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1、深度分析铝行业发展趋势:新能源、光伏等行业铝材需求快速增长2、铝,可以制天下3、贾樟柯:朝向铝合金门窗外的海洋
深度分析铝行业发展趋势:新能源、光伏等行业铝材需求快速增长
近期铝价维持震荡。尽管川渝正在加快复工,但由于云南电力短缺,云南今年的年化减产已达130余万吨,需要密切关注云南等地的后续生产,供给总体出现下降。国内氧化铝的价格出现了小幅下降,而电价和阳极价格保持平稳,电解铝的盈利水平总体上保持平稳,而随着铝价的变动,工业利润也在小幅下降。目前,光伏、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的数据都比较好,但是房地产行业仍然一般。这里小编从成本、供应和需求端三个方面深度分析铝行业发展趋势。
一、成本端
1.铝的生产成本主要是氧化铝、电力和预焙阳极
铝成本构成中,氧化铝占39%,电力占37%,碳阳极占12%,三项合计占88%。
受欧洲高油价、俄乌冲突、疫情等因素的影响,2022年初,国外一些电解铝企业减产,导致供应不足,电解铝价格及毛利快速增长,电解铝毛利一度高达5752.81元/吨。之后,由于美联储加速加息,电解铝产能逐渐复苏,铝的价格和利润逐渐下降截止到2022年九月十六日,电解铝的利润已经回到了每吨1092.88元。由于原料煤和氧化铝主要通过附近的公司进行采购,因此,煤炭、氧化铝的价格波动会对公司的利润产生很大的影响。
由于美联储连续大幅升息, LME和 SHFE铝价格逐渐从高位回落,但 LME和 SHFE铝库存仍保持较低水平, LME铝库存创近年来新低,或将为铝价提供一定支撑。
2.氧化铝价格维持平稳
铝土矿的成本组成包括铝土矿、液碱、石灰、能源等成本,铝土矿占40%以上,液碱成本和能源成本次之。目前国内生产氧化铝的方法有碱法、酸法、酸法、热法等,目前国内大部分的氧化铝生产工艺都是碱法,碱法有拜耳法、烧结法、拜耳法和烧结法三种法,但拜耳法和烧结法都有各自的优点和应用范围,如果是大型企业,通常会选择拜耳-烧结法。铝土矿的成本是铝土矿,烧碱,石灰石,能源和人工费用。
从氧化铝的毛利趋势上,2017年来,国内铝企的氧化铝利润波动与氧化铝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在-400-1400元/吨之间。由于疫情的影响,加上冬季奥运会的限制,氧化铝的利润在2022年2月达到了655元/吨,但由于各地的产能恢复,氧化铝价格和毛利持续回落,截至2022年9月16日,我国氧化铝毛利已下降至70.58元/吨。
3.铝土矿进口价格在窄幅波动
近几年来,国内铝土矿的平均价格一直在窄幅波动。根据国内铝土矿的平均进口价格曲线,2003-2009年度的价格变动幅度很大,2010-2020年的波动幅度不大,幅度在40-60美元。
铝土矿开采后,由矿山、铁路、公路运输到工厂,而进口的铝土矿则由港口直接运到各个工厂,距离铝土矿开采地或者港口较近的厂家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
根据2022年到厂的铝土矿价格趋势,Al2O3含量在60%以上;SiO2<10%, Al/Si:6.0规格的铝土矿到广西的最低价格,Al2O3含量在60%以上;以SiO2<11%、 Al/Si:5.5规格的铝土矿到山西的价格为最高。
4.预焙阳极价格创新高
由于原材料石油焦、煤沥青价格高企、下游需求增加、疫情等原因,我国预焙阳极价格从2020年4月的2700元/吨一路上扬,截至2022年8月31日,国内价格已达7548元/吨,在历史高位略微有所回落但仍处在高价区间。
近几年,国内预焙阳极的产量一直比较平稳,每年约180万吨。按区域划分,山东、新疆、内蒙古、河南的预焙阳极产能为656.5万吨,228.7万吨,179.1万吨,118万吨,占全国总量的56%、19%、15%、10%。河南和新疆的预焙阳极生产在近几年呈现出明显的下滑,而在内蒙古、山东等地的预焙阳极生产则呈现出较大的增长态势。
二、供给端
1.我国目前的铝土矿对外依存度仍然很高
目前,国内对铝土矿的依赖程度仍然很高。我国的铝土矿资源占全球总储量的3%左右,在全球范围内居第七位。虽然我国拥有一定的铝土矿储量,但从人均水平上来看,与国际平均水平仍有很大差距,而国内铝土矿品位低于进口矿致使生产成本较高,主要产区由于长期开采导致开采难度和成本不断提高,铝土矿总产量难以满足需求端,故现阶段我国铝土矿进口需求较大。2020年,从国外进口矿石中获得的氧化铝总量达到3542万吨,较上年同期增加21.7%。
现今国内主要的铝土矿是从几内亚,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进行的。根据国内铝土矿的进口量,2013年及之前,我国的铝土矿进口主要来自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而自2014年起,印度尼西亚的铝土矿的进口量则明显下降,而几内亚和澳大利亚的铝土矿则在2016年之后逐步增多。2021年,几内亚、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进口的铝土矿分别为5481万吨、3408万吨和1781万吨,分别为51%、32%和17%。
2.氧化铝产能整体增长收缩
中国的氧化铝生产一直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据国际铝业协会的统计,中国的氧化铝产能为54%,为7525.9万吨。目前我国氧化铝产能主要集中在山东、山西、河南、广西和贵州等铝土矿资源较丰富的地 区,产能占比分别为 31%、28%、15%、14%和7%。
3.电解铝总产量增幅有限
2017年,电解铝开始供给侧改革,新增产能有限,新增产能的来源是等量或减量,按照国家的政策,目前的产能上限是4500万吨/年。截止到2021年末,已建成的电解铝产能为44169万吨,运行能力为3751.2万吨。除了自身的减产意愿之外,由于能源“双控”和“双碳”的极端气候和能源短缺,各大电解铝厂都会按照要求实施限电、限产、停建、缓产。
