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以新质生产力“点燃”向新引擎

频道:股票理财 日期: 浏览:0

即墨区以重点项目建设驱动产业发展,推动传统产业出“新”、新兴产业求“新”——

以新质生产力“点燃”向新引擎

要着眼国家战略需求,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超前布局,全面释放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效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代表着生产力质的跃迁,已成为当下各地谋篇布局的高频词,对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意义深远。在竞逐新质生产力的赛道上,即墨区已“点燃”产业向新、向高、向上进阶的新引擎。

今年以来,即墨区一批重点项目“火热”开工。即墨综合保税区高端制造产业园项目,建成后将引进以通用航空研发制造、保税维修等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加快打造通航产业新高地;一汽智能锻造及精密制造项目,将引入世界最大、行业水平最高的热模锻压产线,年生产40万件曲轴、前轴以及新能源轻量化部件,服务青岛打造全省先进制造业高地;青岛云路万吨级带材生产项目,将建设全球首条全生命周期绿色节能材料产线,构建绿色循环、智能制造的数据化生产模式,实现废旧铁心回收与带材制造一体生产……

梳理后不难发现,这些新项目科技含量高,或聚焦新能源汽车、新材料、通用航空等新兴产业,或通过技术创新可补齐传统产业链条上的关键一环,是新质生产力项目的代表。新质生产力明确了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产业升级构建竞争优势的发展方向。即墨区工业基础雄厚,目前正处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增量崛起”的关键时期,培育新质生产力,正是其永葆高质量发展的密钥。

传统产业出“新”

新质生产力的“新”在于创新,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可以促进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

在即墨的六大主导产业中,汽车和纺织服装是传统优势产业的代表。目前,即墨已汇聚四大整车项目、400余家零部件企业,正向着传统能源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双千亿级”目标迈进;集聚了3000多家服装服饰企业,占青岛市纺织服装产业的70%以上。但是,即墨也存在汽车产业链不够完善、新能源汽车产量不足及纺织服装产业亟待转型升级等问题。鉴于此,即墨区将传统产业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

在位于青岛汽车产业新城的一汽智能锻造及精密制造项目现场,巨型塔吊“长臂挥舞”,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实施钢结构安装作业。“项目占地约300亩,将建设集研发、制造、精加工、销售于一体的新基地。其中,一期将建设研发、设计、试验中心以及10万平方米车间。”建设单位现场负责人蔡宏伟说,目前项目一期已封顶,计划6月底竣工,10月底试生产。

锻造是基础工业的关键一环,是支撑制造业提升的重要基座。项目将引进世界最大的热模机械锻压机全自动线和全自动机械加工生产线,主要生产发动机曲轴锻件和商用车前轴锻件,加速推动即墨乃至全市汽车产业链条式、集群化、高质量发展。

200多台设备轰鸣运转,除了个别关键环节外,纺织设备前几乎看不到纺织工人的身影。在这里,机器人取代人工,从原材料进场到产品入库,全部由机器人或吊挂完成。这是记者在新启用的即发智能纺纱工厂看到的一幕。

此前,受生产工艺影响,工人们需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作业,劳动强度大,长期以来面临着招工难、提质难、成本控制难等问题。“引进全自动智能纺纱技术后,与传统纺织业相比用工减少了75%。原来同样规模需要400名工人,新工厂只需100人。”青岛即发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副经理孙宗浩介绍。

作为青岛市首个启用的智能纺纱项目,工厂全流程采用智能化纺纱成套设备,生产中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信息技术,主要生产高端、差别化、多功能纤维材料纱线,填补了青岛市新型纤维纱线生产空白。

2024年,即墨区将持续发力汽车、纺织服装、商贸物流、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加快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迈进。其中,汽车产业方面,推动一汽解放微卡项目尽快落地建设,轻型车冲压车间建成投用;加快奇瑞KD车间、冲压车间新建扩建,促进星途瑶光、风云T9产量爬坡;尽快启动一汽大众宝来新能源车型改造。纺织服装产业方面,启用即发创新研究中心,支持瑞华生态产业链平台扩大运营规模,不断提升针织、童装、卫衣特色品牌知名度。

新兴产业求“新”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特征是高效化、绿色化、低碳化和可持续化,这与新兴产业的特点紧密相关。今年即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着力突破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通用航空等新兴产业,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

