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发崛起正当时,永阳大地春潮涌。2017年,面对经济发展动力转换新常态、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来安县坚持用新发展理念统领发展全局,牢牢把握“追赶跨越、能快则快”工作总基调,深入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奋力推动五大发展行动计划落地见效,县域经济实现了有速度、有质效的稳定增长,社会事业取得了促均衡、利长远的全面进步。全县财政收入,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外贸进出口总额,地区生产总值、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等多项指标继续领跑全市。过去的一年,来安县交出了一份经济社会发展的完美答卷。
国家级特色小镇——汊河镇
重创新 增动能
经济发展换档提质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活力,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端正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来安新城
2017年,来安县继续坚持“工业立县、工业富县、工业强县”的战略思想,以冲刺综合实力全市第二为目标,以深入推进“调转促”为抓手,不断增强创新优势、合作优势、平台优势,投资环境不断优化,吸引了一批优质项目落户来安,为全县经济发展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1至11月,全县完成财政收入23.4亿元,同比增长29.3%;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55.2亿元,增长10.2%;固定资产投资205.9亿元,增长17.6%;外贸进出口总额1.94亿美元,增长31.8%。前三季度,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6.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5亿元,城镇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21756元、10407元。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均位居全市第一。来安县交出了一份经济社会发展的完美答卷。
就业扶贫
3月18日,总投资200亿元的兴茂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项目正式签约,来安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又添华彩乐章。 “美好安徽第一印象”再添魅力、再增颜值。今年以来,来安县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定不移地把招商引资作为全县经济工作的“一号工程”来抓、扎实开展招商引资攻坚年行动。截至11月底,全县共实现亿元以上项目到位资金102亿元,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50个,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36个,新投产亿元以上项目25个,合作优势彰显。
美丽乡村——孙桥
此外, “两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入21.6亿元。来安开发区化工集中区东区污水处理厂开工,化工集中区西区扩区获批。汊河开发区电子信息产业港主体竣工,产业新城研发示范区主体封顶,水口第二片区启动建设,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入选市级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来安、汊河两个开发区平台优势凸显。
稳增长 强质效
产业转型快马加鞭
来安县积极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新体系,推动产业布局合理化、产业发展集聚化和产业结构高端化,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
国家4A级景区景华文化生态园
工业扩量提质。全县185家规上企业实现总产值288亿元,增长17.5%,亿元以上企业产值全县占比80%。金禾实业、扬子安防成功申报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企业。新增民营企业589家,金禾实业实现税收3.5亿元,中普石油产值增至70亿元,进入全省民企营业收入、纳税百强,碧绿春生物科技跻身全省进出口百强。五大支柱产业实现产值240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83%。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实现产值60亿元,精细化工产业产值突破110亿元、阔步迈进百亿俱乐部。
农业优化升级。粮食生产实现“十四连丰”,机械化作业水平进一步提高。预计全年实现农产品加工业产值48亿元,粮食总产达47.6万吨,实现“十四连丰”。13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加快建设,预计全年完成投资5000万元。争创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新增国家级蔬菜标准园2家,半塔镇罗庄村获批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认证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24家,数量居全市第一。成功举办第二届华东秋季苗木交易会,来安苗木走出安徽、走向全国。
服务业加快发展。预计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 58 亿元、增长11.8%;新增限上企业16家,总数达122家。建成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和物流农村配送中心,引进苏宁易购等多家电商企业。成功举办“魅力舜山”杯山地自行车骑游邀请赛、滁州“桃文化”旅游节等活动。
抓机遇 促融合
汊河新城方兴未艾
2017年,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公布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名单的通知》,认定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来安县汊河镇赫然在列,实现滁州市全国特色小镇“零突破”。