2022年,预计新投入的电解铝产能将比去年大幅减少。根据安泰科的数据,预计明年新增的电解铝产能将达到300万吨/年;2022年,预计新增产能191万吨,上半年新增产能159万吨,云南宏泰,云南其亚,云南铝业,云南神火,百矿德保,百矿隆霖,上半年新增投产能力。
三、需求端
1.近年来氧化铝消费量持续增加
从2016年7月份起,中国的氧化铝实际消费量已接近每年500万吨,而每年的实际消费量从2018年开始呈逐年递增趋势,2018-2021年实际消费量分别为6446.00万吨、7037.02万吨、7196.27万吨和7651.37万吨。
除了个别年份,中国的氧化铝年进口量都比出口多,但近年的进口比以前有所下降。2017-2021年平均每年进口243.11万吨、2012-2016、2007-2011年的氧化铝年平均进口433.51万吨和421.13万吨。2007年至2021年,中国的氧化铝年进口量分别为527.64万吨和51.21万吨;出口最高的是146.15万吨,最低的是3.19万吨。
2.电解铝的进口量大幅增加
从我国铝需求端来看,建筑、交通、电力、包装、机械等领域的铝需求量最大,分别为33%,22%,15%,11%,9%。2020年,全国铝的消耗量达到4045万吨。与发达国家比较,我国的铝需求结构差别很大,发达国家的铝需求结构中,交通运输、包装、建筑、电气、耐用消费品、机械和其他方面的铝需求量约为30%,19%为19%,10%为9%,7%为6%。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铝在交通、电力等领域的需求将会继续扩大。
现阶段国内的原铝主要是从印度、俄罗斯等国家进口的。从进口国方面,近几年来,我国的原铝进口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2009年的原铝进口总量为39.70万吨,澳大利亚为22.26万吨,印度为16.12万吨;2021年,我国原铝进口总量为85.04万吨,俄罗斯29.10万吨,而印度原铝进口量首次超过俄罗斯。
3.铝在汽车和光伏领域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目前,铝材的下游需求集中在光伏、轨道交通、汽车、医疗、电子、电器、建筑等行业。1995-2018年度,我国铝材出口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到2022年将迎来快速发展的爆发时期。2002年,全国铝的出口量从188700吨下降到了523万吨。
由于供给不足、库存低、疫情后需求迅速恢复以及海外市场的疲软,我国铝合金的进口量在过去两年明显增加,2020、2021年我国铝合金进口数量大幅超过出口数量,与以往年份形成对比。
3.1.房地产销售数据持续下滑
房地产销售面积、销售额及竣工面积自 2021 年2月以来呈持续下滑走势,从2022年2月开始三项指标增速开始转负。截至2022年7月,我国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下滑23.1%, 商品房销售额累计同比下滑28.8%,房屋竣工面积累计下滑23.3%。预计建筑铝型材如玻璃 幕墙及系统门窗等铝合金材料需求会受到一定影响。
3.2.光伏规模稳步增长态势
2001-2021年,全球的光伏装机容量稳定增长,年均增长率达到40.26%,到2021年已达到843 GW。英国石油公司预计,2021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量为133GW。根据国际能源署的预测,到2026年,世界上的光伏发电量将突破250 GW,这一数字在目前的水平上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3.3.新能源汽车的产量与销量持续快速增长
虽然近几年来,我国的汽车生产和销售增长都出现了减速,但是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和销售却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2020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将会出现爆炸式的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将会达到367.7万辆,而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将会达到352.05万辆,将会有145.6%的销量和157.48%的增幅。到2022年,全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为337.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0.7%和116.05%。
四、投资分析
我国的氧化铝、电解铝产量一直稳居世界第一。据安泰科公司的数据,2022年我国电解铝预计新投产能为191万吨/年,上半年新投 产能为159万吨/年。
短期来看铝价仍有下行空间,低库存,疫情,地缘政治冲突等有机会提供支撑。2022 年9月21日,美联储在FOMC会议上宣布加息75个基点,将基准利率提升至3%— 3.25%,符合市场预期,最新点阵图显示美联储委员们预测2022年末的利率中值是4.4%,2023年将达到4.6%,2024年才开始小幅回落。这一次,联邦储备委员会继续了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年度大会上的强硬立场,暗示市场将在2022年继续提高125个基点,同时将 GDP增长的预期降低到0.2%(6月份的1.7%)和4.4%(6月份的3.9%)。