位于青岛蓝谷的美谷生物项目现场,一栋栋办公楼和在建厂房拔地而起,未来这里将成为海洋生物产业的新高地。项目总投资约56亿元,占地约400亩,由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家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凌沛学领衔,依托山东大学国家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科研、技术和人才优势,聚焦海洋生物美妆产品这一细分领域,建设集新品研发、智能制造和品牌孵化于一体的规模化生产制造项目。

当前,蓝谷正处在产业发展“量的积累”和“质的提升”的酝酿期,加快提升蓝谷产业发展质量已成为广泛共识。依托科研优势,青岛蓝谷狠抓产业起势,布局了海洋信息、海洋生物、海洋高端装备、海洋新能源4个千亩产业园,美谷生物项目正是海洋生物千亩产业园的链主企业。目前,四大千亩产业园稳步推进,涉海重点项目加速集聚。

即墨区委书记韩世军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今年,即墨区将瞄准海洋产业链前沿领域、技术链主流方向和价值链高端环节,持续引进投资体量大、带动能力强的海洋产业大项目和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强的专精特新项目。统筹推进总投资超过400亿元的41个涉海重点项目,推动汉缆海洋工程产业链基地、青岛蓝谷膜天科技产业园等项目建成投产,加快千里新材高性能氮化硅制品总部基地、15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鳌山湾海洋文旅等项目建设,持续壮大提升海洋产业规模。

走进位于青岛蓝谷高新区的青岛即墨机场,一条800米的跑道和3条垂直联络道映入眼帘,机库、消防站、空管、安检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目前,机场建设已办理使用许可证,争取尽快实现常态化飞行。”青岛蓝谷高新区通航工作专班负责人表示。

机场不远处,即墨综合保税区高端制造产业园里,挖掘机、装载机、运输车等机械设备以及百余名工人在不同区域忙碌作业,项目建设如火如荼。记者了解到,目前,包括穗禾集成房屋智造项目在内的总投资21.8亿元的7个省、市、区重点项目同时在建。

青岛蓝谷高新区将2024年确定为产业发展的“决战决胜年”,依托综合保税区和通用机场两大核心优势,加快通航产业集聚。目前,赛峰直升机发动机青岛培训中心已启用,志刚航空俱乐部项目已签约注册,另有高翔通航企业总部、航天十一院临近空间无人机、玖零优航等20多个项目在谈。

科技企业创“新”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即墨区通过人才引进、孵化平台建设、政策激励等举措,不断提升科技型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同时注重科技成果转化,为激发新质生产力夯实技术底座。

引进中国科学院成会明院士,在即墨创办青岛瓷兴新材料有限公司,开发的氮化硅新材料项目实现了国产替代,产品出口到日本、德国;引进中国工程院丁文江院士,在即墨创办青岛宇远新材料有限公司,成为铝镁合金轻量化领域领军企业,今年以来连续成为宁德时代、比亚迪供应商。

深入对接服务四川大学青岛研究院、西北工业大学青岛研究院、武汉理工大学青岛研究院等大学研究院,累计孵化科技型企业100多家,就地转移转化成果超过200项。

帮助青岛云路先进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争取市创新创业共同体项目支持,联合16家单位开展基础性、前沿性和共性关键技术创新研究,突破产业共性关键技术15项、“卡脖子”技术2项,开发新产品、新装置15个,申请发明专利37件,转化科技成果17项,进一步巩固企业在全球非晶合金市场占有率第一的领先地位。

纺织服装产业染色环节的高耗水,是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痛点,省、市、区累计给予即发集团1650万元资金支持,帮助企业实现超临界CO_2染色技术(无水染色)产业化,整个过程不需要一滴水,而且时间从传统水染的8至12小时缩短到3至4小时。

今年,即墨区将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依托创新奇智、鹏博士电信传媒等龙头企业,培育引进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企业,拓宽产业未来发展空间。大力推动数字化转型,落实“工赋青岛智造强市”专项行动,支持人工智能头部企业、平台型企业赋能传统产业,新培育自动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化工厂10个以上,“两化融合”贯标认证企业达到100家,打造更多数实融合样板企业。

同时,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支持日辰食品、即东等30家企业创建市级工业设计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新增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家,新培育瞪羚、专精特新及“小巨人”企业80家,新发展高新技术企业200家以上。

“我们将加力开展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八大提升行动,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为主攻方向,引导企业加快设备更新、工艺升级、数字赋能,鼓励企业研发前沿技术、拓展产品应用场景,隆起全省汽车产业发展高地,推动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稳固工业基本盘,培育新质生产力,着力构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即墨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单存浩表示。(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涛)

高档门窗

隔音门窗

高档别墅门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