今依然未知的疾病暴发等问题,便无从得知某种月经用品是否有问题,也没有人会觉得这个问题值得探究。”艾丽丝·迪艾波在书中写道。的确,和空气、食品或美妆产品等渗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且与疾病直接相关的事物相比,要确认生理用品是否与罹患某种疾病有关,并不容易。但可惜的是,我们在这些方面的反省还远远不够。

“接受不了可以不买”?

一场既宁静又流血的变革

以印度卫生巾短缺和月经羞耻为背景的电影《印度合伙人》(Padman,2018)剧照。

在“卫生巾偷工减料”与“卫生巾C类”等话题引发广泛关注后,国内知名卫生巾品牌ABC某旗舰店客服疑因回应“如果接受不了可以不买”,遭网友质疑态度恶劣。不久后,该品牌官方微博公开发布道歉,而不少网友则在评论区留言称“需要的不只是道歉,而是具体的行动”。这场风波看似是由品牌方的傲慢姿态所致,实则背后暴露出的却是女性经期体验的舒适度基本从未引起过严肃关注。

当月经逐渐能被公开谈论时,对月经的“污名化”仍未完全消散。它盘旋在日常生活的那些细枝末节处——是低声求借卫生巾、而非公开询问像是创可贴的时刻;是运动场上女性成绩波动、又或工作场所她们忍痛坚持时,周围人随口说出“怎么,你来月经了?”却从不提供任何相关支持的时刻;也是当消费者对卫生巾质量存疑时,客服“失态”说出那句“接受不了可以不买”的时刻。经血“很脏”、需要隐藏的观念仍然在统摄着人们的言行。

《刺猬的优雅》(Le hérisson,2009)剧照。

为何“污染之说”会如此长期地影响人们对月经这一生理现象的认知?荷兰学者米尼克·希珀(Mineke Schipper)从人类起源追溯了女性权力诞生与被剥夺的历史,她在《乐园之丘》中论证了社会当中男性发展出的关于女性不洁的叙述具有某种实用性,令男性能够证明女人天生不如男人,它曾长期扮演一种将女性排除在公共空间之外的有效手段。

《乐园之丘》,[荷]米尼克·希珀著,王晚名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3月。

但实际上,经血并非从来就是“不洁”的。这种态度在各个文化形成之初其实也曾伴随着恐惧出现,毕竟女性每月出血、却又能突然止住的子宫运动中暗含着新生命力的萌动。于是,不同文化中的男性也曾创造过他们的“月经”仪式,比如在外出捕猎、又或出海经商之前,主动让自己的阴茎出血。他们认为,出血之后身体就能充满能量和自信。只是在随后的历史进程中,经血的“力量”一面才逐渐被掩盖,直至滑入一种集体性的沉默。

近些年,不少研究正在重新发现经血中的“力量”。本世纪初,一批研究者尝试自主分析经血中的干细胞信息。来源于子宫内膜脱落的经血可能不仅不是“坏血”“脏血”,还蕴藏着足以支持细胞修复的可能性,毕竟胚胎就曾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尽管相关研究仍在进行当中,但这至少提出了一个新的方向。从正视女性的经期体验与健康,到分享关于月经的讯息、知识和经验,再到推动更多有建设性的、专注女性健康的医学研究,这些共同构成了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变革。正如艾丽丝·迪艾波在结论处所预言,这也许是人类历史上首次“既宁静又流血的革命”,也是未来解放女性与男性的一切战斗之始。

参考资料:

1. GB/T 8939-2018卫生巾(护垫)

https://openstd.samr.gov.cn/bzgk/gb/newGbInfo?hcno=BB142B29E7702F63441BB8FBC52CD7F7

2.《缩水的卫生巾 “落后”的老标准》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6621383633565110&wfr=spider&for=pc

3.《卫生巾全网塌房,才发现原来大家经期私处都长过痘》,果壳

https://mp.weixin.qq.com/s/atLaOQUiYFHirJLL0UtAYA

4. Not so pretty: women apply an average of 168 chemicals every day

https://www.theguardian.com/lifeandstyle/2015/apr/30/fda-cosmetics-health-nih-epa-environmental-working-group

5.《ABC创始人公开致歉》,新京报

https://mp.weixin.qq.com/s/LDfjF7_SYK1jdXKoDgKa_g

作者/申璐

编辑/西西

校对/柳宝庆

隔热隔音门窗

隔热门窗品牌

高端铝合金门窗

品牌系统门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