从美国通货膨胀的预测来看,由于最近的商品价格下跌,价格上涨的幅度有所下降,但是由于疫情反复,地缘政治冲突等原因,价格上涨的空间比较小;此外,由于劳工薪资和租金的快速增长,美国的 CPI仍处于高位,如果美联储坚持将通货膨胀降至最低,那么铝价或将持续走软。鉴于当前 LME、 SHFE铝库存持续低位,欧洲能源价格高企,部分电解铝企业停产,新能源光伏等领域对铝需求旺盛,主营汽车零部件及铝合金的铝企仍有较多机会。
铝,可以制天下
文 | 巨潮WAVE,作者 | 谢泽锋,编辑 | 杨旭然
取消铝出口退税。说中国的一纸公告让全世界为之一颤,并不夸张。
11月15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公告,自今年12月1日起,取消铝材等产品的出口退税,涉铝产品几乎涵盖了主要铝型材、铝板带箔、铝制条杆等铝材产品。
截止目前,我国是全球铝产业毫无争议的绝对霸主,2023年中国铝材出口量达到528.7万吨,约占全球贸易总量的35%。
产量方面,中国的绝对优势更加恐怖,其中原铝产量占全球59%,铝材产量约占66%,电解铝占比为60%,冶炼铝也接近六成。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的统计,2023年中国冶炼铝产量是第二名印度的十倍,全球其他国家加起来的总和也只有中国的70%。
铝制品作为极为重要的基础资源,在建筑、轨道交通、汽车、电缆等行业扮演着关键角色。由于中国铝产品在世界格局中的超级地位,世界各国使用铝制品几乎完全绕不开中国。
即便近年来对我国实施反倾销税、反补贴税和关税等各种贸易措施,但时至今日,美国仍然是中国铝制品的全球最大买家,也是全球最大的铝材进口国。
铝产业链尤其是电解铝,是胃口巨大的“吞电巨兽”,这严重限制了其他国家和地区铝产业的发展。以去年我国铝材出口量计算,至少耗费740GW的电量,到今年9月底,我国整个光伏装机累计才达到这一数字。
因地缘冲突、全球主流国家追求减少碳排放的当下,电力供应不足,能源危机已经显露,留给电解铝使用的电力只会越来越少。中国减少铝出口对于世界各国来说,都意味着大量的连锁反应,以及随之而来的,对中国工业能力的重新评估。
01 吞电巨兽
由于提炼难度极大,一百多年前的铝是种十分稀罕的金属,拿破仑三世为了彰显自己的崇高地位,特地打造了一顶铝王冠,并且只有他能够使用专属的铝质餐具,其他人只能使用金或银制餐具。
铝本身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直到1889年,奥地利科学家拜耳发明了从铝土矿中提取氧化铝的方法,随后发明电解生产法,正式开启铝的大工业化序幕。目前,几乎全球所有的铝业公司都采用“拜耳法”。
铝冶炼效率大幅提升,但电解铝的缺陷是耗电量巨大,堪称“吞电怪兽”。每炼1吨电解铝需耗13600kw/h直流电(接近1.4万度)。曾几何时,我国一年要拿出超过7%的电量来进行电解铝生产,这还只是电解铝一个环节,整个产业链的耗电量,将是一个超级巨大的数字。
2023年,全国电解铝产量4151.3万吨,以此计算,耗电量高达5646亿度电,相当于5646GW,去年铝材出口量528.7万吨,耗电量接近740GW。
要知道,去年底我国累计光伏发电装机量也才不到610GW,全球累计容量1546GW。到今年6月,我国光伏累计713.5GW,截至9月底,才达到770GW,也就是说仅仅是中国出口的铝材就需要中国所有的光伏来供电。
去年底,欧洲累计光伏装机量攀升至263GW,美国162GW,印度才刚刚超过60GW。仅靠光伏这样的清洁能源,缺口十分巨大。
电解铝同时还是高排放产业,冶炼过程中的碳排放量曾约占我国碳排放总量的5%,仅次于钢铁和水泥。如此巨大的碳排量,是任何一个追求能源绿色化转型的国家都承受不起的。
2018年11月,欧盟提出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此后,进一步确立了各成员国到2030年要实现减排55%的目标(与1990年相比);美国计划到2030年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达到2005年的一半,并在2050年前实现“净零”排放。
当然,这一目标可能会因为新一届政府上台而变得反复。
正因如此,作为全球第二大铝生产国,印度成为中国和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三大碳排放国。为实现2030年完成500GW的清洁能源,印度正疯狂上马光伏项目,2024年上半年,其光伏新增装机14.9GW,同比暴增282%,创历史同期最高纪录。
而我国又是全球光伏第一大国,拥有完备的全产业链绝对优势,印度80%的光伏组件依赖中国制造。不得已,有消息称,就连印度第二大铝业集团印度铝工业公司也已经开始筹划进军太阳能组件领域。该公司还于去年底,计划投资80亿卢比再建立一家电池箔制造工厂。
因此,我国收紧铝出口这一纸公告,让全世界震动之余,将更加重视中国的工业产能,无论是传统工业制品还是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产品。
02 世界离不开中国铝
基于庞大的规模优势,中国铝制品在全球攻城略地。
尤其是美国,即便连番出台各种贸易限制措施,至今美国仍然是中国铝制品最大买家。
早在2018年,美国就启动对华301关税审查,涉及铝产品33个细分项目;2023年10月,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中国普通铝合金板征收167.16%的初步反倾销税,对中国铝型材施加59.31%的反倾销税,对中国涉案企业的反补贴税率最高达到137.65%;
今年9月13日,美国又决定将我国出口的电动汽车电池、关键矿产、钢铁、铝、口罩等产品的关税税率将上调至25%。
轮番加税,几乎所有的铝材都被涵盖。可以说,美国对中国铝制品进行了全方位、无差别的“全面打击”。但由于美国极度依赖铝材进口,到2023年,美国仍然是我国最大的铝产品出口市场,对美出口量合计69.4万吨,出口额37.9亿美元。