围绕“主动融入南京江北新区、打造安徽产城融合第一镇、跻身全省县属省级开发区前列”的总目标,来安县坚持“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汊河镇的区位优势,抢抓政策红利,掀起又一轮发展热潮,如今的汊河,已经与南京紧密融合在一起。
总投资200亿元的兴茂项目签约仪式
“南京市内的发展空间已经渐趋饱和,向外拓展是大势所趋。而汊河距离南京很近,有着强烈的承接南京企业、依托南京资源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需求。”汊河镇党委书记,汊河经济开发区主任郭永刚介绍说。
汊河经开区目前有200余家企业,大约有60%来自南京。这当中,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尤为典型,从2012年汊河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开园至今,入园的轨道装备企业已达107家,其中85%左右来自南京。轨道交通装备七大主要构件168个主要产品中,汊河现可生产70余个产品,并被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50件、发明专利22件。
扬帆再出发——来安县委十四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
如果说汊河承接南京产业转移,无中生有崛起轨道交通产业是经济层面的,那么从老百姓衣食住行等民生角度看,汊河与南京的融合更加深度、紧密。走在汊河的街头巷尾,你会发现汊河90%的私家车使用的都是南京车牌。在汊河,安装固定电话时,可以在南京、滁州区号之间自由选择,南京602路公交车直通汊河,另外汊河已经与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南京市江北人民医院、南京414医院、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实现医保联网,汊河人的日常生活已经与南京紧紧融合在一起。
优环境 拓功能
城乡发展相得益彰
深冬时节,走进来安县水口镇,郁郁葱葱的行道树、错落有致的房屋沿着平坦整洁的公路蜿蜒着向远方延伸,过去大街小巷里成堆的垃圾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生机勃勃的绿化带。从集镇公路上岔开的一条条水泥路如同城镇的脉络,将集镇和农村紧密联系到一起,一幅秀美的城乡画卷也徐徐展开。2017年,来安县进一步增强发展的协调性、整体性,有效促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实现了城乡人居环境的同步改善。
国家级湿地公园池杉湖
两城大扩展,城市品质更优越。深入开展城市建设攻坚年行动,两城新建、续建项目121个,完成投资141.5亿元。 “一纵七横”二期路网基本建成,清流路、北环路、顿丘北路等8条道路竣工通车,驾考中心、体育馆、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建成交付,客运中心、新城区医院项目启动;建设公园6座,完成城市园林养护150万平方米,皖东精品城市形象跃然欲出。汊河“活力城心”片区、国道104两侧等城市核心区设计全面完成,编制各类专项规划10个;新城大道、幸福大道开工建设,王桥路、乌汊路、活力城心路网竣工通车,公交首末站竣工投用,汊河现代化产业新城峥嵘初显。
形象大改观,镇容村貌更靓丽。编制环江北新区生态休闲观光带规划,实施“四乱”治理、电力通信、美化亮化等项目288个。实施风貌改造工程,成功塑造水口秦风古镇、汊河风情小镇、张山桃花源乡等一批风情各异的特色小镇。实施弱电下地工程, “空中蜘蛛网”乱象得到有力整治。实施绿化提升工程,完成道路扩带补绿、空地见缝插绿共20.5万平方米,中心村宜绿地段绿化率达97%。广袤乡村展现出“点上出彩、线上美丽、面上洁净”的美好景象。
配套大提升,支撑体系更完善。实施农村畅通工程331公里,在全市率先完成“十三五”建设任务;滁州大道来安段、半塔至盱眙路、十二里半至头桥路竣工通车,全县内通外联更加便捷。建成高标准农田5.4万亩,除险加固小型水库10座,改造末级渠系11万亩,农村生产条件不断改善。新增天然气用户7140户,新开通直播卫星“户户通”1.7万户,改造城乡电网275公里,解决2.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城乡配套功能更加完善。
控源头 保长效
生态来安日新月异
悠悠来河水,巍巍石固山。进入来安县乡间,一座座特色鲜明的风情村落,一处处别具情趣的特色景观被串成了线,融入到青山绿水之中,这恬静安然、田园牧歌式的场景,正是该县美丽乡村建设的秀美缩影。2017年,该县采取有力措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持续提升,绿色家园宜居宜业,奏响了“环滁皆美”的和谐乐章。
张山乡仰山村利用扶贫专项资金,发展食用菌种植示范项目,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
铁腕治污全力攻坚。以中央环保督察为契机,重拳攻克一批“老大难”历史遗留环境问题,停产整顿企业57家,查封企业9家,关闭企业37家。加强源头防控、发展绿色产业,否定电镀、碎石加工等污染项目10个,完成减排项目7个,主要污染物排放削减5%以上,张山吉电、金弘光伏项目并网发电。坚持标本兼治、突出长效治理,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292辆,整治“小散乱污”企业61家、建筑施工扬尘企业15家、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企业6家,秸秆禁烧实现全年“零火点”。
十九大精神进基层文艺演出
三大革命全面推进。农村改厕取得阶段性成果,拆除旱厕825个、改造943个,新建水冲式公厕25座,实现美丽镇村改厕全覆盖。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试点有序开展,新建有机垃圾资源利用站4座,设立可回收垃圾兑换超市12个、兑换点130个,配备分类垃圾桶26.5万个,实现乡村垃圾分类兑换全覆盖。启动编制县域污水治理专项规划,铺设污水管网5.9万米,新建污水处理站14个,实现集镇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全覆盖。
强保障 惠民生
发展春风泽被万家
老有颐养、住有安居、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这是来安县民生改善的真实写照。2017年以来,来安县从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紧紧围绕社会发展大局,持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力度,一项项民生福祉相继落实,交出了一份暖意融融的民生答卷,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不断增强。
来安新城
