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不同经济体之间的差异有很多方法,但以人均GDP来比较各国/地区仍然是最可靠有效的方法之一。
人均GDP试图通过将一个国家/地区的经济产出除以其人口来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从而有效地得出人均GDP。较高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通常与较高的收入、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相对应。
这一指标的简单性也使得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向公众传达经济福利水平非常有用。
以下图表来自theWORLDMAPS网,使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对各大洲人均GDP前10的国家/地区进行了排名。
01 世界上人均GDP排名前十的国家/地区
以下是2023年全球人均名义GDP最高的10个国家(以美元计算):
卢森堡、爱尔兰和挪威的人均GDP超过10万美元,居世界前列。卢森堡是欧洲重要的金融服务中心,爱尔兰是许多跨国公司的总部,挪威是该地区最大的能源出口国之一,这就是它们相对繁荣的原因。
人口较少的富裕国家往往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卢森堡只有60多万人口,在人口众多的国家中,这只是一个小城市。事实上,在前10名中,只有美国和澳大利亚的人口超过1000万。
02 引入购买力平价
使用人均GDP的主要缺点之一是,它没有考虑到当地货币相对于其汇率的强弱,后者受到投资流动和对本国货币需求的严重影响。
当使用汇率转换时,一个国家/地区的非贸易商品(理发、当地交通、学校等)不会得到价值。它也没有考虑到国家之间的价格差异——例如,印度的新鲜蔬菜比加拿大便宜得多。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经济学家使用购买力平价(PPP)指数。这些指数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它们消除了这些价格差异,并转换成一种共同的货币,以显示相对的经济繁荣。流行的例子是《经济学人》的巨无霸指数和《华尔街日报》的拿铁指数。
03 名义人均GDP与经购买力平价调整的人均GDP
以GDP为例,购买力平价使用“国际美元”,它可以在任何给定国家/地区购买与美元在美国购买相同数量的商品。
根据购买力平价调整后,按人均GDP排名前10位的国家之间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异。首先,大多数国家的价值都比名义价值有所增加(除了美国,因为它是基准)。
爱尔兰和卢森堡等一些国家/地区的排名已经换到了前10名。其他国家全部被取代,冰岛、丹麦和澳大利亚跌出前十,取而代之的是中国澳门、阿联酋和圣马力诺。
我们还可以看到,不同的人均GDP计算方式如何影响其他地区的排名,以下列举世界各大洲经购买力平价调整后人均GDP排名前10国家/地区与其名义人均GDP的比较。
04 美洲和欧洲
无论是名义人均GDP还是经购买力平价调整后的人均GDP,美国都在美洲领先。然而,根据新的衡量标准,加拿大跌至第三位,被圭亚那超越。
在欧洲,世界排名前十的国家占据了该地区的大部分席位。然而,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PPP)计算,安道尔在欧洲最富裕国家中滑落至第10位。安道尔尤其受益于其自由经济区的地位——非常低的税收或零税收——以及旅游业对其经济贡献80%的旅游热点。
05 亚洲
新加坡、卡塔尔、中国澳门、阿联酋和中国香港在这两份榜单上都是亚洲最富有的国家/地区。卡塔尔和阿联酋受益于作为该地区主要出口产品的石油,而新加坡和阿联酋则是亚洲最大的金融中心。在澳门,赌博是合法的,对旅游业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另一方面,当使用购买力平价计算时,以色列和日本跌出了亚洲最富裕国家的行列,沙特阿拉伯和巴林等国则将它们挤出了前列。
06 非洲和大洋洲
塞舌尔和毛里求斯这两个岛国在非洲大陆的名义和购买力平价人均GDP排名中都名列前茅,这也要归功于它们蓬勃发展的旅游业。
传统的非洲经济重镇南非也榜上有名。但作为该地区第三大经济体,埃及仅在按购买力平价调整后的GDP排名前十,否则就会受到其庞大人口的拖累。
在大洋洲,根据购买力调整GDP对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与其较小岛屿邻国之间的巨大差距没有太大影响。但根据购买力平价进行调整后,一些地方经济明显更为强劲,尤其是斐济,其人均GDP (PPP)是其名义价值的三倍。
07 人均GDP的弊端
人均GDP是一个有用的衡量标准,但它也有自己的一套警告。
首先,它衡量的是人均经济产出,而不是个人收入或家庭储蓄。这使得它在某些情况下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例如在爱尔兰,跨国公司的存在混淆了人均总产出。
其次,人口较少的国家在排名中表现更好。世界上大多数最大的经济体(中国、印度、英国、法国)都没有进入前10名。
最后,其他衡量良好生活水平的指标,其中一些在经济方面是无形的,如人权、言论自由,根本没有被考虑在内。
资料来源:Ranked: Top 10 Countries By GDP Per Capita, by Region in 2023 (visualcapitalist.com)