由于汽车轻量化、轨道交通等产业的需求持续增加,高盛预计今年全球铝市场还将出现724万吨的缺口。
但由于零碳排放目标的约束,我国电解铝已经接近合规产能的天花板。有券商测算,电解铝合规产能极限值为4467万吨,扩产的空间已经不大。
根据此前各部门清理整顿电解铝违法违规专项行动的规定,凡包含电解工序的项目,均必须实施电解铝产能置换,即“建设电解槽、就须置换”。
再看海外,在俄罗斯打出“断气”王炸后,挪威海德鲁决定关闭斯洛伐克铝冶炼厂、德国大型铝轧制公司Speira宣布削减其德国冶炼厂一半的产能,欧洲最大铝冶炼厂法国敦刻尔克铝业也表示减产22%。
经不完全统计,2022-2023 年海外关闭产能高达158.1万吨,叠加双碳政策与能源问题影响,进一步减产的可能性较大。
其实海外新增产能的主力军还是中国企业,华青铝业、华友控股、南山铝业、山东魏桥/中国力勤等出海投建的产能规模高达605万吨,其他国家铝企新增产能仅有71.4万吨,还面临很多不确定性。
为绕过欧美等国家的贸易制裁,我国铝业公司也加速出海投产,尤其是印尼落地多个项目,叠加铝价回升,国内铝企业绩斐然,南山铝业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 34.9亿元,同比增长62.94%;中国铝业前三季度豪赚90.17亿元,同比增长68.46%;中国宏桥上半年暴赚91.55亿元,同比大增2.7倍。
目前,全球前十五大电解铝生产企业,中国独占七个席位,分别是中铝、宏桥、信发、国电投、东方希望、酒钢和神火,产量占全球总量的37%。
而美国铝业(Alcoa)由于能源等各项成本飙升,自2022年以来持续亏损,此前还永久关闭了位于华盛顿州的Intalco铝冶炼厂,产量已退出全球前十。
美国和欧洲铝业公司们的危机,预示着美国对中国铝制品的依赖还将进一步加深。
03 工业规模的底气
巨大的铝制品工业规模,让中国手握充足的贸易筹码,一手联盟南方国家,一手输出给发达国家。
我国的铝制造产能称霸全球,但上游资源严重依赖海外进口。我国铝土矿和氧化铝储量仅占全球2%,目前70%左右的铝土矿需要进口。
全球铝土矿集中于几内亚、越南、澳大利亚、巴西、印尼等国,合计占全球储量的65%。尤其是几内亚以高品位、大规模的铝土矿资源闻名于世,是近几年全球铝土矿增量的主要来源,也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矿产来源国。
中铝今年10月在几内亚采矿量创单月历史新高,矿石发运回国量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天山铝业近期就表示,公司在几内亚的铝土矿项目已进入生产开采阶段,即将发送国内,未来可大幅降低铝土矿原料成本。
从近年来我国进口铝土矿来源国分布来看,我国对几内亚依赖度快速上升,今年前9月,74.5%的铝土矿来自几内亚,对澳大利亚的依赖度明显降低。
另一个核心国家是印尼,2023年6月,印尼起发布铝土矿出口禁令政策,要求本土资源与本土氧化铝产能绑定,将项目落地国内,造更多就业和国家收入,因此,我国铝企纷纷直接在印尼设厂,获得本土低价铝土矿带来的成本红利。
锦江集团在印尼分5期规划了600万吨氧化铝产能,一期100万吨已于今年4月投建;全球第二大氧化铝生产商天山铝业的200万吨氧化铝项目被列为印尼国家战略项目;南山铝业也在推进200万吨氧化铝扩建项目及25万吨电解铝项目;山东创新集团也计划在印尼筹建200万吨氧化铝项目。
中国企业的推动之下,先进的冶炼技术、完备的产业链纷纷进驻印尼,形成了上游铝土矿、氧化铝和电解铝生产在印尼,国内重点聚焦航空板、汽车板等高壁垒、高附加值产品的发展格局。
中国制造助力,粗略测算,印尼的氧化铝产能今年可能突破5000万吨,预计到2026年增至8000万吨,成为全球氧化铝生产大国,更成为中国中下游铝制品的战略后方。
当前,全球各国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许多南方国家拥有储量丰富的上游资源,但欠缺开采、冶炼加工技术及市场容量。中国则是将制造能力、先进技术与南方国家的资源相结合,互利共赢;另一方面,则凭借碾压式的供给优势,让发达国家不得不采购。
全球铝产业格局,就是这种模式的最佳体现。
04 写在最后
我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完备、繁盛、强大,是中国工业制造响彻全球的鲜明标签。
相比全面、完备,人们普遍忽视了,正是巨大的规模优势,让中国的工业品——包括如电解铝这种初级工业品,能够在价格上相对全球竞争对手有足够的优势。在欧美对中国竖起贸易壁垒的时刻,规模所带来的价值,是中国产品持续在全球扩张的杀手锏。
以庞大的制造业规模为基础,中国一方面可以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采购资源;另一方面,又可以制造高水平、高性价比的工业产品行销全球。而在能源端,又形成了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全产业链优势,引领全球工业文明向前,也从侧面提升了工业生产的壁垒。
甚至,在全球能源低碳化转型的过程中,其他国家又不得不购买中国新能源产品。
毫不夸张地说,在全球经济动荡加剧的背景下,没有哪一个国家敢不思考中国限制某种工业制品出口的后果。从各种稀土和铝制品开始,全球会对此有更清醒的认识。
贾樟柯:朝向铝合金门窗外的海洋
多雨的北京秋日,贾樟柯坐在美术馆后街的一处文化创意园区里,电话响了,他接了电话,是他母亲,他说汾阳话。这让我想起在山西汾阳贾家庄的情景,周围是不冒烟的烟囱和不再生产的红砖墙面厂房,还有汾阳话营造的“街道生活”。方言和相似之物复制了遥远的“附近”。