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该县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把脱贫攻坚作为最主要的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从远从深谋划,从高从严要求,从紧从实推进。围绕既定目标任务,扎实开展“扶贫攻坚年”行动。2017年,11个出列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超15万元,3300名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超4000元。贫困发生率降到1%以内, “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圆满实现。全省首创的“个十百千”全产业链扶贫模式,产业扶贫覆盖率达93.6%。舜山镇六郎村跻身省级资产收益扶贫样板村。一个个贫困村、贫困户,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途中陆续归队。
汊河新区建设如火如荼
民生工程提速提效。改造棚户区3717套、农村危房896户;建成县乡村三级建后管养投入和服务体系,各类工程管养基本实现常态化、长效化。新增就业1.8万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乡低保标准提高,发放居家养老服务补助190万元、孤儿救助96.7万元、残疾人救助878.9万元,救助补助类项目实现应助尽助、应保尽保。 “十件实事”全面推进,背街巷道改造提前完成,5个公共停车场建成使用,62台新能源公交车崭新亮相,来中公园、老体育场改造工程加快推进。
社会事业有声有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国家认定,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基地落户半塔镇,职教工作获省肯定。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为全省提供了宝贵经验。新安镇获评“扫黄打非进基层”全国标兵,先进做法吸引18家中央媒体集中报道;来安县人民影剧院入选第七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 “七五”普法卓有成效,县综治办被评为全国“关爱明天、普法先行”先进单位,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开放运行。扎实开展“双提升”活动,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深入开展安全生产“百日除患铸安”行动,全年未发生一起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
转作风 优服务
政治生态“山清水秀”
各项指标的大幅增长,人民群众的笑逐颜开,印证的是来安县在作风转变中提升的实践效果。在来安县,以工作作风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生动实践不断推进,凝心聚力、团结协作、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日益勃发。
依法行政透明规范。2017年,该县积极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县政协及社会各界的监督,认真落实重大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推进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机制全覆盖。试点推进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深入开展行政执法监督推进年活动,行政执法公示部门扩大到 32 家,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
政务环境清正廉洁。扎实开展“讲重作”专题警示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政治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强。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积极践行“四种形态”,持续纠正“四风”,狠抓环保问题督察问责,开展“两整治两维护”、扶贫领域专项整治,加强审计监督,实施政府投资审计项目147个,节约财政资金8119万元。政治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
农民文化乐园展村民新风采
为民服务便捷高效。正式启用1.5万平方米县政务服务中心新大厅,331项业务实现“一站式”办理。在全市率先推行政府投资小额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名录管理,招标项目实现全流程电子化。加大政务信息公开力度,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开展民生热点“点单式”督查, “政民互动”、政务微博微信等公众参与平台回复率和办结率均达100%。 “县长热线”服务平台基本建成,为民服务渠道进一步拓宽。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时代更要有新作为。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在机关、在社区、在农村、在企业、在校园、在军营……各种宣传活动精彩纷呈,报纸、电视、广播、网络、文艺演出、宣讲等各种宣传方式齐上阵,全县上下形成了遍地开花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热潮。在十九大精神的感召下,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进一步坚定信心、凝聚力量、共谋发展。2018 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来安县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省市决策部署,始终坚持用新发展理念统领发展全局,抢抓国家级南京江北新区和滁州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重大机遇,着力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城乡建设大变样、项目招引大突破、产业发展大融合、民生福祉大改善、党建工程大提升“六大行动”,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在冲刺综合实力全市第二、全省二十强的征程上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