“其实每个电影作者的风格跟味道转化成语言就是你的‘口音’,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是:你的电影中有没有你的口音?”这是贾樟柯的提问。多年前,他想走电影之路的源头是因为看了《黄土地》,这是一部有口音的电影。在那之前,普通话几乎统一了中国电影。那是一个寻根的时代,也是先锋的时代,“寻根”仿佛是返回土地,“先锋”则像是面朝海洋。贾樟柯的新片不止于此,时间向两端延长,原本是《一个村庄里的文学》,到最后是《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影片的拍摄地点从陕西到了山西,再从河南到了浙江,土地朝向了海洋。
“电影里说方言了,才有了个人化的表达。”《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的口音,从说方言的贾家庄人和贾平凹,过渡到带浙江口音的余华和带河南口音的梁鸿,然后落在讲标准普通话的梁鸿儿子身上。口音从电影上的统一,散播到现实的差异,最后在现实中又逐渐失去了丰富性。
余华部分的拍摄场景,贾樟柯没有选择小桥流水人家,而是选择了铝合金门窗。他在汾阳和海盐之间寻找着相似性和日常性。同时,他又在农民的粗粝生活中,激发诗性。他和同事们摘抄了很多诗句,让村民们去挑选有感应的句子,喜欢哪一句就读哪一句,比如“劳动使他高于地面,但工具比他更高”。“我不觉得文学是高高在上的,文学可以是每个人的。”贾樟柯说。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剧照,作家余华
在浙江海盐,影片拍摄的尾段,贾樟柯的团队本想上午去拍海边,但发现海面发黄发白,并不好看。他们等到天黑,水起来了,浪起来了,海水的颜色都变了。摄影师手持镜头跟着余华在海边走,贾樟柯在摄影机旁跟他聊天,余华讲了那个“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的故事。贾樟柯脑子里的第一反应是:这就是电影的名字。
这是全片拍摄的最后一个镜头,也变成了电影的最后一个镜头。镜头朝向海洋,似乎没有止境,明暗莫辨的电影和现实深处,不确定,也因此蕴含未知和可能。
作家与乡村
人物周刊:在中国的大银幕上,很少集中地看到这么多作家,为什么想到拍他们?
贾樟柯:我们在拍摄之前,基本上确定了是从马烽讲起,然后是贾平凹、余华、梁鸿,这样一个结构。最终确定拍摄的时间确实跟吕梁文学季有关,因为在一个村庄里,突然来了四十多个作家,他们会谈些什么,他们有什么样的状态?我们就决定从那个时候开始拍。不管是贾平凹老师也好,梁鸿老师也好,他们成为作家之前就是农民,然后都是通过考大学变成了城市里的人。他们的写作一直也都围绕着乡村经验在进行。余华是小城市的,我也是小城市的,我知道小城市跟农村是很紧密的,有这样一种关联。
再一个跟年龄有关。贾老师是50年代生人,余华老师是60年代的,梁鸿老师是70年代的,他们形成了一种群像的接力关系,可以接力讲述这个故事。我们讲述一段生活,无非通过两种人:一种是当事人,还有一种是观察者。他们的身份本身既是当事人又是观察者,我就觉得为什么不用他们来讲述?包括他们的语言色彩和概括能力,对于细节的把控都是超强的。作家天生就是说书人,他们就是传递人类情报和消息的人,他们比一般民众更敏感,我觉得这是最让人胜任的。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剧照,作家贾平凹
人物周刊:电影拍到70后作家为止,更年轻的作家,比如80后作家,为什么没有考虑拍进来?
贾樟柯:70后和80后作家基本是城市的一代了。我们的主题是乡村经验。虽然我们每个人都跟乡土有密切的关联,但确实是在转变。看看更年轻的一代,他们的经验也能看到乡土的影子,但毕竟是建立在城市空间里面的。
人物周刊:电影里看到了变化的汾阳。你说过,汾阳身处城市和农村之间,连接着两者,汾阳现在是更接近于城市了么?
贾樟柯:从空间或生活方法上,汾阳确实城市化得厉害。随着时代的变化,一直都有变化。我觉得有一个不变的,是它的人际结构相对还是稳定的,比如说家庭生活。家庭生活相较于大城市,保留了传统的一些人际关系。即使你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每年也会奔波于各种亲戚家的满月酒、婚礼、葬礼。他们拥有大城市没有的另外一种人际结构。这个人际结构不因为人的移动而改变,因为人也会移动回来。大部分的家族聚会都不是发生在大城市,都是发生在故乡。从这个角度来说,变化其实也不大。我自己在北京几乎没有亲戚,我是没有这种生活的。小城市还是保留了这种人脉关系,血亲在那儿。
方言与口音
人物周刊:中国以前的电影,有很长一段时间是不说方言的,大家跟世俗生活仿佛是脱离开的,都说标准的普通话。你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你的电影里边的人,基本上该说什么话就说什么话。
贾樟柯:对,过去的电影普通话时代造成一个问题,大家基本上都是在用第二语言来表演。我自己很喜欢用方言,跟我的思维模式有关。我自己在写作剧本的时候,涉及传达信息和情感表达,我就是山西人的思维,用的词语都是山西话,我很难用普通话的思维来想一个电影。比如说,表达爱情可能就是“我爱你”,多尴尬的一个事情是吧?山西话就有很多技巧,很多独特性。广东的思维模式可能就是粤语的方式,大家是不一样的。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剧照,作家梁鸿
人物周刊:《一直游到海水变蓝》里,梁鸿老师的儿子不太会说方言了,她一句句教他,你是不是对方言和口音特别敏感,所以拍了下来?
贾樟柯:梁鸿和她儿子在那聊天的时候,我突然有一种预判,我觉得可能父母都是很正宗的河南人,在家里面,夫妻应该也都是说河南话,但有可能小孩不会说。我怀着这种好奇去发问,果然是这样子的。
方言的问题挺复杂。我发现不会说方言,大多在欠发达地区,发达地区好像还可以。广东人和上海人说方言,很骄傲的,所以他们能比较好地保护。欠发达地区有文化信心的问题。特别是上学读书以后,基本上把真实的自我隐藏起来,融入到普通话的行列里。
人物周刊:在汾阳存在这样的问题么?
贾樟柯:我在汾阳就经历过挫折。我拍一个电影,去勘景,问路正好问到放学的中学生。我说非常标准的汾阳话,小朋友回答我时用普通话,我就觉得自己像是说汾阳话的异乡人。在电影界,方言被认为会影响票房,因为很多观众确实还不是太习惯看字幕,还是要直接能听懂。过去,在这个行业里面,一直认为方言是妨碍市场的。你听我们汾阳话,那就跟听外语差不多。
人物周刊:电影在走向世界的时候,故土的独特感受和国际化之间,艺术上的考量会有一个变化么?
贾樟柯:这应该没有太大影响。回到作者论,认为一部电影,应该带有导演自身的基因、血脉、优点、缺点、口音。我跟白睿文有本书就叫《电影的口音》。如果你秉承的是一个作者论的创作方法,不是一种类型创作,这些事情就想得不多了,我自己是什么就是什么。包括历史的、社会的、现实的,一些非常中国化的东西,国际观众是不是能欣赏?这个问题我觉得不会困扰。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是电影语言,高度的电影语言自身就是国际化的。局部的不理解一定比比皆是,但是电影还有结构,还有影像,这些是更容易被更多人理解的东西。
土地与海洋
人物周刊:《一直游到海水变蓝》这部影片的名字,从黄色的土地,到蓝色的海洋,从陕西到山西,从河南到浙江,最后出海了。
贾樟柯:《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最初的名字叫《一个村庄的文学》,后来改了名,是在余华老师讲完他的故事之后。这个意象对我来说,意味着开放。海洋是一个现代化的符号。你看时代里的作家其实有内在的眼睛,有进化,一代一代地进化。
比如马烽先生,经历了社会改造和集体化,向土地要粮食,他是这种大的社会运动中的作者,承担了很多社会功能。到了贾平凹老师,就逐渐个人化了,到了余华,完全就个人化了,到了梁鸿老师,就私人化了。这里面有一步一步地变化。我们一直都在做一件什么事情?人在现代化。
贾樟柯与梁鸿对谈
这个电影已经拍出来有两年时间,我拍的时候还没有疫情,但是世界确实已经在重组之中。那时候主要是科技、互联网带给人们的不确定性和生活的颠覆。接下来加上疫情,又带来了国际政治的巨变,整个世界变得如此的不确定。
在这种情况下再看这个电影,有两点我觉得还是有一些前瞻性的。一个是回头看,往往我们需要回头看,是因为此时的不确定,我们要看一下来时路。还有一个就是,在这样的不确定里头,我们究竟要往哪儿走。我们具体的路径都不知道,世界的演化也不知道,病毒会不会离开也不知道,全球化是不是还会恢复,还会变成过去的那样一个多元的世界,也不知道。
但是我觉得有一点是我们应该去坚信的,就是更加开放,更加现代化。我觉得这个是我自己相信的,或者我期待的东西,或许是很多人都期待的东西。它没那么容易,没那么顺利,所以要四代人在这里面接力。
疫情与重组
人物周刊:这两年的疫情,带给你怎样的思考?
贾樟柯:我觉得一方面,疫情很直接地带来了一种全球化趋势的衰落,这个衰落本身还是很剧烈的。你拿文化来说,疫情之前,你看北京有多少演出,有多少外国的剧团、展览、人际交往。文化交流曾经这么密集,但现在很少了。
另外一方面,疫情给互联网生活方法带来了巨大的空间。我们好像已经习惯了上网课,已经习惯了网上开会,已经习惯了远程的工作。它的不确定性是,世界重启之后,我们是不是还是这样生活下去?这种疫情的封闭性跟互联网趁虚而入带来的颠覆性的生活方法,确实给我们的这个世界,包括我自己的工作,带来很大的改变。
人物周刊:对你的具体影响是?
贾樟柯:拿电影来说,电影天生是一门全球化的艺术。最初电影有个外号叫“铁盒里的大师”,因为它是超语言的,电影在默片时代不需要语言,所以它能横行世界,带来了借由电影的全球化交流沟通的趋势。但是,它也因为疫情中断了。未来我们都在互联网看电影?是不是主流的观看方式会逐渐变成这样?重启之后,很多事情是回到过去?还是有变革?我觉得它确实是处在一个不确定里面。包括我本人的精神跟思想,其实也在一个重组的阶段。我两年没有拍电影,我觉得不应该着急去拍,因为思想不稳定,今天的自己跟明天的自己出入很大。
人物周刊:出入有多大?
贾樟柯:就拿我们电影的播放媒介形式来说,今天我可能觉得电影是唯一的媒介,最符合电影特点的媒介,就是影院放映,就是大银幕放映。因为聚众是很重要的,集体观看是很重要的。另外一个,放大是很重要的。几十米宽的银幕把一张脸投射下来,我们回到电影最初发明的时候,从来不知道这个世界存在一种影像可以这样。你第一次看一个特写镜头肯定是吓一跳的,有这种感受。但第二天我就觉得这可能不重要了,电影已经一百多年了,iPad看也可以。我也会有这种反反复复,我也不确定。
有时候也会问自己,《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是不是要坚持大银幕先放映,再流媒体放映?所以,我们拖了两年。如果流媒体放映,早就放了。两年里面,一会儿电影院开,一会儿不开,给很多电影造成困扰。我在思考我这样一个行为的时候,我在想我是不是一个保守的人?我从来没有想过我是一个保守或开放的人,我觉得我肯定是个开放的人。但是通过这么一个小的例子,我就觉得我可能已经是一个保守的人了。还是说我这个保守是对的,我应该去坚持?
人物周刊:如果失去某种聚众观看的形式感,电影还是电影吗?
贾樟柯:这也是一个想不明白的事情。因为人类有很多仪式都失落了。过去我们有很多仪式,很多祭祀,我们肯定在那个时候觉得还是最重要的,拜天拜地,这些东西。但是消失也就消失了。生活、科技、人类在演进。所以,我们是不是一些唱挽歌的人?我想这个就好像京剧一样。在京剧最活跃的晚清和民国时代,当它衰落的时候,我们是怎么一个想法?可能跟今天的电影一样,大势你无法阻挡,这时候就考验个人,你是顺势而为,还是坚持自己的“原教旨”?出现很多这样的问题。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剧照
退出与继续
人物周刊:当时为什么要退出平遥电影节?这件事情后来是怎么发展的?
贾樟柯:当时想不做了,我觉得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自己其实从一开始就不希望做太多年,因为我的主体工作是一个创作者,我是写剧本和拍电影的。办电影节是一个服务业,服务影迷的一个工作。它很重要,但我是不是要用很长时间来承担这个角色?在第一届开幕的时候,我就跟同事说,我们一定要培养自己的策展人。因为我们国家电影策展是一个空白,我们请了国际的团队,我们希望自家人能成长起来。我从创办之初,就在想怎么脱身。
我觉得我们做得不错,招商、选片都广受好评,那时候就萌生退意。但是这之后你发现你暂时还退不了。确实,平遥电影节借由我的资源比较多。我以为可以脱手,但是好像一下子不干了就有很多问题。那就继续再做几年。下面又继续再走一段路。
去年就是真的不想干了,我觉得我该拍电影去了,而且我觉得我们团队很成熟了,他们可以做。团队很好,商业反应、市场反应很好,但是转化确实需要一个桥梁。我一直担任桥梁作用,好像我走了就把梯子给抽走了,两边接不上了。
平遥电影展非常正常,10月12号第5届就举办了,目前为止,筹备都很顺利,选片质量也很高。文学季我们的编制和人员还在,但是因为疫情的原因,应该今年不会办了,希望明年能继续。
人物周刊:又是电影节又是文学季,到这个年龄,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精力和热情去做这么多事情?
贾樟柯:其实电影节跟文学季,我都是想带一带,然后可以良性地往前走。因为我喜欢这些事情,这些活动它能给行业、年轻人,还有观众、读者带来一些收获。过几年成熟了,我就离开了。一个人做不了那么多事情。
比如说文学季也好,电影节也好,确实是因为这都是新兴的业态。我觉得我确实是个专家,我没办过电影节,但是我一年四季在参加电影节。我觉得这方面没人才,我自己还了解一些,那我自己办呗。很多年轻孩子现在学策展,这些人成长起来,他有他们的能力、脉络之后,不需要我们导演去办电影节,人家策展人去办电影节,何必你一个导演去做呢?实际上导演办电影节的很少,几乎没有。
我们第一届影展,主要的会议是在介绍什么是电影节?电影节是由什么构成的?它的机制是什么?为什么人类会创造出这么一个电影展?就是从这个开始讲起。这是集我二十多年参加电影节之观察,心血放在这上边,就是天天上课。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太原中秋特别放映现场合影
人物周刊:你参加了这么多电影节,觉得好和不好的地方有哪些?
贾樟柯:比如说等级制度。国外的电影节等级森严,我很讨厌这个东西,我希望我们平遥电影节就是一个平等的电影节。我们平遥电影节来的人,都可以济济一堂,就没有那些等级。一个大导演跟一个普通观众,他们之间的距离很短很短的。国际电影节,你去试试?
人物周刊:等级森严到什么程度?
贾樟柯:所有的细节。从你出门机票的舱位,到你下榻酒店的待遇,到你的权限。我记得带同事去国外电影节,就说这个东西是我们要反对的。还有比如说,有一些电影节,它有很好的口号,但是没有很好地落实。我们也会讨论,电影节是不是要用一种煽动“革命”的方法来办?你把他们煽动起来,你又没有服务,你又没有组织,对年轻人成长是好还是不好?电影节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它是公共平台,它是信息交互,它的信息可以多元,但是在考虑和你电影节所倡导的、和电影的总体策展的观察之间的矛盾在哪里,统一在哪里,都是很细微的东西。
当然也看到很多国外电影节的优点。比如说媒体系统。办得好的电影节一定是媒体系统最发达的。因为电影节展不单是一种展映聚会,不单是行业,它更主要是通过媒体要把文化成果、观念、观点,介绍给更多的人。
为什么大家都想去戛纳电影节?因为它的媒体系统。我们的一部电影去法国戛纳一放,印度马上就知道这个电影,然后尼泊尔也知道了,甚至不丹都在买这个电影,这就是媒体的系统在发生作用。
另外一方面是评论体系。比如戛纳电影节一放,全球重要的媒体评论很重要。英国《卫报》怎么评论?《纽约时报》怎么评论?借由这些获得来自全球的评价,然后带给电影全球的普惠,这些都是我们要学习的。我们很多电影节都是国际电影节,但是我们的电影是传播不出去的,国际不知道这些电影。那么人家为什么就可以一个首映马上享誉世界?是它的媒体在发生作用。
比如我们好几届电影节,法国《解放报》都给了五六个版,整版整版的。后来我们有一年就做了一个“平遥电影展在巴黎”,我们带了6部影片去,去了之后,我们发现这些影片在法国产业界已经有一些知名度了,短短几天的时间,这些影片全部卖出法国版权,我觉得这就是成果,走出去就是这么走出去的,不是自己带着片子放一场就走出去。
现代与转型
人物周刊:我觉得包括电影在内,各行各业都面临着“游向蓝色”的那种状态。
贾樟柯:就是开放的、多元的、国际化的、现代化的理想社会。
余华
人物周刊:余华的那一部分,他更多是在一个小吃店里讲述,这跟许多人头脑中某种模式化的“江南”不太一样,当时为何选择这样的拍摄地点?
贾樟柯:其实我们对每个地方的空间是有预设的。一想到江南,我们就会想到河流、庭院、亭子。我去了海盐之后,觉得跟中国任何一个地方一样,它保留了一些古代的东西。海盐有一个公园,就跟苏州园林那样美。
但是我更加发现,海盐跟汾阳差不多,我想我还是拍这个差不多的吧。因为大多数人不去那个公园,它已经是一个遗留的东西,不是我们的日常。余华的小说都在讲我们的日常,市井生活和世俗社会,那干嘛放到一个那种非常风格化的古典园林里面去拍摄呢?我就选择了那种没有差异化的空间。这些地方并不是说它的风景怎么样,而是说这些地方它有人的风景,它最大的风景是人。
比如卷闸门,90年代以后横行中国,大江南北都一样,你也理解这种趋同化的东西是怎么产生的。铝合金门窗,这种空间构造上的趋同化,不妨碍他(余华)在他小说的空间上,有他独特的组织。每个人的美学选择都不太一样。
如果我去拍海洋,我也能拍出一个江南的海洋,它也存在,只是那一部分可能是我不太在意的,或者说我不太强调它。我更强调的还是日常化。我们每天是在园林的假山假水里面生活,还是在铝合金门窗里面生活?我们肯定主要在铝合金门窗里面溜达。
人物周刊:我走在汾阳街头的时候,也发现那里跟全国其他地方像是一样的。
贾樟柯:没了,已经没了。比较大的变化就90年代。我们拍《小武》那年,正在拆。拍完之后,就统一地变成新楼,楼都是6层楼,底下是店铺,上面是居民,都变了。过去那些老房子大都已经消失了。许多地方都一样,只是走进巷子里才有一些不同的地方。
人物周刊:汾阳让我印象深刻的有教堂那个钟楼,还有汾阳中学,有很强的历史感。
贾樟柯:汾阳县城是明代的县城,但汾阳是秦代就设县了,它很古老。汾阳的近代化和现代化,跟几个元素有关。其中一个是汾阳中学,是教会中学,跟教会有关。一个是汾阳医院。中学和医院给这个县城带来新的教育、新的科技、新的医疗,对汾阳的文化重新塑造还是很重要的。
在汾阳,大多数汾阳人都会跟你娓娓道来汾阳中学的历史。每一任校长是谁。我们第一任校长恒慕义是汉学家,回美国之后创办了国会图书馆的亚洲部。我上高中的时候,美国大使(恒安石)经常来,因为他出生在汾阳,我们的教务处就是他家,他每次来都带一些电影,带个放映机,带些礼物。
人物周刊:这些对你是不是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贾樟柯:有。这些事情让我觉得世界不远。
人物周刊:当初你说想走电影这条路,是因为看了电影《黄土地》?
贾樟柯:我高考没考上大学,我父亲很希望我读大学,但我数学特别差,那时候艺考生不考数学。艺考里面,什么音乐、唱歌、拉乐器,我都干不了。美术可以现学一学,所以我就去学美术,准备用艺考的方法念个大学,满足我父亲的需求。我觉得不是我的需求,我不想读书了那时候。在这个过程中,我看了《黄土地》,喜欢上电影。
人物周刊:这部电影让你重新思考你生活的地方?
贾樟柯:往往我们喜欢一个艺术作品,是经过两重过程:一个是熟悉,对这个生活有共鸣;再一个,很重要的是在这个基础上的陌生化,陌生化代表着新的角度跟新的发现。好像《黄土地》,一定提供了我对于这个土地从来没有过的理解,所以我才喜欢上了。
人物周刊:在看《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的时候,我在想,作家什么时候出现?因为一开始是从吃饭开始拍,拍的是普通老百姓,这是什么想法?
贾樟柯:这四个人(马烽、贾平凹、余华、梁鸿),他们是从哪来的?他们笔下的人物是些什么人?是我电影开头交代的。因为这四个人毕竟是四个个案,但是他属于哪个群体?他们面临的共同的历史跟社会是什么样子的?我觉得这个电影应该从这样的起点来谈起。这个结构实际上延续了《江湖儿女》的结构,《江湖儿女》开场是一辆公共汽车,很多人,逐渐聚焦到女主角身上,然后展开这个故事。当然《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它有更多的面孔,更长的篇幅在讲这些事情。
人物周刊:接下来有最新的拍片计划吗?
贾樟柯:有。有好几个新剧本,但是不会仓促拍。因为我觉得我不太稳定,对人,对事,对这个世界也不确定。一部电影的拍摄,需要相对稳定的一个哲学价值观,我想等一等。拍了二十多年电影,才会遇上这样一个特殊的不确定阶段,不着急表达。得去想一想,随时可以拍。
人物周刊:《在清朝》已经说了好多年了,好像每次采访都会问起。
贾樟柯:拍摄计划基本上完善了,我们所有的兵器都打好了。
人物周刊:这是在拍中国一百多年前的转型?
贾樟柯:对,最初的现代化。
人物周刊:你的所有电影,总的主题都是转型?
贾樟柯:我们的生活就是这样的情况,一百多年,我们就处在这样的变革里面。
卫毅 实习记者 方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